吳 楊, 賈曉曼
(鄭州市金水區總醫院耳鼻喉科,河南 鄭州 450000)
突發性耳聾(suddenhearingloss,SHL)是指在短時間內突然發生的感應神經性聽力損失,多在數小時或數日內迅速達到耳聾高峰,一般認為,可能與病毒感染、精神壓力過大、睡眠障礙、生活不規律等因素有關[1]。根據其聽力曲線可分為高頻下降型、低頻下降型、全聾及混合型,其中低頻下降型SHL是臨床較多見的類型,單耳發病占多數,可伴有耳鳴、眩暈等癥狀,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2]。目前,臨床多采用藥物注射治療,較為常見的是耳后溝乳突骨膜下注射糖皮質激素。該注射方法具有可控性強、操作簡便、創傷小等優點,同時可避免全身用藥帶來的不良反應[3]。地塞米松磷酸鈉是臨床較常見的長效糖皮質激素藥物,具有抗炎、抗過敏、免疫抑制作用,但是其不良反應及禁忌證多,治療局限性大。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是一種新型的中效糖皮質激素藥物,可在較短的時間減輕炎性反應,同時具有一定免疫作用[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低頻下降型SHL患者的效果及對聽閾水平、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選取2018年5月至2020年9月鄭州市金水區總醫院收治的低頻下降型SHL患者87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3例和觀察組44例。對照組男25例,女18例;年齡23~67歲,平均(42.7±1.7)歲;病程2~6 d,平均(3.1±0.5)d。觀察組男23例,女21例;年齡24~65歲,平均(41.3±2.0)歲;病程3~5 d,平均(3.2±0.9)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低頻下降型SHL[5]診斷標準并經耳鏡及聲學檢查確認;②均為單耳患病;③患者同意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伴有聽神經瘤的患者;②伴有中耳其他病變的患者;③伴有嚴重高血壓、糖尿病等糖皮質激素禁忌證的患者。
兩組患者在入院后均給予神經營養、擴張血管、降低纖維蛋白原及改善內耳循環等基礎治療。
對照組采用耳后溝乳突骨膜下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鈉(湖南五洲通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3020901,規格:1 ml∶5 mg),具體操作:對患者耳后溝乳突部位消毒后,將2.5 mg地塞米松磷酸鈉與0.2 ml利多卡因混合,于患者耳后溝乳突處進行骨膜穿刺,在感受到針尖接觸到骨頭時停止進針,并推入混合后的藥物,每2 d注射1次。持續治療10 d。
觀察組注射方法同對照組,藥物采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PFIZER SA,國藥準字:H20170197,規格:40 mg),使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20 mg與0.9%氯化鈉注射液1 ml混合后注射,隔天注射1次。持續治療10 d。
①癥狀改善情況。在治療前及治療10 d后采用耳鳴評價量表及耳悶脹感量化標準評估兩組患者癥狀改善情況。耳鳴評價量表包括耳鳴對睡眠、情緒、工作的影響、耳鳴持續的時間、出現的環境及患者對耳鳴嚴重程度的感受等6個方面,評分0~21分,評分與耳鳴嚴重程度呈正相關。耳悶脹感量化標準根據嚴重程度分為輕、中、重度3個等級,其中耳悶脹感偶爾出現為輕度(1分),耳悶脹感時有緩解為中度(2分),耳悶脹感無緩解為重度(3分),評分與耳悶脹感嚴重程度呈正相關。②聽閾水平。采用純音聽儀(杭州惠耳聽力技術設備有限公司,HT001-B)在治療前及治療10 d后檢查兩組患者純音聽閾值及受損頻率平均聽閾值。③血流動力學指標。分別在治療前及治療10 d后采取兩組患者靜脈血5 ml,使用全自動血液流變分析儀(上海涵飛醫療器械有限公司,FASCO-3010D)檢查紅細胞變形指數(TK)、全血低切還原黏度、血漿黏度(PV)及全血中高切還原黏度4項血流動力學指標。
治療后,觀察組耳鳴及耳悶脹感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癥狀改善情況比較(分
