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脫歐”后,英國政府相繼出臺的針對歐盟國家學生的一系列新政于2021年1月起陸續開始實施。這些新政在招生、學費、簽證、就業發展等諸多方面對歐盟國家學生在英國求學產生了影響,同時也為英國國際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挑戰。為應對這些挑戰,英國政府頒布了具有針對性的政策,包括提升國際學生體驗、在全球范圍內吸引國際學生等措施。
關鍵詞:“脫歐” 英國國際教育 歐盟
在英國高校就讀的國際學生中,來自歐盟國家的學生人數占70%,歐盟國家仍然是英國最主要的國際學生生源國。相對寬松與開放的國際學生政策、多樣化的營銷策略、對教育質量保障等都是英國能夠吸引大量歐盟學生在英求學的主要原因。本文探討“脫歐”后英國國際學生政策的變化,包括學費標準、招收規模、簽證政策等,并考查其對英國國際教育的發展帶來的影響。
一、學費政策
2020年6月23日,英國大學事務國務大臣(Minister of State for Universities)米歇爾·多尼蘭(Michelle Donelan)在英國議會官網發表的書面聲明中表示,英國“脫歐”之后,來自歐盟國家的國際學生將被要求按照國際學生標準支付學費,將不再有資格獲得由英國學生資助部門(Student Finance England)對本科生、研究生和高級學者提供的資助。這項改革還適用于19歲以上的繼續教育基金和學徒培訓基金。但是,這一政策將不影響在2020—2021學年已經完成入學的學習者。[1]
在“脫歐”之前,英國本土學生和來自歐盟國家的國際學生在英國完成本科學習的費用約為9250英鎊;而來自非歐盟國家的國際學生的學費通常遠高于此。[2]“脫歐”后,來自歐盟國家的學生將需繳納與非歐盟國家學生相同的學費,其學費最大漲幅將達到原先的4倍,學費的上漲成為申請在英國高校學習的歐盟國家學生人數大幅減少的主要原因。據《歐洲時報》報道,英國大學入學服務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2022學年,歐盟國家學生申請英國大學本科的人數從前一年的4.3萬減少至2.6萬,降幅達到40%。[3]英國是全球第二大留學目的國,教育服務貿易在英國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比重?!懊摎W”引發來自歐盟國家的國際學生招生規模的縮小,而這或將直接影響英國高校的生源和收益,以及英國高等教育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二、移民與簽證政策
英國實施的移民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歐盟國家學生申請英國大學?!懊摎W”后,歐盟國家公民在英國僅享有期限為36個月的歐洲臨時居留權(EU pre-settled status)。自2021年1月起,英國實行積分移民制度,歐盟國家公民在臨時居留到期時,需要再次申請才能獲得居留英國的權利。這將對英國高校在歐盟的招生產生巨大沖擊——許多醫學、工程學項目、大多數博士項目和蘇格蘭境內所有本科項目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完成,相當數量的歐盟國家學生會受到影響,因為他們難以獲得足夠的居留時間來完成學業。[4]
“脫歐”后,英國政府在國際學生簽證方面也出臺了政策,對來自歐盟國家的學生和來自非歐盟國家的學生產生了不同的影響。
英國政府面向歐盟國家學生的簽證政策分為兩種,一種面向2021年前完成入學且尚未畢業的學生,另一種面向計劃在2021年1月之后入學的學生。對于所有已經在英國學習的歐盟國家學生,若符合在2020年12月31日之前已在英國居住的條件,可以適用《歐盟永居方案》(EU Settlement Scheme,EUSS)。根據英國政府發布的意向聲明書,歐盟國家公民只要在一定時間內已經進入英國,除了有犯罪記錄或者重大特殊原因,大多數申請人都可以通過審核獲得在英的合法身份。獲得批準的申請人可以繼續在英享有原本歐盟國家公民在英享有的權利,包括享受英國的公共服務、國家福利等。
對于在2021年1月1日之后入學的歐盟國家學生,則需要考慮是否需要英國簽證。如果學生在2020年12月31日之前居住在英國,則有資格適用EUSS;如果學生年滿16歲,并且有資助人資助其在英國高校學習,則可以申請學生簽證;如果學生前往英國參與6個月以內的任何課程,不需要簽證;如果學生申請為期6~11個月的英語語言課程,則需申請短期學習簽證。[5]
在簽證方面,“脫歐”對于已經在英學習的歐盟國家學生并無太大影響,只需在既定日期之前提出申請即可。而對于原本計劃在2021年1月1日之后入學的歐盟國家學生則產生較大影響,多數計劃前往英國高校求學的歐盟國家學生需要與其他國家的留學生一樣,申請國際留學生簽證。如前所述,在2021年1月1日之后入學的歐盟留學生將無法享受和英國學生同等的學費待遇,也無法享受便捷的簽證政策。高昂的學費和繁瑣的學生簽證流程將對歐盟國家學生的留學意愿產生一定影響。
