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虹 蘭州煤礦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師
目前,現代化工業呈現出規模化、集約化的發展趨勢,工業企業的建設規模逐漸擴大,輕型門式剛架結構被廣泛應用到廠房建設中,充分體現出經濟性和環保性優勢。在門式剛架應用期間,應對現有鋼結構進行加固處理,采用門式剛架提升廠房荷載能力,使廠房改造效果更加顯著。
近年來,國內很多廠房都在進行結構改造,在先進生產工藝的支持下,門式剛架結構得到廣泛應用,可使現有鋼結構更加牢固。與加固前相比,廠房的荷載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大跨度門式剛架的經濟性較強,與鋼混結構相比,材料品質更有保障,設計結果與理論值更相近,設計誤差相對較小,可為施工管理提供諸多便利。此類剛架因跨度較大,在荷載作用相同的情況下,激勵變形與普通剛架結構相比較小,且間距相差較大。在跨梁布設期間,與常規鋼結構有所不同。以中小跨梁布置為例,通常為兩端連接中間;在大跨度剛架布置中,如果使用上述方式,則強度與牢固性均無法滿足要求,用鋼量也會增加。對此,大跨度跨梁中部利用變截面方式,擴大兩端支座與跨中截面,當彎度變化截面逐漸增加時,能夠節約更多鋼材,在滿足建筑跨度需求的前提下節約成本[1]。
2.1.1 剛架高度
剛架高度一般為4.5 ~9 m,根據實際需求可適當擴大;間距多取為6 m,根據荷載實際作用也可適當增加,但要控制在12 m 以內。如果剛架房屋長度較大,受溫度的影響需要設置溫度縫,通常跨度小于36 m,多設置雙柱;伸縮縫構造也可利用雙柱,山墻位置由抗風柱、鋼梁、檁條等構成墻架,或者也可直接利用門式剛架[2]。
2.1.2 剛架跨度
跨度指柱網軸線橫向兩個柱子間的距離,高度指橫梁柱子交點間的距離。在大跨度剛架工程開展中,跨度常常超過60 m。一般剛架跨度為9 ~36 m,當邊柱寬度不同時,外側應對齊。為使剛架結構更加穩固,可增加房屋支撐,將支撐距離調整到30 ~40 m。一些房屋高度有要求,可將柱間支撐分層設置,使房屋形成幾何固定體系,增加牢固性。對于輕型鋼結構廠房來說,梁柱間的支撐需要考慮建筑物的剪力承受能力,將受拉建筑結構長度和厚度按照特定比例計算,在設計初期一般會擴大柱間橫截面積。在倉儲房屋建造中,無需考慮整體承受壓力,多采用圓柱體梁柱,并安裝緊固裝置,集中控制縱向水平受力。
2.1.3 剛架選型
可選擇單跨雙坡門式、多跨雙坡、雙跨雙坡等形式,禁止全部門剛采用相同的設計方法,而是要按照現實需求而定,如廠房、倉庫等場所對房屋功能要求較為嚴格,在設計時應堅持功能至上,剩余要求在滿足功能的情況下開展。
剛架設計完畢后,還要考慮經濟性,減少鋼的用量,對各個構件進行整合,以免相互影響。在構件整合期間,設計變量和剛度矩陣均為單一線性關系。尺寸優化的重點在于敏度分析,即在構件形式固定的情況下,通過調整構件尺寸實現省鋼目標。在計算期間,根據有限元應力與位移情況進行敏感性分析,獲得最優構件尺寸,實現優化目標。截面采用最優化理論,以最少用鋼量為目標,以各種設計規范內的限制條件為約束條件,采用數學法求解,最終獲得理想的答案;也可以根據以往經驗對比多個可行的截面形式,選出最節省材料的一種。在實際設計中,材料類型優化十分關鍵,應在計算截面尺寸后進行調整,最終確定最小重量,達到省鋼的目的[3]。此外,還可通過定性分析的方式,先明確結構具備的功能,了解相關的生產工藝與所需空間,然后按照結構功能要求、客觀條件對所用材料進行優化處理,多采用方案對比、擇優選擇等方式實現。
