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銀

[摘? ?要]德國幼兒教師的培養模式具有層次化、多元化、常態化、實踐化等特點。通過對比分析中德兩國的幼兒教師在行業現狀、人員構成以及工作現狀等方面的差異及面對的挑戰,同時結合我國的相關方針政策,提出促進我國幼師行業健康發展的有效措施,為我國幼教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教師;培養模式;行業現狀
德國著名教育家福祿貝爾被認為是幼兒教育之父,其幼兒教育理論的形成推動了歐洲學前教育的產生和發展,德國也成為影響近代西方教育的重要國家。德國的學前教育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體系。當前,我國教師培養的發展和改革提出了教師專業化的目標和需求。在學前教育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幼兒教師成為重點需求。通過對比分析德國幼師的培養模式及特點,可為我國幼師的培養提供新思考。
一、德國幼兒教師的培養模式
德國的幼兒教師培養院校歷史悠久,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悉,僅柏林地區便有不下10所“雙元”學校培養幼兒教師,且隨著德國人口的不斷增長,幼兒園學位緊張的情況日漸顯現,對幼兒教師的需求也日漸增長,因而其各州對幼兒教師的培養已是一項常態化工作。
1.對幼師專業學生實施分層培養
(1)雙層培養模式
德國幼兒教師培養模式分為兩種:一是高校培養模式。學生經過小學4~6年、中學6年學習之后,進入高等教育學校,系統學習社會教育學、兒童醫療衛生教育等專業,有的繼續深造獲得碩士或博士文憑。這類高校培養的畢業生多數從事研究或幼兒園管理工作,未來會擔任園長職務。
二是職業培養模式。德國高中畢業后的學生實行雙元教育,即一部分升入大學,如上所述高校培養模式,另一部分則進入職業學校。此類學校招收的是普通高中畢業生或者初中畢業后完成三年社會教育或者社會護理專業初步培訓的學生,入校后再參加為期三年的系統的幼兒教師職業培訓,走上工作崗位,擔任普通幼兒教師。
無論哪一種培養模式,學生在培訓結束后都必須通過國家考試,并根據各州相關規定考核其實踐能力,通過后獲得“國家認可幼兒教師證書”,方可擔任幼兒園教育工作者。
(2)多元培養類型
德國不僅培養常規性的幼兒教師,還培養多種兒童發展教育機構從業人員。德國幼兒園強調普通幼兒與特殊幼兒的融合教育,特殊兒童在園期間,由具有幼兒教育和特殊教育雙重專業的教師進行特殊教育輔導。除幼兒園之外,德國還有很多兒童幫助中心。但與普通幼兒園不同,兒童幫助中心更加側重對有特殊需要的兒童的教育。如有的主要提供身體康復幫助,有的提供語言、心理等方面的幫助,還有一些提供入學困難、性健康等方面的幫助。對這些幫助中心的教師培養屬于特殊教育培養范疇。
此外,德國還有專門的農場學校或者農場幼兒園,有的與農場合作,有的則直接與農場為鄰。幼兒園定時帶領兒童前往農場學校參觀學習,進行動物觀察、喂養等方面的學習,這些農場學校也有專門的教師從事對幼兒的教育和輔導。
2.教師專業招生過程注重生源的多元化
在幼兒教師專業的招生過程中,德國教師職前培養形式非常靈活,生源比較寬泛。一是普通學生與育齡母親均可入學。除招收普通中學或者職業中學畢業的學生外,也可以通過社會招聘招收3歲以上兒童的母親來校讀書。二是男女學生均可入學。德國幼兒教師入學招生也包括一定比例的男教師。但因種種原因,男女比例嚴重失調,仍以女教師為主。三是本土學生與移民學生均可入學。德國是一個多民族的移民國家,在德國招生體制中,也注意考慮具有移民背景的學生的申請,不同文化背景的幼兒教師也占有一定比例,以便于對本國不同文化背景的幼兒實施更好的教育。
3.培養過程強調實踐學習
德國幼兒教師的培養十分重視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因此在課程內容設置上分為理論與實踐部分。高校模式下,德國幼教專業學生一般需要接受長達5年的系統學習,至少也要4年。在整個培養周期里,學生要進行包括至少2400個課時的學校學習和1200小時的實踐,第一年和第二年要分別進行12周的實習,第三年則需要實習20周。實踐學習可在不同的社會教育或護理教育機構中進行。
在專科學校中的學習一般為3年,至少2年,學生在學習第一年就要確定一家幼兒園進行實習,每周除理論學習外,還需要在幼兒園實際工作至少19.5小時。
二、中德幼兒教師行業現狀對比
1.幼教行業現狀
(1)幼兒教師的聘用方式
德國招聘幼兒教師的自主權在幼兒園。各幼兒園根據自身實際需要,向上級政府申報教師需求量,根據缺額自主招聘教師。所招聘的教師需經過一年的實踐,然后通過全體教師的共同評議決定第二年是否繼續聘用。
