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春卉
摘 要:河北省承德市堅持“生態強勢,魅力承德”的發展目標,走“融合”發展的道路,做大做強文旅康養體育產業。本文基于網絡問卷調查,針對現存問題,構建“文旅+康養+體育”融合發展的產品體系;加強“融合”發展,完善政策體系;拓寬“融合”發展產業維度,延長產業鏈條;全面“融合”區域人力資源,建立人培體系;發揮“融合”發展資源優勢,叫響特色品牌,促進城鄉產業“融合”發展,優化資源配置。
關鍵詞:文旅康養體育產業;融合發展;承德
中圖分類號:F592;G124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2021年承德市社會科學發展研究重點課題“承德市持續做大做強文旅康養體育產業‘融合’發展路徑研究”(20211128)。
“文旅康養體育”是指以文化為引領、旅游為主體、康養為目的、體育為支撐的旅游度假方式,它并不單一依托傳統景區,在保留傳統文化的同時,嫁接新功能,滿足文化旅游消費時代對文化、藝術、休閑、創新的需求,與承德市傳統文化、建筑相適應。承德市堅持以山為骨、以水為脈、以文為魂、以綠為韻,文化、旅游、休閑、康養、保健、醫療、體育產業融合發展,系統構建承德市文旅康養體育產業發展,加快國際生態旅游城市建設,打造旅游強市必然選擇“融合”發展道路[1]。
(一)調查基本情況
筆者通過問卷星網絡平臺發布調查問卷,生成有效問卷203份,基本信息分析如下:女性占比74.38%,這表明女性更加關注旅游康養方面的信息;大專學歷的人數最多,占比42.86%。通過調查發現,相關工作者比一般人更加關注文旅康養體育產業發展的問題,39.41%的被調查者認為承德對旅游文化資源的開發力度一般,大部分人對承德市的康養產業了解及滿意度均一般;有49.75%的人認為承德的冰雪體育產業發展水平一般;81.28%的人參加冰雪體育運動的目的是休閑娛樂;大部分人通過當地政府的宣傳和朋友介紹了解承德的文旅康養體育狀況;71.43%群眾希望政府加強資金與政策支持,大力發展文旅康養體育產業。
(二)調查發現的問題
一是整體規劃不全。承德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速度與質量跟不上時代發展的節奏,盡管旅游資源豐富,但發展相對滯后,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缺乏整體規劃,對文化產業的發展走向、消費趨勢,以及各產業市場發展的分析、預測和引導等方面仍有一定的問題,行業發展仍處于自發狀態。
二是旅游品牌知名度不高。缺乏在國內外知名的旅游產品,許多游客慕名而來,匆匆而去,停留時間較短,帶動不了當地經濟和旅游產業的發展,亟待挖掘現有旅游資源,塑造旅游品牌,打造龍頭企業,帶動區內旅游產業的發展。
三是產業融合度不高。承德文化、康養、體育及相關產業融合度不夠,未形成合力;筆者調查發現,承德文化、旅游、康養、體育、醫療等產業的發展還存在較大的空間,達到民眾滿意還有一定距離,而且群眾的認知及了解情況也未達到調查預期。
(一)文化旅游體驗產品
承德市歷史文化悠久,擁有獨特且豐富的文化資源,深入挖掘承德紅山文化、契丹文化、山莊文化、民俗文化等歷史資源,充分利用文化遺產、文化遺跡、民俗文化,打造皇家歷史文化游、長城歷史文化游、民族民俗文化游、工農業生產體驗游等特色文化旅游產品,大力發展觀光旅游。文化旅游體驗注重挖掘文化內涵,將在歷史中形成的特色文化融入旅游體驗項目中,著重體現文化的獨特性;抓住特色體驗,使旅游觀光體驗區別于其他文化旅游體驗產品。依托不同文化開展的文化體驗形式應不同,各有其獨特吸引力,但不同文化體驗間應具有關聯性,共同展現承德特色[2]。
(二)生態休閑旅游產品
承德自然風光獨特,生態條件優越,山區眾多,空氣質量較高。承德自然風景區眾多,自然生態條件十分優越,在開發過程中融入養生文化,放慢節奏,沉浸山林風光,體味養生生活。承德市要充分發揮生態優勢,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把自然資源中優質的山水風光、河流水庫、森林公園等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發展,讓“青山綠水”轉化為“金山銀山”。因此,要形成生態發展意識,將生態休閑旅游產品作為一種重要的旅游發展方式,提供多樣的生態休閑、娛樂休憩空間。
(三)文化養生旅游產品
