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國網九江供電公司 閔智旋
2021年以來,九江公司堅守為民初心,認真貫徹落實省公司優化電力營商環境各項決策部署,大力推進“陽光業擴”服務模式。在用電報裝服務質效上持續做加法,聚焦推動政企協同共建共享,促進辦電便利化、透明化,精準制定16項優化電力營商環境改革任務舉措,提升企業群眾的用電獲得感。

“3月1日打了客服電話,當天供電公司就和我聯系來現場勘察,教我在手機App上申請1天后就能送電,真快!”九江市國特和通智慧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學民愉快說道。
在施工現場,國網濂溪區供電公司姑塘供電所所長姜楠介紹,“了解到這戶小微企業申請用電需求容量,我們在為其進行現場勘查時發現,由于供電電源點距離較遠,在鋪設電纜時需要穿過小區綠化帶,于是我們立馬對接小區物業,預計3月2日就可以為客戶送電,整個接電過程只需要一天時間。”
服務好!政策好!張學民道出的是眾多小微企業業主受益后的共同心聲。“從辦電到通電,一通電話、一個證件,急客戶之所急,想客戶之所想,真正讓我省時、省錢,給供電人員點贊。”江西能斯特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田東民在通電時用他真摯的語言表達感謝。
據了解,位于共青城市高新產業園內的江西能斯特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1月5日從外地搬遷入駐至共青城工業園區,是一家主營電子材料加工的制造企業。該企業負責人田東民憂慮說道:“公司為實現無縫連接廠房搬遷,按節點需要于1月10日前通電,這樣才能確保裝修及設備調試正常運轉,如果接電耽誤時間,必定會影響整個環節,最終造成生產空檔期,甚至會導致客戶的流失。”
在接到用戶報裝申請后,共青公司青年創業園供電所立即上門服務。了解該企業報裝容量為160千伏安,正好符合《九江市獲得電力攻堅行動方案》中實施企業電力低壓接入容量擴大至160千伏安的政策。該供電所立即組織工作人員精簡了辦電流程,并加快用戶從電源T接點到電表出線的接電速度,順利在1月8日上午10時完成該企業用戶接電需求。從報裝用電到最終通電相比于架設專用變壓器為企業節省了大概11萬余元用電成本,真正實現了零投入用電,快速通電入戶,解決了用戶的實際需求。
為深化低壓“三零”服務,特別是支持小微企業發展,九江公司在原有低壓“三零”服務政策的基礎上,在全省率先且唯一實行將低壓接入容量標準由原來的城區100千伏安、農村50千伏安的上限調整全部為160千伏安政策。2021年全年新增小微企業“三零”服務149戶,低壓“三零”服務節省用戶辦電成本達0.75億元。同時加強重大用電項目協調督辦,加快配套電網工程建設進度,開展業擴全流程稽查通報。
“供電企業能夠提前掌握項目的用電需求,做到用電需求早知道、早辦理、早通電。”這些便民舉措均得益于政企業協同后的改革政策和大數據賦能。
為暢通重大項目報裝用電通道,九江公司與市發改委多方協調,在全省率先貫通了發改委“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住建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平臺,九江公司成為全省首個實現“省、市、縣”數據共享的公司。在項目信息上提前獲取,主動對接報裝用電服務需求,客戶辦電“一窗受理、一網通辦”。推動“不動產登記+電表過戶”線上一鏈辦理,2021年以來公司累計服務客戶1621戶,切實做到政企高效流轉,客戶省心更舒心。
“我們現在的高壓業擴服務就是和時間賽跑,項目為王,電量為王,自從打通了政企數據平臺,信息早知道,服務早到位”,這是九江經開區供電中心客戶經理涂文俊的心里話。
