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江
“問題探索”是指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及要求,由教師創設問題情境,以問題的發現探索和問題的解決來激化學生的求知欲,用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在具體的過程中,教師要創設好情境,用以啟發和鼓勵學生自己發現井提出問題,經過信息的收集和思考,提出問題,發表見解,引發爭論,經過思考和實驗的驗證,把課堂教學設計為學生主動探索知識或方法的過程,以此來提高學生獲取信息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問題探索”的主要理論依據
1.創造性教育理論認為:創造是人的本質特征,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吉爾福特提出:“從已知的信息和回憶的信息中能生成新的信息。”這就是創造。創造性的教學和學習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2.雙主原理。現代理論認為:課堂教學是學為主體和教為主導的統一,要同時發揮雙方的積極性。學為主體是指教學要面向全體,而不是少數學生,教學活動應該讓學生積極參與,而不僅僅只是教師的活動,要著眼學生的未來。主導是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以教促學,以教助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綜合素質。
二、“問題探索”教學的特點
1.問題是教學的開端,問題的存在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這對教學的開展具有指向性。因此,教學開始應首先創設問題情景。促使學生頭腦中產生指向性的疑問。
2.問題是教學的主線,問題不僅是教化學生求知欲和探索欲的前提,而且是學生吸收知識,鍛煉思維能力的前提,問題應存在整個教學中,應使教學活動自始至終圍繞著問題的探索和解決展開。
3.問題是教學的歸宿,教學的最終結果不是應用所授知識消滅問題,而是在初步解決的基礎上,引人發現新的問題,把學生引上創造思維之路,從而培養其思維能力。
4.問題探索與培養思維能力有密切的關系。問題本身具有非常規性、開放性和應用性,這決定了問題具有探索性和創造性,可以用來訓練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運用“問題探索”教學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注意點
首先注意:認真構思,精心選題。運用“問題探索”進行思維能力培養的教學過程中,問題設計應成為教學的主線,教學活動自始至終均圍繞著問題展開,因此,問題的選擇和設計至關重要,它直接影響到思維能力培養的重點和質量。
其次,“問題”設計應具有以下特性:
1.典型性。抓住理解和應用知識的關鍵設置問題:如,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典型思路和方法,各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及易錯易混的問題,要涉及問題的實質,使學生理解能力得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保證所設置的問題有較高的認識水平,能激發其認識水平折向知識及問題的本質,為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提供機會。
2.啟發性。問題設計要引人入勝,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
3.針對性問題設置要緊扣主題,針對教學目標選擇能開發和啟迪學生思維的內容,設計成問題情景,同時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學生之間的探索和討論,讓其“跳一跳,夠得著”,使問題的設置具有實效。
4.開放性問題的開放性可通過“一題多解”達到“殊途同歸”的效果,“一題多問”以達到其開放性。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方法探索問題,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
5.有層次地逐步深入,讓學生理解和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
總之,教學過程應在原有問題的基礎上啟發或延展新問題,進而把問題探索引申到課外或后續知識的學習上,使學生在主動探索后達到思維多樣化的目的。其次,創設情景,引導發現問題以后,怎樣把問題呈現給學生?這就要求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情景,幫助學生發現和形成問題。教學中的問題情景創設,要生動直觀寓于啟發,利用多媒體手段使抽象問題具體化、深奧理論形象化、枯燥知識趣味化。這樣,我們的問題教學設計就落到了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