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 義

日前在門診遇到一名男青年,身材健碩,扶拐而入。經過診查,原來是痛風發作。細問緣由,竟然是健身惹的禍。運動健身本是一項極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事情,為何會與痛風扯上關系?
首先要清楚的是,血中尿酸濃度升高,超過其在血液中的溶解飽和度,就會在關節內或周圍組織中析出,形成尿酸鹽結晶,這是引發痛風發作的基礎。就血尿酸水平和痛風而言,運動是把“雙刃劍”。一方面,適當運動可使人體內的代謝功能得到改善,可增加脂肪燃燒,減輕體重,降低血糖、血壓,間接影響血中尿酸的生成和排出,有益于血尿酸的下降。但另一方面,運動不當卻會使血尿酸升高,增加痛風發作的機會。
有研究表明,耐力運動員的血尿酸水平顯著低于缺乏運動者,而高強度運動后血尿酸水平會急劇上升,但相同運動量的低、中強度運動(有氧運動)并不升高血尿酸。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生成尿酸的原料增加。喜好健身的朋友都知道,體內能量供應來自一種叫作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物質,我們也常稱之為ATP。這是一種機體內含嘌呤的物質,在高強度或無氧運動時,能量需求巨大,肌肉內的ATP 會大量分解供能,同時產生大量的腺苷和次黃嘌呤,后兩者進一步代謝生成尿酸,從而導致血尿酸升高。
尿酸自尿液中排泄減少。我們體內2/3 的尿酸是從尿液中排出,而劇烈運動造成出汗增加,尿量減少,尿酸自尿液中的排泄也相應減少,導致尿酸在體內積聚。
乳酸增加影響尿酸的排泄。高強度運動或無氧運動后,肌肉組織內產生大量的乳酸,使局部pH 值下降,不利于尿酸的溶解,并促進尿酸鹽結晶的形成,從而影響尿酸的排泄。
痛風患者進行健身運動一定要結合自身條件和疾病狀態,適當合理地選擇運動方式,制定相應健身計劃。
不同疾病狀態的運動原則。在痛風發作的急性期,應適時休息,避免運動,及時就醫診治。急性期過后進入緩解間歇期,此時是運動健身的最好時機,但應避免高強度、高對抗性運動以及長時間的無氧運動。
而對于慢性痛風患者,由于血尿酸水平長期處于高位,且痛風性關節炎持續存在或頻繁發作,因此在運動強度和運動方式選擇上更要謹慎,應采用強度低、短時間、漸進式的運動模式。
痛風患者運動健身的優選方案。中等強度、規律且持續的有氧運動是痛風患者的最佳運動方式。痛風患者可選擇快步走、慢跑、游泳、跳繩、健美操、太極拳、非對抗性的球類運動等多種有氧運動方式。
痛風患者在運動健身中也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運動過程中或運動后應補充適量的水分;運動后切忌暴飲暴食,運動后不要馬上洗浴或喝冷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