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詩歌,就像一顆璀璨奪目的寶石在歷史的長河里熠熠生輝,展現出獨特的魅力,它既是傳統文化的代表,又是人類詩歌藝術的碩果。詩人創作詩歌的過程往往也是吟唱的過程。詩歌是語言的藝術,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它們通過不同的形式和內容來抒發情感、寄寓思想,在語言與聲音的碰撞中,激發人們的共鳴。中華古典詩歌的發展一直遵循著“詩樂合一”的重要規律,唐詩則把“詩樂合一”發展到了全新的高度。南京大學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的《音樂文化與盛唐詩歌研究》一書,正是以盛唐時期為研究背景,在深入探究唐代詩歌與音樂文化互動發展的基礎上生動地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詩歌與音樂的完美融合。
《音樂文化與盛唐詩歌研究》一書分為上下篇。上篇對唐代音樂文化的整體發展狀況進行考察,不僅從時間上幫助讀者對盛唐各個時期的音樂文化發展有大致的了解,也從空間角度為讀者梳理了宮廷和民間的音樂各自的發展歷程以及二者之間的相互影響和內在聯系,從而為下篇部分對音樂文化與唐代詩歌的互動研究打下了基礎。作者在下篇中,通過對唐代經典名曲、名家、名篇進行綜合研究,通過對特定的唐詩與音樂的融合進行案例分析,通過對詩歌中所描寫的音樂特例進行歷史時代和社會環境的考據、補充,不僅展現出詩歌與音樂的完美融合,也體現出本書理性與感性的統一。
本書從以下幾個角度深刻剖析了盛唐時期詩歌與音樂的互動與融合。
第一,歷史與政治對音樂、文學的推動。作者具體考察了唐朝歷代君王對音樂和詩歌的發展所作出的貢獻或產生的影響。比如,作者通過對相關典籍記載的分析,展示出唐太宗時期經濟的繁榮直接推動了音樂和詩歌的創作思想的發展,以及唐文宗的雅樂建制為音樂和詩歌得以自由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作者對雅樂建制的內容與結果的考據,不僅展現出其對儒家音樂思想的反思,也窺見了當時音樂與文學發展的局面與趨勢。
第二,民間音樂與地域音樂對詩歌創作的促進。作者通過分析盛唐時期的宴樂之風對地域音樂大融合的推動以及對中晚唐宮廷音樂發展的影響,揭示出中晚唐時期宮廷音樂走向民間的必然趨勢,并探討了唐代音樂發展格局對當時詩歌創作的影響。
第三,著名詩人及其作品對音樂文化的貢獻。作者從多位著名詩人如王維、白居易、杜甫、劉禹錫等入手,對他們的作品、生平進行了分析。盛唐文人不但樂于參與宴樂的詩歌創作,也樂于與樂人們進行藝術合作。在此過程中,文學形式的改變催生出更加豐富的音樂形式,音樂在傳播過程中獲得發展,又影響到文人的文學創作,二者相輔相成、相生相長。
《音樂文化與盛唐詩歌研究》一書以獨特的視角和研究方法闡釋了音樂與唐詩創作的過程細節以及文化內涵,揭示出唐代音樂文化對詩歌創作的影響,對唐代詩歌與音樂的研究具有開創性的意義。
(揚州大學徐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