(1)檀條布設。檀條設計經常受環境影響,在設計初期應考慮安全性和穩定性,要求設計者經過一系列推算對檀條截面面積進行合理設計。
(2)壓彎構件設計。以實腹式梁為例,構件強度與穩定性均要滿足要求,根據工程提出的荷載要求確定截面尺寸。在符合結構規定、局部穩定的情況下,適當選擇略大些的尺寸,但桿輪廓較薄,橫截面與截面軸線間的距離較遠,在同樣的橫截面下得到的旋轉半徑較大,有利于節約鋼資源。
(3)剛架柱與橫梁高度匹配。在結構設計中應嚴格遵循相關規定,使梁柱寬厚比小于最大值。在選擇鋼梁與柱截面時,可參考相似工程,不同類型梁體的適用跨度不同,實腹梁適用于跨度為1/30 ~1/45 的剛架,格構式梁適用于跨度為1/15 ~1/25 的剛架。
(4)剛架變截面優化。設計者一般根據經驗初步確定位置,但因該項指標受剛架用鋼量的影響,計算模型跨度較大。當剛架所受荷載只有恒載、活荷載兩部分時,變截面位置可為跨度的0.4 ~0.5,受風荷載的影響,無需改變變截面位置,但屋脊位置的變截面、梁截面相對較小。在高厚比、寬厚比符合規定的情況下,可利用薄板件;如果截面強度未達到要求,則可先稍微增加截面高度,當該項指標達到極限后,再適當增加翼緣板寬度。在該項指標達到限值后,便于增加翼緣板厚度[4]。
該結構主要由型材、螺栓、鋼板、鋼絲繩等構成,根據各部分的單元特性與受載特點,在有限元計算中,利用梁單元進行有限元建模。梁柱結構具有承受扭轉、壓縮、拉伸等作用,且自重較大,利用BEAM188 單元離散。該單元在Timoshenko 梁分析理論基礎上創建,各個節點都有6 ~7 個自由度,不但可描述梁的關鍵特征,還增加了橫截面定義功能。在剪切變形的作用下,單元插值函數內的撓度、截面轉動均可相互獨立。鋼絲繩在運行中單純承受拉力作用,利用LINK 單元進行離散處理。該單元具有雙線性剛度矩陣特點,為了達到與真實鋼絲繩相同的制約效果,可單獨設置受拉選項,在單元受壓時剛度消失,每個鋼纜都采用單獨的單元進行模擬。結合電動葫蘆的運行特點,可將該模型簡化成一個節點,利用MASS21單元進行離散,并計算重力加速度,由此產生慣性載荷。有限元建模中的單元選型如表1 所示[5]。
表1 單元選型方案
采用PKSTS 軟件中的處理模塊進行建模,在建模前針對幾何模型進行簡化處理。在確保分析精度不變的情況下,為了減少求解計算量簡化模型,使總體結構、焊接位置、不同功能端板得到有效處理。建模過程中,將PK 管、PK 板簡化為線和面,使其成為模型內的關鍵元素,整體結構有限元模型如圖1 所示。因有限元分析依靠節點傳遞載荷,如果只有一個連接點,則力會集中作用于該點,與實際情況不符。為了模擬真實受力情況,創建線和面間的連接點,使載荷經過截面邊界作用到端板上,由此得到更符合實際的有限元模型。
圖1 整體結構有限元模型
運行過程中,電動葫蘆主要從事兩種運動,即提升重物、橫縱向移動重物。因運行速度較慢,在分析期間,假設載荷處于勻速行走或者靜止狀態。在這一假設下,對最大工作載荷、電動葫蘆、門架重量對門架結構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在有限元分析中,位移單位為m,應力單位為Pa,輸出應力為Von Mises,位移等值線圖中展現的位移為總移動量。電動葫蘆處于門架不同位置時,有限元分析結果不同。跨中位置時,門架應力和橫梁撓度值最高,即12.78×10—3m,固定鋼絲繩方管端部位移值6.39×10—3m,橫梁跨度設為16.5 m,撓度和跨度的最大比值為0.775/1 000。在應力計算方面,根據分析結果可知,橫梁和立柱銜接位置的應力值最高,即44.7×106Pa,位于橫梁和立柱銜接的端板位置。對于常規螺栓來說,頂部螺栓的拉力最大,受彎矩影響,頂部螺栓拉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M代表端板位置彎矩值,m代表螺栓列數,y1代表螺栓和中性軸間的距離,y2代表橫梁和立柱間的距離。根據相關規定,鋼結構節點連接應利用高強度螺栓來維持穩定。在無蓋的跨度下,桿件內部與所受動力荷載相對較大,利用摩擦型高強度螺栓來連接各個節點即可。