位于九江汽車工業園區內的江西通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新注冊的光伏組件制造廠商,成立于2021年底,投產后可實現年產3000噸光伏晶硅廢料再生利用產能規模。2021年12月16日,九江經開區供電中心通過政企數據平臺捕捉到客戶一期工程需要報裝22600千伏安兩回專線供電后,該中心超前收集報裝資料,提前編制供電方案,考慮到距離最近的110千伏安旭陽變電站已無備用間隔,就組織專屬柔性團隊掛圖作戰,提前謀劃配套電網工程建設時序安排,“勘查、設計、物資采購、柜體安裝、保護校驗、傳動聯調、安裝計量”一站式服務無縫協同作業,超前1個月完成站內II段母線6個間隔擴建,27天完成送電。同時還主動服務客戶內部受電工程建設,竭力讓客戶辦電舒心。
報裝高效流轉,更離不開政策支持。2022年年初,九江公司聯合政府建立了九江市電力運行工作聯動機制,成立電力運行工作專班。加大推進電力綜合管廊建設共享、實行“低風險管線工程建設項目免審批、并聯審批”制等制度保障,瞄準電力工程破路痛點、難點,進一步優化行政審批,壓縮環節及時長,以“報裝快、施工快、驗收快、接電快”的業擴新模式搶占市場。
“通過‘能效賬單’模塊,可以看到目前工廠里的6臺變壓器都處在輕載的狀態,可以考慮調整變壓器用電量和電容。”1月28日,國網柴桑區供電公司城東供電所客戶經理張興橋上門向華林特鋼集團企業用電負責人吳先生介紹“能效賬單”服務時說道。
“能效賬單”是“網上國網”App里的電能能效查詢小工具,將供電服務與客戶用能場景充分結合,通過可視化的方式呈現電量電費、容量分析、負載分析等關鍵數據,讓客戶對能效使用情況一目了然,從而及時調整生產方案和設備改造計劃,降低非必要電費支出。
2021年初,九江市柴桑區華林特鋼集團由最初4臺變壓器增加至6臺變壓器,變壓器總容量達10000千伏安,每月基本電費達26萬元。在國網柴桑區供電公司工作人員推廣“能效賬單”后,該企業用電負責人決定報停一臺5000千伏安的變壓器。通過“網上國網”App,張興橋為該企業提交了暫停變壓器的申請手續,在上門仔細核實信息后,當天即幫助企業完成了報停手續。“足不出戶辦理完所有的流程,報停變壓器的富余容量后,我們這個月用電成本節約了13萬余元呢!真是太感謝了!”2月17日,吳先生上門向張興橋表示感謝,并對“能效賬單”贊不絕口。
“你們的服務真好,我在“網上國網”App填了用電申請,馬上就上門服務了,以前都要去營業廳,花大半天的時間。”3月1日,家住姑塘鎮濱湖社區的曹女士發現家中電表發生故障需要更換,因腿腳不便,就按小區電管家微信群內指導手冊操作,在App上提出申請,當天姑塘供電所就上門更換了新電表。同樣家住威家鎮威家村的姜先生最近因出租店面用電負荷增加,需加裝電表箱,在“網上國網”App提出申請后,該所第一時間安排上門服務,不到1小時就完成了安裝,跑起了便利客戶新速度。
近年來,九江供電公司不斷深化深化“互聯網+”服務,依托互聯網打造“一站式”供電服務,竭力實現“我跑您不跑”。大力推廣“網上國網”“贛服通”“國網江西電力”線上服務渠道,累計推廣“網上國網”注冊用戶70.2萬戶,線上辦電率達90%以上,高壓辦電e助手應用率98%以上,高壓用戶“能效賬單”覆蓋率95%以上。同時大力開展“百所千員進萬家”活動,網格化臺區經理等服務人員定制“私人名片”,借助QQ群、微信群,收集客戶用電訴求信息,線上開展辦電預約式服務。
為民服務無止境。在惠企便民的道路上,九江公司將認真落實省公司各項決策部署,積極踐行“三大責任”,不斷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前瞻性和系統性,努力以“更省心、更舒心、更安心”的服務,交出讓群眾更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