文化養生旅游產品要充分挖掘文化養生旅游資源,特別是溫泉養生、中草藥種植、生態果蔬等特色旅游產品的開發。承德溫泉旅游發展態勢良好,將靈芝、人參等名貴中藥材放入溫泉中,形成獨特的中藥溫泉養生旅游產品。要打造不同層次的溫泉游,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同時,要注重文化元素的提煉,加大對文化養生旅游目標游客群體的宣傳,抓緊本地市場開發。要深入開展鄉村旅游業,為城市游客帶來與眾不同體驗。鄉村養生文化中,深刻體現農村樸實的特點,健康養生最重要的是養心,要發揚鄉村文化的養生思想。
(四)特色醫療旅游產品
承德市要發展特色醫療旅游產品就要充分發揮承德醫學院的作用,充分利用市區三甲醫院及縣醫院的作用,從醫療手術、醫療美容、針灸、推拿、理療康復等方面找到突破口,形成特色產業,并將其與旅游產品結合,形成區域性的發展優勢。加強康養醫療設施建設,充分利用臨近京津兩地的優勢促成醫療方面的合作。醫療旅游將醫療與生態相融合,大自然對于身心的滋養與現代醫療技術相結合。
(五)養生養老旅游產品
承德作為臨近京津的生態城市,有著不同于京津兩地老年人對生態養老的觀念和方式,依托承德市優良的自然環境以及臨近一線發達城市的優越地理位置,可開發特色養生養老旅游產品,擴大旅游消費群體,豐富承德特色旅游產業的同時,帶動承德經濟發展。因此,承德要全力打造“生態強市,魅力承德”“宜居養生,養老天堂”的城市旅游形象,轉變承德旅游發展形象,讓游客停下來,留下來,呆下來,充分將養生、養老、旅游開發、休閑度假結合起來,全方面地滿足老人的多元需求,形成承德市特色產業[3]。
(六)運動健體旅游產品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費觀念的轉變,運動健體旅游也逐漸受到人們的歡迎,可以將運動健體旅游與傳統的旅游項目區分開來,增加健體旅游產品設計的實用價值等。結合2022年冬季奧運會在我國舉行,以及承德市臨近北京、張家口的地理位置,建立一系列“全民健體”的旅游品牌,依托承德市的自然風景,進行大力宣傳,讓外來游客參與登山、滑雪等健身旅游項目。同時,承德市要積極延長運動健體產業鏈條,從上下游產業中尋找發展機會,在冰雪進校園過程中培育市場,從賽事組織承辦過程中推出特色產品[4]。
(七)健康美食旅游產品
承德要依托優質食材、藥材資源、藥品生產企業,融合清文化、中醫養生文化,積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健康美食產品譜系:滿族八大碗、健康食譜、中藥滋補等。承德飲食文化豐富,傳統飲食也有著豐富的營養和藥用價值。承德山區盛產杏仁,產量居全國首位,質量高且衍生產品豐富;承德盛產板栗,有京東栗子;承德美食以塞外宮廷菜為代表,汽鍋野味八仙、御土荷葉雞等菜品以山珍野味為主,原生態食物,綠色健康,可以進行創新改造;植入藥膳康養文化,發展藥膳產業,讓藥膳走進民眾,走進游客。要打造品牌提升健康美食的影響力,打造承德健康美食名片[5]。
(八)民族體育旅游產品
承德地區少數民族眾多,其中滿族就有近100萬人口,因此依托文化旅游資源優勢,建設“民族+體育+旅游”融合發展模式,使承德民族特色體育項目與旅游高度融合,重點促進體育健身、休閑度假、體育節慶及體育賽事的發展,如舉辦吵子會、冰雪節、蝴蝶舞賽等標志性節慶活動,深挖景區內涵,讓游客在游覽風景以及體驗民族特色的過程中,感受傳統體育文化的魅力,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通過旅游這一方式,從小眾走向大眾[6]。
(一)加強“融合”發展頂層設計,完善政策體系
承德市政府應該以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北京冬奧會為背景,以積極承接京津地區文化旅游、休閑體育、冰雪運動、康養產業功能疏解為方向,以承德市自身巨大的生態發展優勢為基礎,融入區域協同發展規劃。要實現“融合”發展的頂層設計,推進承德全域統一思想、全域統籌規劃、全域合理布局、全域提升品質、全域系統營銷的“五全”政治體系。承德市應系統構建生態環境好,文化旅游、休閑體育、醫療康養產品豐富,消費環境放心,消費價格合理,消費者滿意的宜居、宜業、宜游的特色城市。承德市要深挖“旅游”內涵,不斷加大產業融合發展力度,不斷提升旅游產品品質,不斷進行產業融合創新,積極推動新業態在承德生根發芽,為承德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二)拓寬“融合”發展產業維度,延伸產業鏈條
