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夏音,蘭 瑞
(1.黃河中心醫院 神經內科二病區,河南 鄭州 450003;2.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腦病介入科,河南 鄭州 450000)
慢性失眠是臨床常見的睡眠障礙,主要受生理、精神、心理社會、環境、疾病、藥物等因素影響,是導致抑郁的重要因素,最終可能會導致大腦認知功能損傷,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威脅[1-2]。因此,早期篩查慢性失眠患者是否存在認知功能損害十分重要。鳶尾素是一種由肌肉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參與氧化應激、細胞凋亡等過程,其異常表達與精神疾病的發生有關[3]。雷雨等[4]研究發現,血清鳶尾素水平降低與抑郁癥嚴重程度及患者認知功能損傷有關。錳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containing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是一種人體自由基清除劑,可抵御氧化損傷,與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有密切聯系[5-6]。但關于慢性失眠患者血清鳶尾素、MnSOD水平差異性的研究較少。本研究通過探討慢性失眠障礙患者血清鳶尾素、MnSOD水平與認知功能的關系,旨在為慢性失眠障礙患者預防認知功能損害提供依據。
1.1病例選擇 選取2019年9月-2020年12月因失眠于黃河中心醫院神經內科門診及病房接受治療的慢性失眠障礙患者179例,其中未出現認知功能障礙者(A組)86例,男38例,女48例,年齡61~80歲,平均(68.32±7.24)歲;出現認知功能障礙者(B組)93例,男39例,女54例,年齡61~79歲,平均(69.48±7.53)歲。納入標準:①均符合中國睡眠研究會提出的失眠癥診斷和治療指南中的診斷標準[7];②年齡>60歲;③臨床資料齊全者。排除標準:①其他疾病所致的繼發性失眠或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②伴有肝、腎、肺等臟器功能不全,且近期有顱腦損傷、脊髓外傷等神經系統損傷者;③有風濕類疾病、其他心肺疾病及精神異常者;④使用可能會影響睡眠、情緒、認知、免疫功能等藥物者。本研究經黃河中心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受試對象均自愿參加且簽署同意書。
1.2方法 回顧性分析兩組臨床資料,探討慢性失眠障礙患者血清鳶尾素、MnSOD水平與認知功能的關系。臨床資料包括一般資料、血清鳶尾素水平、MnSOD水平及認知功能評估。
1.2.1一般資料 一般資料包括患者入院時的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病程、受教育年限、吸煙史、飲酒史及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評分等。其中PSQI評分有19個自評項目及5個他評項目,總分0~21分,得分>7分提示有睡眠質量問題,分數越高代表睡眠質量越差。
1.2.2血清鳶尾素、MnSOD水平檢測 采集患者就診時的空腹靜脈血,離心后收集上層血清,-80 ℃冰箱保存。采用酶聯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檢測血清鳶尾素水平(試劑盒貨號:E-EL-H5735c,武漢伊萊瑞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采用黃嘌呤氧化酶法測定血清MnSOD水平(試劑盒貨號:KA1386,上海群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以上操作步驟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其中,鳶尾素正常參考值≥10.62 ng/L,MnSOD正常參考值≥41.21 U/ml。
1.2.3認知功能評估 采用蒙特利爾認知評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8]對認知功能進行評估。MoCA量表涉及8個認知領域的評估,包括命名、語言、注意、空間與執行功能、回憶、延遲、抽象和定向力,總分為30分,得分越高認知功能越好。MoCA評分<26分提示認知功能損害。

2.1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與A組比較,B組PSQI評分較高(P<0.05),年齡、性別、BMI、病程、受教育年限、吸煙史、飲酒史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2.2兩組血清鳶尾素、MnSOD水平及MoCA評分比較 與A組比較,B組血清鳶尾素、MnSOD水平及MoCA評分降低(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鳶尾素、MnSOD水平及MoCA評分比較
2.3鳶尾素、MnSOD與MoCA評分的相關性 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慢性失眠障礙認知功能損害患者鳶尾素、MnSOD水平與MoCA評分呈正相關(r=0.493、0.604,均P<0.05)。見圖1~2。

圖1 慢性失眠障礙認知功能損害患者血清鳶尾素水平與MoCA評分的相關性

圖2 慢性失眠障礙認知功能損害患者血清MnSOD水平與MoCA評分的相關性
2.4慢性失眠障礙患者認知功能損害的危險因素分析 以血清鳶尾素、MnSOD水平、PSQI評分、MoCA評分(均為實測值)為自變量,以是否發生認知功能損害(否為0,是為1)為因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血清鳶尾素、MnSOD水平降低是慢性失眠障礙患者認知功能損害的獨立危險因素(均P<0.05),見表3。