對于來自非歐盟國家的學生,學生簽證的申請流程變得更加簡明,留學生數量的限制也被取消。國際學生申請學生簽證需要達到在英語、申請費用、生物識別(Biometric)和生活費用等方面的要求。簽證打分項主要包括學業、財務狀況和英語能力三個部分,積分要求分別為學業50分、財務情況10分、英語能力10分,三項要求同時滿足、總分達70分的申請人即可獲得簽證。[6]具體來說,國際學生簽證的申請者須年滿16周歲并且獲得相關資助和有效的入學資格。學業方面,需要達到規定的學術標準和英語能力要求,并且在一定的時間限制之內(本科不超過2年,研究生不超過5年)取得學術進展。新政策規定學生可申請假期,且可以在假期期間申請轉換到工作簽等其他類型的簽證。此外,新政策還給學生提供學業完成后4個月的過渡期。[7]
這一積分制的學生簽證政策面向所有的國際學生,簡化了資金審核和英語能力要求,并取消了課時限制,向非歐盟學生提供了便利。而歐盟國家學生則很難再享受以往的便利和優惠。
三、畢業生工作簽證政策
畢業生工作簽證(post-study work visa,以下簡稱PSW簽證)允許在英國獲得本科、碩士、博士學位的留學生在畢業后2年內在英國工作或開展商業活動。這一政策從2008年開始實施,2012年曾被取消,2019年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上臺后恢復,國際學生在完成學業后被允許在英國工作2年。
申請PSW簽證需要符合四方面條件。第一,國際學生在申請時持有有效學生簽證,在高等院校成功完成本科或研究生階段的學習。第二,成功申請者將被允許在英國居住、工作或尋找工作,最長期限為2年。一旦找到合適的工作,畢業生可以將簽證類別轉為技術工作簽證(skilled work visa)。第三,該政策于2021年7月1日開始實施,所有在2021年夏季或之后畢業且符合資格的學生均可申請。第四,PSW簽證需要自主提交申請,申請費用包括簽證費和醫療健康附加費。[8]
PSW簽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更多國際學生選擇英國作為留學目的地。2012年卡梅倫政府為了控制移民數量而取消PSW政策,不但使英國的留學生漲幅銳減,也使許多高校面臨財務危機。約翰遜政府恢復PSW簽證,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國際學生,促進英國教育服務貿易的發展。
四、教育國際化政策
“伊拉斯謨”計劃(Erasmus Programme)是歐盟具有代表性的國際流動項目,該項目為歐盟國家的學生、教師和青年到其他歐盟國家進行學習、工作與交流提供資金。2018年,英國是“伊拉斯謨”計劃的第六大參與國,共有1萬余名高校學生通過該計劃參與國際流動;同時有近3萬名歐盟國家學生前往英國學習和工作。[9]
“脫歐”后,英國政府致力于在全球范圍內擴大英國教育的影響力。2020年12月,英國政府宣布退出“伊拉斯謨”計劃,并推出“圖靈”計劃(Turing Scheme)作為替代方案。英國教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Gavin Williamson)稱,“‘圖靈計劃是一個真正的國際流動計劃,這將使英國的學生和雇主受益,并加強英國與世界各地的聯系”。[10]
英國政府為“圖靈”計劃提供超過1億英鎊的資金支持。該計劃從2021年9月開始,為大約3.5萬名學生提供資助?!皥D靈” 計劃將為學生提供與“伊拉斯謨”計劃類似的出國留學和工作機會。[11]相較而言,“伊拉斯謨”計劃以歐洲為重點,“圖靈”計劃則著眼全球,其受眾范圍更廣。英國首相約翰遜指出,“圖靈”計劃是一個真正的全球計劃,世界各國都有資格與英國的大學、學院和中小學開展合作[12]。這一計劃將資助在英國讀書的大、中、小學生前往世界各國的機構進行交流和學習,包括在英國的留學生。
英國教育部和國際貿易部于2021年2月聯合發布《國際教育戰略:支持復蘇,推動增長》(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rategy:Supporting Recovery, Driving Growth)。該戰略指出,英國政府仍要致力于實現的關鍵目標之一便是2030年將英國教育出口總額擴大到每年350億英鎊。為此,該戰略進一步提出恢復和提升英國國際教育吸引力的策略。一方面,英國國際教育大使(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hampion)將優先關注印度、印度尼西亞、沙特阿拉伯、越南和尼日利亞,重點關注巴西、墨西哥、巴基斯坦、其他歐洲國家、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英國政府將致力于在這些國家和地區增加教育出口機會。另一方面,英國政府還重視發展與印度太平洋地區、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中亞的聯系,建立持久的全球伙伴關系。此外,戰略指出要提升國際學生的體驗,包括完善申請手續、提高國際學生的學術體驗和就業能力等,尤其強調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國際學生提供資金支持和住宿等服務。[13]
五、小結