承德應明確建立“文旅+康養+體育”融合發展行業規范制度,拓寬產業維度,延伸產業鏈條,構建全生命周期的產業鏈。要發揮資源優勢,大力挖掘文化、旅游、康養、體育產業的巨大潛力,找準發展著力點,進一步完善“文旅+康養+體育”的產業體系,延伸產業鏈條,積極推動體育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奮力在“融合”上實現大突破,強化資源、客源聯動互動,各地景區景點優勢互補、抱團發展。樹立產業化思維,壯大多元化的旅游市場主體。堅持“旅游+”思路,充分發揮旅游產業的輻射帶動作用,通過智慧旅游建設數字化、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的旅游產業新局面,并與承德的滿族文化集合,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與鄉村振興政策融合,與生態強市建設一致,與國際旅游城市發展一致,不斷豐富“旅游+”相關產業業態,把旅游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不斷提高旅游對經濟和就業的綜合貢獻水平。
(三)全面“融合”區域人力資源,建立人才培訓體系
要加強京津冀康養人才合作,積極引進高端人才及團隊是承德市解決人才缺失的重要途徑。制訂高端人才和創新團隊的專項引進計劃,快速構建京津冀產業人才交流平臺,促進京津冀人才合作,建立高端人才交流機制,挖掘產業精尖人才,全面提升服務水平和產業形象。目前,承德市文化旅游從業人員普遍文化程度偏低,特別是文旅產業經營、規劃、管理人才稀缺,導致對承德文化旅游資源認識不夠深入,文化旅游產品質量不高。承德市要完善現代教育體系,與高校育人方案相融合,構建有特色、有實效的旅游人才培養平臺,聯合辦學、訂單培養,以特色人才培養為承德旅游產業發展保駕護航,注重從行業、企業人才需求出發,創新人才培養方式,為承德旅游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
(四)發揮“融合”發展資源優勢,打響特色品牌
產業融合發展過程中,承德企業應增強品牌意識,根據優勢資源進行差異化發展。特別是承德市旅游的核心區域,僅僅有“避暑山莊”“木蘭圍場”是不夠的。因此,要不斷優化生態環境、擴大服務設施規模、美化農村環境,規劃精品旅游路線,打造特色“文旅+康養+體育”品牌,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承德生態優勢突出,好山好水好空氣,好生態將為產業有效賦能,為發展“文旅+康養+體育”產業提供優質品牌塑造空間,積極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加大對鄉村旅游農產品、傳統手工藝品、紀念品及風味食品等品牌化策劃力度,加快文物、非遺“活化”利用,使承德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五)促進城鄉產業“融合”發展,優化資源配置
承德要將“文旅+康養+體育”產業做強、做大,就要在全域旅游思想下,對文旅、康養、體育工作進行全面、周密的部署,全盤把握,統籌協調,使“融合”發展市場規范、有序、健康。同時,要創新旅游發展模式,促進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不斷拓展“文旅+康養+體育”領域服務能力,豐富產品和服務形式,形成自主創新能力較強的新型旅游產業。扶持培育文旅新業態,推動紅色旅游、鄉村旅游、康養旅游、研學旅游等融合發展。
[1] 承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N].承德日報,2021-06-15(1).
[2] 張穎,包華.承德特色文創產品開發研究[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21(1):106-109.
[3] 趙艷春,李莉.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鄉村文化旅游康養產業發展的思考[J].財經界,2021(15):53-54.
[4] 王明星.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耦合發展形勢下的場館設計初探:以金山嶺國際射擊場為例[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2):109-114.
[5] 劉永生,敖久麗.承德美食旅游產業開發的現狀分析及對策建議[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21(1):103-106.
[6] 雒志達.承德體育旅游產品的開發路徑研究[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21(1):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