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綾
上海三菱電梯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11
電梯屬于這個社會中一種新的交通工具,在建筑領域逐漸獲得廣泛地運用,電梯是一類垂直的運輸工具,這和其他交通工具具有明顯的差別,這種功能具備機電一體化的特征,運用現代技術使電梯的使用得到一定的發展,電梯安全形勢逐漸平穩,但在實際應用中安全問題始終存在,電梯事故也不斷發生,人們一定要引起注意。
現代社會城市化發展逐漸加快,在城市中存在很多高層建筑,電梯成為人們每天必然會乘坐的交通工具之一,因此,電梯質量和維護水平成為影響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因素[1]。電梯安全運行極端重要,做好電梯維保工作是關鍵。維保單位要切實負起維保責任,深度落實維護管理措施,提高維保工作質量,積極加強內部管理,強化維保人員責任心,切實履行好電梯維保義務。要大力提升維保人員專業技能,不斷加強對電梯維保人員的考核管理,定期開展專業化的學習培訓,做好維保人員之間的業務技能交流和提升工作。按照規定開展好電梯安全事故應急演練,增強應對能力,讓人們在遇到電梯事故時能冷靜對待,把電梯事故損失降到最低。
電梯拆除要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為方針。
操作者一定要掌握好這種電梯安拆計劃,掌握電梯的原理﹑結構,掌握電梯說明書,了解電梯裝拆工藝,嚴格根據安拆計劃進行操作。若是發現特殊狀況要及時向相關人員匯報,明確新計劃后,嚴格根據新計劃實施,不應獨自蠻干。
拆除電梯時,要將拆卸人員與設備安全和保護周圍設備的安全放在第一的位置,拆除者一定要全員持證上崗,走進施工場地要遵循相關安全規定,正確戴安全帽,登高操作的人員在一定的操作中要將安全帶系好,避免出現穿硬底鞋。場地中要設立安全警戒線同時委派專門人員看守,避免其他人員進入。施工現場電梯井內一般設有平網防護和硬防護,在拆除電梯井內防護時,因為硬防護上面會存在垃圾,若先拆除硬防護,垃圾會掉落到平網防護上面,很多工地為了圖省事,習慣先把平網防護拆掉,再去拆除硬防護,很容易造成該類事故發生,需要引起重視。在電梯拆除前,根據要求對設備進行檢查,對操作場地做好檢驗,對施工工具檢驗,看到問題立刻解決。
所有拆除者一定要服從場地拆卸指揮的指令,操作者要有明確分工,將責任落實到位,以更好地調節電梯拆除工作,若是發生特殊狀況,要聽取相關負責人的意見,避免擅自操作。
高處操作的人員要嚴格遵循技術規則,避免向下投擲工具﹑部件,工具與部件要放置好,針對扳手﹑撬棍等用具采用防墜措施,避免落物傷人。
拆除操作前要檢驗安全設備,要保證,安全維護設備齊全和可靠,安裝中要有安全防護工具。全部人員操作要運用的吊繩安全系數超過6倍,檢查合格之后才可以使用。
電梯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電梯的建造和安裝質量。所以加強電梯的安全管理就要把好電梯產品質量和安裝質量關,搞好驗收與接管。
3.1.1 電梯的驗收管理。電梯由施工單位安裝好后,要按國家規定的技術標準和質量標準進行驗收。驗收時,由施工單位向物業管理公司提交驗收資料,包括:電梯的出廠合格證﹑性能測試﹑運行記錄﹑安裝使用說明書等。還有電梯的原理圖﹑安裝圖等。物業管理公司的電梯管理員,應邀請市級以上勞動局的有關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檢驗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1.2 電梯設備接管。電梯設備經驗收合格后,劃歸物業管理公司管理,同時可投入使用。物業公司工程部的電梯管理員應建立電梯檔案并妥善保存。未經過驗收合格的電梯,物業公司絕對不能接管,應責令施工單位進行整修,限期再驗收。
為防止電梯因使用不當造成損壞或引起傷亡事故,必須加強電梯的使用安全管理。電梯使用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安全教育﹑司梯人員的操作安全管理﹑乘梯人員的安全管理﹑電梯困人救援的安全管理。
3.2.1 實施安全教育。由電梯管理員負責對電梯機房值班人員﹑電梯司梯人員和乘梯人員實施安全教育,使他們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熟知電梯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和乘梯安全規則。
3.2.2 電梯司梯人員操作安全管理。為了確保電梯的安全運行,司梯人員要經有關部門統一考試合格后才可上崗。物業管理公司工程部電梯管理員負責制定司梯人員的安全操作守則,并監督執行。守則內容是:保證電梯正常運行,提高服務質量,防止發生事故。
3.2.3 加強對乘梯人員的安全管理。制定電梯乘梯的警示牌,懸掛于乘客經過的顯眼的地方。告知乘梯人員安全使用電梯的常識。乘梯須知應做到言簡意賅。警示牌要顯而易見。
在使用電梯時,有關電梯管理單位對電梯安全問題認識不充分不重視,在電梯平時管理中沒有比較健全的電梯管理制度。這種外界因素導致電梯安全問題的出現[2]。如很多樓宇的電梯日常管理并沒有想象中的規范,一些拆遷安置房電梯責任人甚至不明確,出現電梯在運轉卻無人管理的狀態。如果電梯安全故障管理的責任能明晰并落實到位,電梯故障與安全隱患也會相應減少。
