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明
摘 要:低年級英語課本單詞少,句型少,學生們既沒有英語詞匯量,又不能像母語般自由表達,而且單純的讀背并不能引起孩子們的興趣。那么如何引起孩子們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決:自編歌謠,運用小老師,嘗試小游戲,大膽表演。如果做到了這幾點,低年級的英語課堂就會變得生動活潑,學生們也會興致盎然。
關鍵詞:歌謠;小老師;游戲;表演
一、自編歌謠(Chant)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Chant不僅能夠營造氛圍,調節(jié)情緒,激發(fā)興趣;還能鍛煉和加強學生的記憶,幫助掌握知識;更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音、語調,增強語感,是小學學習英語的快樂源泉。而自編Chant則是個不受任何時空間限制的形式,其節(jié)奏感強,瑯瑯上口,所以深受學生們的喜愛,能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
在Unit 1 Classroom 中,我們就編了一首相關的兒歌,把第一單元所有單詞串聯(lián)起來,學生一邊拍手一邊說chant,不知不覺的就掌握了全部單詞。
Chant: classroom真明亮,
墻wall有力量,
窗戶window站一旁,
Boy, girl, 上學堂,
進出door要謙讓,
blackboard掛墻上,
desk, chair, 一行行。
在食物這一單元,我也編了一首兒歌:
Chant: eggs雞蛋有營養(yǎng),
rice米飯白又香,
noodles面條細又長,
vegetables蔬菜很健康,
fish魚肉味鮮美,
chicken雞肉噴噴香。
Chant能讓學生更積極的投入到新的學習中去,只要教師恰如其分地運用Chant學習語言,就能增進學生愉悅情感的體驗和接受美的熏陶,增強記憶,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嘗試運用“小老師”
教師要從觀念上改變教師獨占講臺滿堂灌的做法,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創(chuàng)設活潑的課堂氣氛,創(chuàng)造民主開放的教學局面,將教學過程視為師生共享經(jīng)驗的過程。課改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從傳授知識的角色向教育促進者、組織者等角色轉變。作為教育組織者、促進者的教師,其任務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啟發(fā)和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己去研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提高學生的認知興趣和求知欲望。同時教師給予適當?shù)狞c撥,多研究、多討論、多交流。甚至是有機會時多合作,只有如此,教師這個組織者,促進者才能在新課改中發(fā)揮自己的作用,用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識、思維、能力等積極因素去感染、帶動學生意識的形成,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爭當小老師”活動給絕大多數(shù)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間。不是只有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當“小老師”,而是每一個能夠遵守課堂紀律的學生都可以積極參與。在“爭當小老師”的活動中,學生不僅發(fā)揮了自身的潛能,收獲了英語知識,而且同時也收獲了尊重與快樂。
三、巧用課堂游戲
用游戲組織教學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的一種技巧和手段。游戲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到知識,在愉快中學到英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的有效方法就是恰當?shù)貏?chuàng)設情景,將枯燥無味的語言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走進孩子的生活世界,創(chuàng)設一個真實的完整的交際情景。
為了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和總結能力,我們還會玩一個叫“What’s missing?”的游戲,即老師按順序出示一單元單詞,當學生全讀完后,老師悄悄抽掉一張,然后再讓學生齊讀單詞,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少了那個詞。玩這個游戲時,他們特別有成功的喜悅感!在復習句子時,我們一般玩“看口型,猜句子”的游戲,每當我在課堂上發(fā)布指令,“Look at my mouth”時,他們立刻安靜下來,眼睛牢牢盯住我的嘴,等待我的口型,然后迅速說出句子,猜的又快有準的同學可以上來給大家出題,孩子們的熱情十分高漲。
一個好的游戲活動能夠把課堂教學氣氛推至高潮,使每一個學生全身心投入英語學習的世界。但在開展游戲的時候要注意的是,小學生往往由于過度興奮和對游戲規(guī)則的不熟悉而產(chǎn)生一些“混亂”的情況,教師要善于觀察全局,教師此時不能失態(tài)發(fā)火,要耐心用“及時剎車法”“表揚法”來鼓勵學生,有序而有規(guī)則地進行游戲。
四、大膽表演
課堂表演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而又全新的天地:無論是在表演前的準備工作中還是表演的時候或者是觀看別人表演的時候,學生始終處于動態(tài)之中,居于教學的主體,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可以自己選擇表演的伙伴,可以自己創(chuàng)編表演的內容,又有自己選擇演或是不演的權力,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最大的發(fā)揮,自然會很樂意地成為這種形式的學習的主人。
例如在講授《Clothes》時,有一段對話如下:
A: Look at my dress.
B: I like your dress.
A: Thank you.
我就鼓勵學生大膽上臺來展示自己漂亮的衣服。在個別孩子的帶動下,全班同學積極踴躍上臺表演,有的孩子還要上來幾次,生怕被落下。在掌握了所有單詞和句型后,我又引導學生模仿story time來介紹自己的整套衣服。
I like my orange T-shirt.
I like my green shorts.
I like my black shoes.
結語
總之,學生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如何,是老師教學措施能否取得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學生只要有了高漲的學習積極性,就能自覺地、大膽地、獨立地把老師教授的學習方法和知識用之于實踐中,并且從中獲得益處,理解英語學習的意義。英語是一種語言,是思維表達的工具。因此,英語老師要以“文”為本,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作為重要的教學指導思想,努力在教學實踐中去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