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德旺 李偉

地凍天寒,鄂爾多斯盆地的東勝氣田增儲上產熱火朝天。一群來自中國石化經緯華北測控公司HB054錄井隊的“女兵”,格外亮眼。
干完活飯才香
這是許小萌做地質師工作的第5個年頭。每天早上天還沒有亮,她就拿著手電筒,到鉆具區、晾砂臺轉一轉、看一看,這已成為她多年的習慣。
根據巖性特征、組合關系,結合鉆時和氣測錄井數據,許小萌大致對鉆遇的地層有了判斷。簡單整理工況,錄入到日報和EPBP平臺后,她才去吃早飯。
吃過早飯,許小萌要把夜班氣測工、地質工的4項報表全部拿來檢查,再對巖屑進行描述,結合鉆時氣測值,把巖性一層一層區分開,按照要求繪制好隨鉆剖面圖。
鄂爾多斯的冬天,氣溫都在零下20℃以下,撈取的巖屑很快就凍成冰疙瘩。為了保證采樣的準確性,許小萌在錄井隊長的幫助下,及時將巖屑烘干,進行描述、編錄、采樣、裝盤入庫。
“干完工作才吃得下飯”,日復一日忙碌在重復繁瑣工序中的許小萌總說:“不然,心里總覺得有事兒,吃不香的。”
絕不能做“逃兵”
趙靜也是一名地質師,在剛剛完成上一口井的施工后,她原本答應了家人過年回家團聚。但由于公司員工大都在河南境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轉戰到施工地后必須隔離14天才能上井,人員一度緊缺。為不誤生產,她主動請纓堅守一線,等人員充足后再休假。
就這樣,趙靜到井上頂起了操作工的崗,她笑著說:“沒事,啥崗咱都能干,人員這么緊張,要體諒公司的難處。”作為一名石油工人,她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節奏,只要工作需要便毫不猶豫地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什么工種都能頂上,絕不做“逃兵”。
一天早上剛值完夜班,趙靜看到七八個未接電話。原來是在上幼兒園的孩子太久沒見到媽媽,忍不住哭鬧。趙靜好不容易把孩子安頓好,強忍眼淚,抱緊懷里厚厚的報表,嗚咽著說:“地質成果也是我的孩子。”
和很多一線女同事一樣,她不僅僅是一名石油工人,同樣也是一名妻子,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兩難之下,她選擇了堅守崗位這一頭。
請叫我女漢子
操作工馮帆是個“講究人”。每天交接班第一件事便是收拾崗位衛生,這是她的“職業病”。只要她待過的小隊,工作場地總是整潔、無死角。
在工作中,馮帆需要時刻關注設備運轉情況,及時對綜合錄井儀、傳感器進行保養、維護,每逢起下鉆時,她及時清洗電動脫氣器,完全不顧槽口厚重的泥漿。
數年的工作經驗,使她練就氣測監控火眼金睛。一次,馮帆看到儀器顯示硫化氫達到10個單位,她立即開啟聲光報警儀,第一時間向當班司鉆發出警報,對異常曲線進行截圖、保存,并“噌”地一下穿戴好正壓式呼吸器,開始后續工作,直到隊長告訴她,這是一場演習。
演習結束后,一起值班的小伙子纏著她,求她傳授一下如何快速穿戴呼吸器,馮帆笑著說:“請叫我女漢子!”
工作之余,錄井隊的幾名女兵也愛聚在一起,說說家長里短,聊聊趣聞軼事。但當她們穿上紅工衣的那一刻,那些“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的情愫就被深深壓在心底。在寶貴的青春歲月里,她們克服孤單、堅守一線,與一口口油氣井、一座座井架相伴,讓那抹嬌艷的石化紅,在這片土地傾情綻放。
編輯/車玉龍 統籌/丁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