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艷偉 王思聰
摘要:隨著時間的推移,各行各業生產建設蓬勃發展的同時對于電力能源的需求逐漸增大,從而對電力電纜的正常運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作為電力工程的基礎項目,直接影響到電力系統的線路運行安全。在高壓電纜安裝中也必須關注到附件安裝問題,尤其要加強質量控制,以確保電網的平穩高效運行,建構安全的用電環境。本文介紹了配電網智能電纜的設計,對配電電纜的敷設施工進行較全面、系統的分析。
關鍵詞:電力電纜;制作;維護管理
1 電力電纜運行現狀
電力電纜在運行過程中為了能夠降低故障發生的概率,一般情況下都會對電路負荷、溫度、電壓進行限制。若想要了解電力電纜運行過程中的實際溫度,一般情況下應當在夏天完成測量工作或者當電力電纜運行功率最大時開展測量工作。一般來說,電力電纜在穩定運行過程中其電纜芯的溫度應當不高于90°,即便是發生短路也應當保證運行溫度不超過250°,否則就會燒毀電纜芯。對于電壓來講,電力電纜在運行過程中電壓是按照一定規律進行波動的,只需要將波動幅度控制在一定范圍即可。如果發現電壓不穩,那么就需要及時采取行動進行處理,否則將會引發安全事故。
2 電力電纜制作工藝
2.1 現場勘察
對電纜盤擺設點位的選擇,一般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進行綜合考慮。一是根據實際地形情況,盡可能由位置較高一端向低一端敷設;二是根據場地情況,盡可能由場地較寬敞、平坦的一端向另一端敷設;三是根據道路交通情況,由運輸較方便的一端向另一端敷設;四是根據擬敷設電纜實際長度,提前預估對接頭所在點位,盡可能減少新增電纜對接頭的數量。電纜盤一般采用平板拖車裝運,被牽引端場地應具有電纜放置和車輛回旋所必需的空間。路徑相對較復雜的“困難段”應盡可能靠近敷設終點,“困難段”距離敷設終點越近,所需牽引力越小。
2.2 絞合
絞合工序主要涵蓋導體絞制、成纜、紡織、纏繞等關鍵操作流程,并需要對制造加工設備的運行參數進行有效檢查,才能夠保障絞合操作質量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尤其對于工程標準較高的電線電纜應用場合而言,需要將絞合工序中的纏繞規則和方向順序等關鍵操作參數進行精準化管理,才能夠保障各個操作節點所產出的半成品材料質量在合理范圍之內。絞合工序的具體操作流程對設備和操作人員的自動化控制水平要求較高,并且車間操作人員還需要定期檢查加工設備是否存在物理故障或者系統參數故障問題,才能夠將模具中的電線電纜原材料與實際加工需求進行精準對應。絞合操作工序中的關鍵操作參數,都依托于特定的實際工程應用場景需求,并需要在詳細可靠的研發數據報告基礎之上,進一步完善絞合工藝流程中的各項節點質量評估工作機制。
2.3 電纜安裝
當前電纜附件安裝管控均采用人力手段,效率低下,質量不高,現場監督時常流于形式,未能發現安裝人員在安裝過程中偷減工序、未使用專用工具、野蠻施工、關鍵尺寸數據超過工藝標準要求等問題,短期內電纜附件設備雖然能夠正常投入運行,卻給今后的運維帶來了不必要的安全隱患。為提高現場附件安裝的監督力度,加強對安裝原始數據的保存記錄,可運用科技手段實現系統記錄和現場監控,既能提高附件安裝質量,又能為生產減負。例如,在附件安裝現場應用移動式視頻在線監控裝置,實現后臺電腦360°無死角監控,抓拍關鍵工序實時狀況,掌握并保存現場尺寸數據和關鍵工序細節處理情況,后臺可保留附件安裝的全過程視頻及圖片。本視頻監控裝置還可監督施工人員行為,自動捕捉違章動作并發出警報提醒,敦促安裝人員規范作業,確保每一步驟都高質量開展。
3 電力電纜運行維護措施
3.1 開展巡查工作
在疏通備用排管的時候,應當使用專門的操作設備,查看用來敷設排管的電力電纜是否斷裂,確保進入井內的電纜含鉛量符合標準。保證排管口完整無缺,絕對不允許被磨損。對于位于特殊位置的電力電纜應當進行拉緊,并采取一定措施保護管槽,避免出現銹蝕。對于位于電纜溝的電纜線路來講,確定是否放置位置正當,避免接頭處發生變形。確保支架穩定牢固,電溝蓋板沒有遭到破壞。檢查位于道內的電纜,保證其通氣排水順暢,確保設置完善的防火裝置。無論充油電力電纜能否正常運轉,都需要檢查油壓,對絕緣部分加大關注度,查看其是否存在發電問題。在工程施工期間如果電纜接頭和本體被挖掘出來,應當采取一定手段進行保護,并將警示牌豎立在附近,以此來提醒施工人員引起注意。在巡查過程中如果發現電力電纜無法正常運行,維修人員需要登記相關數據,并對其進行全方位的剖析,而后將所記錄的信息進行歸檔。
3.2 智能電纜維護
一旦配電網智能電纜發現運營安全問題,必須采取適當措施進行及時解決,以防止故障不能及時解決可能發生的擴展性的事故,確保輸配電線路的運行。檢修供電設備時,要結合安全管理,調動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配合完成配電網智能電纜檢修工作,提高配電網的供電效率。此外,人員的技術水平也很重要,只有當員工具有很強的技能時,才能減少人為因素操作不當造成的配電網運行錯誤。在排除配電網智能電纜故障時,對于自動化處理系統尤其重要。當發現配電網智能電纜故障時,工作人員必須及時整改。首先驗證和定位故障點,收集現場的設備相關信息,分析數據并解決存在的配電相關的故障問題。
3.3 故障檢測
全面的故障排除,可以很好地完成導線短路和接觸不良等故障排除。使用測距儀和定位儀產生的正弦波來細化電纜的傳輸線,并且必須接收所有信號,結合信號分析,總結出智能電纜的大致方向和鉆孔的深度,并精確定位電纜的位置。不需要人工檢測,用信息化技術表示故障的位置,將合適的測試儀送到前端。
結束語
從實際情況來看,電力電纜在運行過程中經常發生各種意外情況,無法保證人們獲取足夠的電力能源。為此就需要落實電力電纜維修工作,要求維修人員立足于現實實際,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此來提高維修質量。
參考文獻
[1] 肖秋雷,張磊,張麗,歐梅桂,梁宇.預分支電纜的應用和制作工藝探討[J].電工技術,2020(13):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