我國的幼師招聘包括編制和合同制兩種,其中合同制教師占比較高。編制教師招聘自主權在上級主管部門,通過統一考試及面試獲得職位,各幼兒園根據上級分配接受教師。而聘用制教師的招聘權在各幼兒園,并在區級教育局備案。編制教師相對于合同制教師更加穩定也更具保障性。但從總體情況看,編制教師和合同制教師日趨同工同酬。
(2)幼兒教師的學歷特點
德國幼兒教師絕大多數通過雙元教育模式進行培養,一線教師學歷基本為專科畢業,學歷層次并不是很高,沒有學士學位。而我國目前培養模式下的幼兒教師基本為大專或本科畢業,加之在職的學歷提升工程,幼兒園本科及以上學歷人數較多,教師整體質量顯著提升。
2.幼兒園結構現狀
(1)幼兒園人員構成
德國幼兒園人員構成較為單一,大多只包括1名園長和數名教師,提供午餐的幼兒園還會配備1名廚師。我國幼兒園人員構成則更為多樣。除1名正園長、2~3名副園長及數名教師外,還有保安、保育教師、會計以及按進餐人數配備的廚房工作人員等。
(2)幼兒園師生比特征
德國的法律明確規定,每所幼兒園必須配備充足的有資質的幼兒教師,并有明確的師生比。幼兒園的托管時間根據幼兒年齡及家長需求有不同類型,初步可以分為全天托管(在園時間8小時以上)、部分托管(在園時間5~7小時)、半天托管(在園時間4小時)三類。具體師生比例見表1。
我國對于幼兒園的師生比也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但因人口分布不均衡,幼兒園建設不匹配等因素,導致超出固定班額的園所不在少數。
3.幼兒教師工作現狀
德國幼兒教師的工作比較單純。教師專門從事幼兒的保育和教育工作,主要任務是根據國家大綱及各州的規定做好相應教育教學工作。此外,隨著德國移民增多及民族多元化發展,經過國家相關測評,發現兒童在語言、計算等方面的能力較弱,故而幼兒園對幼兒在這兩方面的教育力度有所增加,尤其對于語言,會進行專門的評估,并作為進入小學的必備條件。幼兒園還非常注重幼兒與自然環境的融合,強調戶外活動的重要性。只要條件允許,教師便帶領幼兒到戶外進行活動,且活動范圍并不局限于幼兒園內,可以包括附近的草地、森林等,從事種植、挖掘等多種活動。幼兒教師無需從事研究工作,研究工作多由大學教授以及碩士、博士進行。家長對幼兒園和教師的評價是評估幼兒園的重要手段,而來自上級的評估極少,有的甚至5年才評估一次。
中國幼兒教師的工作內容則比較繁多。一方面,由于國內幼兒專業教師數量不足,每名幼兒教師在工作中往往需要負責超量的幼兒。另一方面,在國內的職稱與評優體系下,幼兒教師除了教育教學工作,也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在教學研究、課題研究、參賽參評上。幼兒教師的評估以上級部門為準,家長的滿意程度的作為補充參考。
三、對我國幼兒教師培養策略的啟發
1.擴大幼師招生,強化專業培養
當前,我國幼兒教師存在數量不足、專業性不強的問題。為了配合國家的人口政策,補足幼教空缺,一方面,需要高校、專科院校等擴大招生,吸納更多的后備幼教力量。對此,高校需合理確定師范類招生計劃,優化師范生培養結構,明確各學段教師培養重點。另一方面,要從國家層面制定目標和規劃,強化幼兒教師的專業培養,提升幼教群體的專業水平。培養院校要圍繞基礎教育實踐從教學、考試、實習、畢業四個環節推進教師教育課程內容改革。明確師范生教育實習時間、內容和形式要求,建立健全教育實習工作協同推進機制,確保教育實習工作高質量落實到位。
2.提高幼兒教師待遇,提供行業兜底政策
目前,除一二線城市外,國內大部分城市幼兒教師薪資遠低于城市平均工資。因此,需要提高行業工資待遇,制定行業兜底政策,為幼教行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完成高質量幼教隊伍的建設。同時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出臺國家層面學前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推動地方提高并落實公辦園生均財政撥款標準或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普惠性民辦園生均補助標準,從而提高幼兒教師工資收入水平。
3.鄉村教師定向培養
我國鄉村幼兒教師十分短缺,且存在專業化不足的問題。對此,需要制定相關政策,對鄉村幼兒教師進行定向培養,為鄉村構建“進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高素質幼兒教師隊伍,促進學前教育高質量均衡發展。同時,針對在職鄉村幼兒教師,要與專業院校進行合作,為其提供在職教育和繼續學習的機會,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責任編輯 姚力寧? ?校對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