一般而言,各樓宇的電梯都歸物業管理,而部分物業公司易出現挪專款做它用而將電梯故障置之不理,這使維保費用未有效利用,電梯疏于管理。當然,部分用戶對電梯的不當使用,如運送超重量貨物等,也會影響電梯的安全性能。
電梯的安全運轉不僅有外界的因素影響,本身還有安全隱患,例如電梯門系統安全問題,門系統具有的結構特征是造成電梯安全隱患的主要因素,在電梯運轉中門開閉的頻率是最高的,所以這個系統有關的結構元件會存在老化的問題,進一步降低門系統的使用性能,提高了安全事故出現的概率[3]。電梯中門的問題是由于門鎖開關不能夠隨時接通造成的,部分維修者為了避免這種結構的故障率,把原鎖開關和一個永磁感應器并聯,讓感應器的部位與門的開閉方向平行,這樣做使正常關門的隔磁板就容易走進這個感應器中,由于其和原門互相結合的門鎖的電氣安全觸點無法再對層門的上鎖程度進行驗證,所以在鎖緊設備失去效果以后電梯依然能夠正常工作,這樣的狀況下會出現墜落或剪切的問題。
通常情況下,電梯不正確的使用往往表現在:強制扒門。有些乘客,在等候電梯的時候,用雙手或者其他物體,對電梯轎門進行扒撬,有的用力很大,在電梯運行期間會導致電梯突然停止運行,對電梯內的乘客造成突然下墜的感受,心理上造成一定的驚嚇,電梯停止運行,把人困在電梯內[5]。電梯運行中兒童在轎廂內蹦跳,或者用力扒轎門,也會使電梯突然停止,造成困人現象。運送超大超重貨物,在轎廂內的貨物放置不均勻,也會造成電梯損壞。
在對電梯設備進行檢驗時,要按照有關要求對電梯中每個元件做到嚴格檢驗,例如門系統﹑驅動主機﹑電氣設備等,不符合標準就無法投入運用,否則就會出現較大的安全隱患[6]。在采購電梯設備過程中最先要分析其安全性,此外,優化售后服務和以后的維護是電梯安全運行十分關鍵的組成部分,因此在購買電梯設備時要針對這幾個層面的因素展開綜合分析,比較電梯設備性能好壞,也要對電梯設備進行十分嚴格的管理,以保證人們的生命安全。電梯管理人員在乘用電梯時要逐漸提升安全意識,要求對電梯維修與應用中的每種制度進行了解,對電梯的安全運轉負責,電梯的運用單位要嚴格遵循各種制度,讓危害人們安全的故障出現概率明顯降低。按照有關安全監督條款中的規定,電梯使用部門一定要制定完善的電梯運轉管理制度,同時讓其可以在具體運用中逐漸落實,比如進行電梯維護和故障記錄等任務,做好電梯設備檔案的歸類和整理工作。運用這種策略可提高電梯運用單位的安全管理意識。
在電梯運轉系統中,門鎖屬于一種十分重要的裝備,其對電梯安全運轉和避免發生事故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7]。電梯門是由門鎖設備控制的,所以門鎖設備質量的好壞對安全問題具有較大的關聯。在設計電梯層門時應該加上電氣連鎖這個裝置,能夠對門的開關進行很好的控制。此外,要對電梯結構穩定性﹑電氣控制合理性進行檢測,也要對電梯安全開關操作可靠性加以重視,使電梯安全開關設計符合可靠性需求,不然在開關安裝不合理的狀況下存在安全開關無法起到保護作用的問題。電梯安裝者本身的技術素質﹑訓練情況和其對國家標準﹑規范的理解與電梯安裝質量和電梯安全技術性能有關。在進行電梯安全管理的時候要逐漸提升電梯維護者的技術水平,要持證上崗,隨時更新自身的知識和技能,了解各種電梯維護的原理和修理技能,認真學習我國和地方對電梯領域的規定和標準,很好地為電梯安全工作提供技術方面的保證。
在進行電梯質量檢驗中,要求檢驗的內容包括門系統﹑機房與懸掛設備﹑驅動主機﹑安全元件﹑電氣設備安全性等。技術人員要嚴格檢查每項內容是否滿足有關規定和標準,待全部內容符合要求以后才能夠使用。查驗電梯安裝單位在電梯機房﹑機房通道﹑井道等土建工程完成后,是否通過土建交接驗收。要求電梯安裝單位在施工前按規定與土建施工單位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明確各自安全責任,并對作業人員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安裝施工過程要嚴格遵守施工現場安全生產要求,落實現場安全防護措施,服從土建施工單位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管理。審查電梯隨附相關資料和技術文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安全技術規范要求,詳細核對準備安裝或正在安裝電梯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制造監督檢驗證明等文件是否真實﹑規范和齊全。
在對電梯進行安全監管中要對出現問題的因素和事故種類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加以監督和檢查,特別是在進行電梯安裝的時候更要注重安全層面的檢驗,這樣可以將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時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電梯在運用中出現安全事故。電梯安全管理者要提高警惕和責任意識,提升自己的專業監管能力,主動做好電梯有關的監督與檢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