表3 慢性失眠障礙患者認知功能損害的危險因素分析
2.5血清鳶尾素、MnSOD水平對慢性失眠障礙患者認知功能損害的預測價值 以血清鳶尾素、MnSOD水平及兩者聯合預測概率值為檢驗變量,以是否發生認知功能損害為狀態變量繪制ROC曲線。結果顯示,血清鳶尾素、MnSOD水平預測慢性失眠障礙患者認知功能損害的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curve,AUC)分別為0.805(95%CI:0.742~0.868)、0.732(95%CI:0.658~0.806),界值分別為2.733 ng/L、9.524 U/ml,特異度分別為89.5%、58.1%,敏感度分別為61.3%、84.9%;兩者聯合預測慢性失眠障礙患者認知功能損害的價值更高,AUC為0.897,特異度為95.3%,敏感度為59.1%。見圖3、表4。

圖3 鳶尾素、MnSOD水平預測慢性失眠障礙患者認知功能損害的ROC曲線

表4 鳶尾素、MnSOD水平對慢性失眠障礙患者認知功能損害的預測價值
失眠指盡管有充足的時間、合適的睡眠環境和睡眠機會,但患者仍存在持續難以入睡或睡眠質量下降并使日間功能受損的各類行為[9]。50%失眠患者為慢性失眠障礙患者,常主訴疲勞、記憶能力下降及廣泛性不適,且常伴隨心血管疾病、焦慮、抑郁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10]。長期嚴重失眠有可能使患者思維判斷、學習記憶異常,導致認知功能障礙[11]。因此,及早發現、及時治療失眠障礙十分必要。
鳶尾素存在于大腦、心臟、肝臟和骨骼肌等器官,并可穿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使大腦海馬體中的鳶尾素水平升高[12]。鳶尾素具有減輕神經系統炎癥及延緩記憶力減退的作用,對改善記憶相關大腦區域(如海馬體和齒狀回)的功能有積極作用[13]。黃騰飛等[14]研究發現,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血清鳶尾素水平升高,且血清鳶尾素水平變化與病情嚴重程度有關。本研究結果發現,出現認知功能損害的慢性失眠障礙患者血清鳶尾素水平低于未出現認知功能損害的患者,提示血清鳶尾素水平與慢性失眠障礙患者認知功能相關。此外,ROC曲線結果顯示,血清鳶尾素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預測慢性失眠障礙患者是否存在認知功能損害,最佳臨界值為2.733 ng/L,提示血清鳶尾素水平<2.733 ng/L時,慢性失眠障礙患者出現認知功能損害的可能性較大。
自由基清除過程中,酶促抗氧化系統在機體內發揮抗氧化作用,其中SOD等酶系催化歧化反應[15]。MnSOD是SOD的亞型,在氧化應激相關疾病中發揮重要抗氧化作用[16]。本研究結果發現,發生認知功能損害的慢性失眠障礙患者MnSOD水平低于未出現認知功能損害礙的患者,與Zhang等[17]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推測可能為慢性失眠障礙患者體內氧化平衡受損,抗氧化能力降低,患者神經功能損傷,從而不利于認知能力的發展。MoCA評分廣泛應用于認知功能損害的篩查[18]。本研究結果發現,慢性失眠障礙認知功能損害患者血清鳶尾素、MnSOD水平與MoCA評分相關,進一步提示血清鳶尾素、MnSOD水平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認知功能。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血清鳶尾素、MnSOD水平均是慢性失眠障礙患者發生認知功能損害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臨床監測血清鳶尾素、MnSOD水平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此外,MnSOD水平診斷慢性失眠障礙患者認知功能損害的特異度為58.1%,低于鳶尾素。提示MnSOD不適合單獨作為認知功能損害的診斷指標,需與其他指標聯合使用。而血清鳶尾素聯合MnSOD預測慢性失眠障礙患者認知功能損害的特異度為95.3%,較兩者單獨預測價值更高,提示血清鳶尾素、MnSOD聯合用于慢性失眠障礙患者認知功能損害的評估具有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慢性失眠障礙患者血清鳶尾素、MnSOD水平與認知功能損害相關。臨床可考慮將兩者作為參考指標,用于評估慢性失眠障礙患者認知功能損害,并密切關注其變化以及時對患者進行有效治療。但哪些失眠患者易出現認知功能損害,血清鳶尾素、MnSOD水平是否和認知功能損害易感性人群有關都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