治療后,觀察組受損頻率平均聽閾值及純音聽閾值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聽閾水平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TK、全血中高切還原黏度、全血低切還原黏度及PV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SHL通常發生在72 h內,是耳鼻喉科常見的疾病,其中低頻下降型SHL的預后較好,早期有效的治療對患者的康復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低頻下降型SHL的致病原因目前仍有較大爭議,自身免疫、循環障礙及病毒感染等因素是目前得到較多認可的發病原因[6]。糖皮質激素是目前公認的治療低頻下降型SHL的一線藥物,結合耳后溝乳突骨膜下注射能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7]。地塞米松磷酸鈉是臨床治療SHL常用的長效糖皮質激素藥物,可調節細胞滲透壓,減輕血管內皮細胞水腫;同時對感染及非感染炎癥都具有較好的抗炎作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屬中效糖皮質激素,具有更好的抗炎作用,能夠減少炎癥部位的損傷[8]。
相關研究表明,低頻下降型SHL患者的內耳存在供血不足的現象,此現象多發生在血流緩慢、停滯、阻斷時,并可伴有血液流變學異常的現象。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改善內耳局部血液循環對低頻下降型SHL的康復十分必要[9]。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全血低切還原黏度、全血中高切還原黏度、PV及TK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降低幅度比對照組更顯著。地塞米松磷酸鈉具有免疫抑制的作用,可通過阻斷自身抗體,通過降低血小板的活性,達到提高內耳血氧供應的目的[10]。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可提高內耳血管內皮細胞的調節功能,從而促進耳蝸血管紋功能和形態的恢復,進而使內耳局部微循環得到有效改善。此外,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可在短時間內抑制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改善內耳微循環,從而提高耳蝸局部血流量[11]。甲潑尼龍琥珀酸鈉與地塞米松磷酸鈉都可改善內耳血液循環,但甲潑尼龍琥珀酸鈉還通過降低縮血管因子的敏感性,舒張痙攣的血管,抑制血小板激活,減少自由基對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害,起到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因此,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效果也較地塞米松磷酸鈉更確切[12]。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10 d后,耳悶脹感及耳鳴評分均低于治療前,觀察組降低幅度優于對照組,提示耳后溝乳突骨膜下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鈉和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均可改善患者耳悶脹感、耳鳴的癥狀,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效果更顯著。地塞米松磷酸鈉進入機體后結合耳蝸靶細胞胞漿受體形成受體復合物,起到抑制炎癥的作用,從而減少中耳內炎性分泌物的集聚,降低中耳內的壓力,改善耳鳴、耳悶脹感的癥狀[13]。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可結合類固醇激素受體,并可滲透到患者外淋巴液等部位,減輕膜迷路水腫,從而改善耳鳴、耳悶脹感癥狀[14]。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純音聽閾值及受損頻率平均聽閾值均低于對照組,提示耳后溝乳突骨膜下注射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效果明顯,能有效改善患者聽閾水平。相關研究表明,聽力頻率受損是由內耳血液循環系統不同位置出現的損傷導致,進而影響聽閾水平。地塞米松磷酸鈉的消腫抗炎作用能夠減輕內耳血管內皮細胞水腫,并減少炎性分泌物滲出,從而改善患者聽閾水平。甲潑尼龍琥珀酸鈉經吸收后可與乳突骨、骨膜緊密結合,并建立內外淋巴液滲透梯度,改善內耳毛細胞狀態及內耳循環,從而促進受損頻率平均聽閾值及純音聽閾值的改善[15],效果明顯優于地塞米松磷酸鈉。
綜上所述,耳后溝乳突骨膜下注射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低頻下降型SHL患者,能夠有效改善內耳血液循環,減少臨床癥狀,有利于聽覺功能恢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