無論從學費、招收規模還是簽證政等方面來講,“脫歐”后的英國高等教育系統對于歐盟國家學生都不再如前般友好。雖然PSW簽證政策得以恢復,但對于一直享受英國本土學生待遇的歐盟國家學生而言,其吸引力著實有限。因此,英國高校可能會進一步流失歐盟國家學生。在高等教育國際化方面,英國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與戰略,其目的是吸引世界各國的學生,逐步擺脫國際教育的發展過分依賴歐盟國家的局面,并將其高等教育推向多元化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UK Parliament.Written questions,answers and statements:student support in England[EB/OL].(2020-06-23)[2021-02-20].https://questions-statements.parliament.uk/written-statements/detail/2020-06-23/HCWS310.
[2]觀察者網.英國脫歐致學費上漲,歐盟申請人數“腰斬”不及中國[EB/OL].(2021-08-04)[2022-03-13].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1_08_ 04_601604.shtml.
[3]中國新聞網.“脫歐”后福利不再申請英國高校的歐盟學生數量減少[EB/OL].(2021-02-21)[2021-02-25].https://www.chinanews.com/gj/2021/02-20/9415393.shtml.
[4]上海外國語大學英國研究中心.“脫歐”風口浪尖上的英國大學[EB/OL].(2020-01-08)[2021-02-25].http://www.cbs.shisu.edu.cn/ed/51/c3038a126289/page.htm.
[5]GOV UK.Studying in the UK:guidance for EU students[EB/OL].(2020-01-30)[2021-02-25].https://www.gov.uk/guidance/studying-in-the-uk-guidance-for-eu-students#course-fees-and-funding-to-study-in-the-uk-in-the-2020-to-2021-academic-year.
[6][7]HM Government.The UKs points-based immigration system further details[EB/OL].[2021-02-05].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899755/UK_Points-Based_System_Further_Details_Web_Accessible.pdf.
[8]Study UK.Post-study work opportunities[EB/OL].[2021-02-25].https://study-uk.britishcouncil.org/zn-hans/after-your-studies/post-study-work-CN.
[9]UK Parliament.The Erasmus programme[EB/OL].(2021-01-04)[2021-04-20].https://commonslibrary.parliament.uk/research-briefings/cbp-8326/?mc_cid=0738b0bf20&mc_eid=3652503539.
[10][11]GOV UK.New Turing scheme to support thousands of students to study and work abroad[EB/OL].(2020-12-26)[2021-04-20].https://www.gov.uk/government/news/new-turing-scheme-to-support-thousands-of-students-to-study-and-work-abroad.
[12]GOV UK.Turing scheme to open up global study and work opportunities[EB/OL].(2021-03-12)[2021-04-20].https://www.gov.uk/government/news/turing-scheme-to-open-up-global-study-and-work-opportunities.
[13]GOV UK.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rategy:2021 update:supporting recovery, driving growth[EB/OL].(2021-02-06)[2021-04-20].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international-education-strategy-2021-update/international-education-strategy-2021-update-supporting-recovery-driving-growth.
編輯 娜迪拉·阿不拉江? ?校對 呂伊雯
作者簡介:程婷婷,上海外國語大學賢達經濟人文學院講師、上海外國語大學英國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基金項目:教育部高校國別和區域研究2020年度課題“后疫情時代英國留學趨勢及我國政策應對研究”(編號:2020-G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