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劍揚 胡波波 樊巍 范安琪
印度總理莫迪16曰啟程對尼泊爾進行為期一天的“閃電訪問”,當天上午抵達佛陀釋迦牟尼的誕生地藍毗尼。其間,莫迪出席了當地為了紀念佛陀誕生舉行的系列慶祝活動,包括在摩耶夫人寺(傳說佛陀即在此地出生)進行參訪祈禱活動等。這是莫迪2014年就任總理以來第五次訪問尼泊爾,也是他首次到訪佛教圣地——藍毗尼。
出行線路特別設計
《今日印度》16日稱,莫迪在活動中表示,在當今全球嚴峻形勢之下,印度與尼泊爾之間不斷發展的強大友誼將造福全人類,“佛陀的虔誠精神將我們緊緊聯系在一起”,兩國關系“將像喜馬拉雅山一樣不可動搖”。他還強調說,“佛陀的出生之地所帶來的能量讓我感受到了與眾不同的力量”。
《印度時報》16日報道稱,莫迪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深化與尼泊爾的全方位關系,特別是“基于文明和人文交流的民間交往”。一些印度媒體對莫迪的此次出訪“寄予厚望”,稱藍毗尼之旅將印度的軟實力“重新帶回兩國關系的中心舞臺”。
事實上,莫迪在行前也提到,印度與尼泊爾之間人文領域互動構成了雙方緊密關系的“持久根基”,將通過此次訪問強化與尼泊爾“經過數個世紀培養的且彼此早已水乳交融的悠久聯系”。他還表示期待與尼泊爾總理德烏帕的會晤,承諾擴大兩國在水電基建、民生發展等領域的互聯互通建設。印度政府匿名消息人士還說,兩國領導人將在會面結束后,簽訂雙方在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六份合作諒解備忘錄。
新德里電視臺16曰報道稱,莫迪此行從印度北方邦的拘尸那揭羅出發,乘直升機前往藍毗尼。分析認為,莫迪的這一行程安排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眾所周知,拘尸那揭羅是佛陀的涅槃地,剛好與藍毗尼的佛陀誕生地相呼應,印方顯然是希望通過將兩大佛教圣地相連接的方式映射雙邊關系,以歷史與現實交匯的視角,向外界傳遞兩國人文交流的源遠流長,頗有“軟性外交” 的意味。
兩國關系處于“上升軌道”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1日至3日,德烏帕訪問了印建并拜會莫迪,與印度外長蘇杰生、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等舉行了會談。據印度媒體報道,莫迪在與德烏帕會談中討論了雙方在能源、交通等領域“開展互利合作的前所未有的機遇”,簽訂了兩國電力合作愿景聯合聲明,共同宣布印度援建尼泊爾的首條跨境客運鐵路建成通車。
可以說,德烏帕此前對印度的訪問是較有成效的。因為按慣例來講,莫迪一般不應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立即對尼泊爾進行回訪。對此,剛剛就任印度外交秘書的維奈?克瓦特拉在行前的媒體吹風會上并未直接回應,僅表示印度與尼泊爾領導人之間如此緊密的互訪節奏,反映了雙方高層交往之密切,也凸顯了兩國的互利伙伴關系正處于“上升軌道”。有印度媒體猜測,莫迪與德烏帕之間如此高頻率的互動;說明印度也許已經決定緩和與尼泊爾的關系,以對沖中國在尼泊爾不斷上升的影響力。
對于莫迪的這次到訪,尼泊爾媒體十分關注?!都拥聺M都郵報》16日評論稱:“新德里試圖推動近年來經歷了一些艱難時刻的尼印關素?!?/p>
專家稱,尼泊爾立場不會變
對于莫迪的第五次尼泊爾之行,復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張家棟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與莫迪此前四次出訪相比,此次出訪并無特殊之處,依舊延續莫迪將外交資源更多地傾向于周邊國家的所謂“鄰國優先”政策。張家棟認為,雖然此次莫迪出訪尼泊爾,雙方展現出加強合作的態勢,但這不會對中尼關系立刻產生明顯的不利影響,因為尼泊爾一直持有中立立場。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錢峰則認為,莫迪此次出訪大打“佛教牌”意在借普遍認為較為“親印”的德烏帕政府,進一步加強兩國之間的聯系。錢峰說:“佛教最著名的4個圣地,有3個都在印度,國際社會也普遍認為佛教起源于印度,印度希望通過塑造這種‘軟實力,引起尼泊爾在文化上的共鳴,平復尼泊爾民眾對印度的不滿情緒。”▲
環球時報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