以某擴建改造廠房工程為例,利用輕鋼結構進行設計。將廠房分成兩部分,一是有夾層,二是單層廠房。廠房面積為6 500 m2,由17 榀跨門式剛架構成。每兩榀剛架的間距為5 ~11 m,廠房檐高為7 m,屋頂標高為8.5 m,屋面活荷載0.5 kN/m2,恒荷載0.4 kN/m2。按照上述數據進行施工,需要合理選擇剛架結構形式,對柱腳節點、梁柱連接節點進行設計。
在選擇結構形式時,需要對用鋼梁進行估算和對比。根據以往設計經驗,單層廠房跨度低于30 m 的情況下,承重結構用鋼量在10 ~30 kg/m2。為了降低用鋼量,提高經濟性,應從截面、荷載、跨度3 方面進行優化設計。
(1)截面。根據工字型截面受力特征,盡可能高而薄,由此減少用鋼量;按照內力分布情況,采用腹板高度變化的楔形截面,并調整梁柱翼緣的寬度或厚度。
(2)荷載。因門式剛架的重量較輕,抗震作用難以發揮,但對豎向荷載、風荷載的敏感性較強。在設計期間,應逐一計算豎向荷載,特別是起吊鋼梁上荷載較大的作用點,體型系數應按照規范分區取值,不能統一計算,確保荷載設計合理,減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費。
(3)跨度。該項目跨度超過30 m,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增設搖擺柱,兩端鉸接的搖擺柱按軸心受壓構件進行設計。
在設計該項目的柱腳節點時,節點形式應與計算簡圖相適應。因該項目中的鉸接柱腳截面與荷載均較小,只采用一對錨栓的鉸接柱腳即可。鋼接柱腳可利用帶加勁肋型,因柱腳錨栓不可用于傳遞柱腳底部水平剪力,該水平反力由底板和混凝土基礎頂面的摩擦力承受。在水平剪力超過摩擦力的情況下,可設置抗剪鍵。因門式剛架結構的重量較輕,水平剪力相對較高,應在邊柱的柱腳位置安裝抗剪鍵,以滿足設計要求。
在梁柱連接節點中,門式剛架斜梁和柱體的連接點內力較大,屬于門式剛架關鍵節點之一,通過端板將其連接起來。在端板連接中,通過端部焊接端板和其他構件端板相連,此種方式不但經濟性強,且與普通節點相比,還可減少材料與緊固件的應用,安裝簡便。端板連接作為抗彎連接的一種,由高強度螺栓承受剪力、軸向力,節點板壓力分布由連接材料、荷載承受力決定。因施工單位將地面經過的電纜變成縱向剛架穿過,使本段恒荷載量增加,有兩榀剛架應力超出界定值,需要進行加固處理。結合已知數據,采用粘鋼板加固技術先對表面油漆進行酸洗處理,再用砂紙打磨,直到金屬面露出來,最后上膠進行鋼板粘結。
在現代化工業發展中,門式剛架作為新型結構形式得到廣泛應用。此類剛架結構可支持大面積空間,可滿足大型廠房的建筑需求,但因網架結構設計較為煩瑣,施工周期較長,需要設計者對門式剛架的結構特點、設計內容與方法進行重點分析,并利用PKSTS 軟件進行有限元分析。在門式剛架節點優化中,應做好主體設計、構件整合、壓彎構件設計等工作,使剛架柱與橫梁高度匹配,并重視剛架變截面優化,使關鍵節點設計滿足要求,在實際項目中切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