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又一只主動權益類基金發行失敗。5月9日,富國基金發布公告稱,旗下富國穩健恒遠三年持有混合型基金截至5月6日基金募集期限屆滿,未能滿足《基金合同》約定的基金備案條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今年以來,市場震蕩加劇,基金發行難度也隨之加大,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5月10日,年內已有11只基金發行失敗,其中4只中長期純債型基金、2只偏債混合型基金、2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以及3只被動指數型基金發行失敗,所屬基金公司涵蓋了寶盈、德邦、同泰、創金合信、富國、平安等10家機構。不過,這一水平與去年同期保持一致,均為11只,略高于2020年同期的8只。
業內人士表示,基金發行失敗一方面是受到市場回調影響,投資者風險偏好更加謹慎,觀望心態明顯;另一方面,新基金申購資金很多來源于贖回老基金,市場走低導致老基金被套,也影響了申購資金供給。
華商基金權益投資總監、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周海棟表示:雖然2022年以來市場有所調整,短期內投資情緒或有所影響,但相信A股市場今年有望繼續為投資者創造收益。其中,最好的機會可能往往在共識以外。周期股和價值股的行情,從較長時間維度看,可能才剛剛開始。


展望后市,周海棟認為,2022年最大的投資主線或仍將為供應約束下的需求恢復,未來需求回暖,供給約束仍然存在,意味著通脹回升的確定性在不斷增強。做多通脹與做多需求在短期之內并不矛盾,長期仍將存在分化。具體到行業方向上,資源類周期和金融是2022年可以關注的方向,如銅、金、鋁等有色金屬,油氣開采、油運等原油相關,以及煤炭、銀行、房地產、建筑、鋼鐵等。
據第三方最新數據統計,目前已有203只量化私募基金進入預警線,同時包括多家百億元級量化私募在內,其中,有188只產品凈值更是低于清盤線,占比為92.61%。
從所屬策略來看,這些產品包括了指數增強、宏觀對沖和CTA策略;從年內收益來看,回撤在10%至100%之間,最大回撤為96.79%。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由于A股市場的回調走弱,包括指數增強、宏觀對沖和CTA等策略在內,整體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弱勢表現。其中,CTA策略優越于其他策略,不過,同類策略也會有明顯差異,其根本原因還在于管理人的風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