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娜萍
在我國,軍事教育體系與國民教育體系有著互通互融的基礎,由此開辟出一條軍地院校教育合作發展的道路。全國高等院校經過多年的探索發展,已經擁有雄厚的研究實力、細致的學科門類和前沿的科技成果。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國家“十四五”規劃中也提出:“深化軍民科技協同創新”“加強軍地人才聯合培養”。從目前情況看,軍地高等院校的教育資源建設各屬于不同的管理體系,嚴重影響著整體優勢的發揮,與軍民融合深度發展背景下的目標差距較大。當前迫切需要創建一種新的資源共享模式,打破軍地雙方互不接軌的狀態,實現教育資源的高效運轉。
多年以來,為了快速解決國防建設和軍隊發展人才短缺的問題,我國先后采取過多種軍地聯合培養人才的模式,但人才質量參差不齊。普通高校應當借鑒世界各國高等教育軍民融合的經驗,積極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大國防觀”滲透到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育過程中,培養范圍從過去的國防生拓展到所有在校大學生,使大學生同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保衛者。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中央軍委軍民融合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軍民融合領導機構要對高等教育領域的軍民融合發展做出明確具體的規范,統一規劃設置軍地院校的相應工作部門,統籌安排資源共享、科技協同、人才培養等融合工作,發揮普通高校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優勢,突出軍事院校軍政兼修、訓管一體的特點,選定最優化的培養模式。將軍事專業、崗位需求納入國家教育發展規劃,在軍隊普及軍事職業教育,軍地協同設置專業布局和結構,把軍隊新裝備、新技術、新技能的培訓作為普通高校教育規劃的重要內容。
高等教育法治化是人才強國戰略的必然要求。軍地教育資源融合發展的效率和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法規制度的建設水平。然而,在高等教育領域,關于軍民融合的法規制度建設起步過晚,問題突出。實施十幾年的國防生培養制度,直到最后停止,也未能上升到法律層面。中央軍委應當聯合國家相關部門,統一協調、共同謀劃,制定軍民融合高等教育的相關政策法規,涉及到組織制度、職責權限、保障機制等重要內容,必須上升到法律高度,明確規范各項工作的內容和實施過程,以及軍地雙方各級各部門的任務,為基層政策法規的出臺指明方向,確保軍地院校不同的人才培養體制能夠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得到有效對接,實現軍地教育資源共享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規范化。在必要時,還可以制定專項法規,使短期培養制度成為國家長期規劃,增強軍地院校聯合的社會認同度和權威性。相關部門要努力消除因軍地體制差異造成的政策法規沖突,及時修正或廢止阻礙軍民融合高等教育發展的制度規定,使軍地院校聯合向更深程度、更廣范圍、更高層次發展。
近年來,普通高校對軍事人才的培養,主要局限于與軍隊現代化建設關系較密切的專業領域。國防生培養制度的終止,證明簡單依靠普通高校為軍隊輸送人才的模式必將淘汰。應當構建“軍事院校—當地政府—普通高校—社會組織”一體化的區域性融合教育體系,保持軍隊機關、地方政府、教育部門常態化協作機制,形成專業共建、師資共用、學術共研的氛圍。對區域內軍地院校的共同基礎課程實行開放講授,同類專業課程實行跨校選擇,學術領軍人才實行軍地兼職,學科專業資源實行基地管理。高等教育要著眼培養適應國防建設需要和民用產業需要的新型復合人才,培養方向同時面對企業、國防單位和軍隊。普通高校要面向部隊官兵提供針對性強、靈活度高的學歷和技能提升渠道,可以采取遠程網絡授課的模式,也可以利用連鎖教育機構在部隊駐地開設教學點,實行彈性學制,積累學分獲得國家承認的學歷證書和軍地通用的職業技能證書。此外,還可以借鑒美國“后備軍官訓練團”的獎學金政策,適度為軍地院校增設軍民融合績效獎。
普通高校和軍事院校之間一直沒有完整配套的組織管理機構。以前的后備軍官選拔培訓工作辦公室,只是軍隊駐普通高校的國防生培養機構,與學校之間權責不清,撤銷之后,軍地教育資源的統合管理問題日益突出。要在普通高校建立新的高等教育軍民融合行政監管機構,不僅要擁有原后備軍官選拔培訓工作辦公室的全部職能,還要負責對普通高校在軍民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養進行評估和檢驗。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要以為本區域輸送軍事人才和國防科技工業人才為著力點,形成完整的軍民融合教育配套機制和科學的評價反饋機制,從競賽獎勵、資格認證、課終考核、論文質量、畢業評價等多個環節入手,標準細化到學生的心理、思維、溝通、協作、領導、體能等各個方面,確保普通高校畢業生的素質能夠同時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的需求。各地區軍民融合領導機構還要設立專家咨詢組,由軍地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組成,負責研究審定相關政策制度,提供年度需求統計分析報告,針對本地區軍民融合背景下的軍地教育狀況提出決策咨詢建議。
長期以來,軍民分割的“二元體制結構”,已經成為教育資源深度共享的障礙。區域性融合教育體系建立后,要實行由中央軍委、國務院統一領導,各軍種和各省市分級分類管理相結合的體制。區域內普通高校的優質師資、科研設施、先進成果等資源要向軍事院校開放,用于數據科學研究的基礎設施可以在軍事大數據基礎領域實現共享共用。借鑒國家教育云建設模式,搭建廣泛共享、聯合運轉、全面服務的大型軍地教育資源平臺,MOOC 課程向軍隊官兵開放。普通高校和軍事院校圖書館的數字資源要提供互訪和下載服務,實驗場地使用、教學設施維護、技術人員培訓等保障工作也可以采取軍地合作的模式進行,推動區域內軍地教育資源的統建統管和互增互補。軍隊的科研領導機關要適當向普通高校開放軍事研究課題,讓擁有較強科研實力的地方研究團隊參與更多的國防資助項目。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還可以參與開發軍事教學課程、想定作業、模擬對抗、武器實驗、目標數據等軟件系統,減少軍地各自為政造成的資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