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運金
根據公募基金2022一季報的統計,納入范圍的14388只公募基金一季度虧損達到1.3295萬億元,創公募基金行業歷史上單季虧損新高。
公募基金經歷2019年、2020年、2021年三個年度的超額收益后,規模急劇增長,以規模為導向的公募基金抓住時機,通過塑造明星基金經理的方式,大量發行了爆款基金,如今惡果顯現,高位發行的基金讓基民虧損慘重,明星基金經理的凈值甚至出現了腰斬,比如明星基金經理蔡嵩松管理的諾安創新驅動最大回撤達56.26%,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創新基金回撤超過45%,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基金回撤超過42%。這些基金經理在較小規模時創造的輝煌業績,遠遠沒法彌補上規模后的虧損數額。從基民角度看,雖然這些基金的長期回報看起來還可以,但持有這些基金的基民整體都是虧損的,根本原因就是頂部加倉,一把虧光。
今年以來基金新發市場較為低迷。按成立日計算,今年頭兩個月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發行規模只有1148億份,較去年同期減少了83.73%。年初以來不少明星基金經理的新產品都遭遇窘境,且多只公募基金募集失敗。截至4月底,已有超過100只基金公告延長募集期或開放期。
不只是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也不香了。此前公奔私的和諧匯一資產林鵬曾單日募資破百億,如今承諾4000萬元認購其新產品的董承飛首日募集規模僅7億元,這與其在興全基金管理600億的規模相去甚遠。
當然基金發行遇冷,并不意味著投資機會變少。彼得·林奇曾分享過的一個“雞尾酒理論”:當平時不了解股票的人都開始投資,那么這時候市場可能就要到頂部了;反之,當人們寧愿談論別的事情也不愿意談論股票時,那么這時候市場應該已經見底。剛發行新產品的董承飛就認為當前的市場已經到了“擊球區”,投資的性價比實屬難得。
以低估值價值投資著稱的邱棟榮也發表了樂觀的觀點,他所管理的中庚價值領航混合、中庚價值品質混合兩只可投港股的基金今年收益均為正。他認為,A股現在是系統性機會,存在結構性風險,港股市場則是系統性、戰略性機會。因此此前嚴格限制申購的中庚價值領航混合恢復大額申購業務。此外年內業績領先的黃海管理的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混合、萬家新利混合、萬家精選混合等基金也于近期宣布恢復大額申購業務。
此外邱棟榮重點提示了五類投資機會:第一個是低估值的能源資源類公司;第二個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低估值成長股;第三個是A股里的低估值小盤股,包含小盤成長股以及小盤價值股,其中很多是制造業公司;第四個是傳統意義上的低估值公司,包括銀行地產,由于風險降低,估值便宜,所以從去年8月份以來,我們在銀行地產方面的配置是大幅加大;第五個就是港股中的系統性戰略性的一些投資機會。對于這些投資機會筆者基本認同,目前國內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中下游公司的基本面變差,但政策層面的持續發力是最大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