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廣泛出版各類刊物,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宣傳,啟發工人階級政治覺悟,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組織基礎、干部基礎,是共產主義者的重要輿論陣地,是時代的喉舌,梳理回顧各類刊物基本情況,把握其特點,對于做好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提供寶貴經驗借鑒和啟示。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宣傳思想工作;刊物
自1920年8月,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先后在上海、北京、廣州、武漢、濟南、長沙、日本、法國等地創建,以“筆”為“槍”,出版發行進步刊物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擴大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影響力,培養了大批堅定的共產主義者,為在全國建立統一的共產黨奠定了基礎。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面臨諸多新情況、新問題,回望黨的早期組織刊物發行史,能夠給予我們寶貴經驗和啟示。
一、共產黨早期組織主要刊物的基本情況
上海共產黨主要刊物情況。1920年8月,上海共產黨成立,并把《新青年》改為自己的機關刊物,從第8卷1期起,開辟了《俄羅斯研究》專欄,全面介紹十月革命后俄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情況。1920年11月7日,上海共產黨出版了半公開的《共產黨》月刊,第一次在中國大地上樹起了共產主義大旗。1920年8月出版了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全譯本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經典著作。還爭取了《民國日報》的副刊《覺悟》,作為重要的宣傳陣地。1920年8月15日,創辦了工人刊物《勞動界》,深入淺出的介紹了勞動創造世界和資本家剝削工人的道理。共產黨北京支部主要刊物情況。1920年11月7日,共產黨北京支部創辦了《勞動音》周刊,還創辦了通俗的工人讀物《工人周刊》,此刊在北方各地被譽為“勞動者的喉舌”,“北方勞動界的言論機關”,銷量高達2萬余份,大大激勵了工人們的階級覺悟和斗爭精神。武漢共產黨支部主要刊物情況。武漢共產黨支部沒有專門創辦自己的刊物,而是傾其主要力量,輔助武漢進步刊物《武漢星期評論》,這個刊物積極支持工人、學生、婦女的解放運動,揭露和鞭撻反對軍閥的統治,有力的推動了武漢地區的革命斗爭。廣州共產黨主要刊物情況。廣州共產黨建立后就把《廣東群報》作為自己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機關報,馬克思列寧的傳記和俄國共產黨歷史都曾在該報上連續登載,使其成為廣東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一個重要陣地。1921年1月,陳獨秀到廣州后,又把《新青年》雜志社由上海遷到廣州。 1921年2月13日,上海共產黨的成員沈玄廬到廣州主編《勞動與婦女》刊物,這是全國少有的一份婦女雜志,這個刊物對廣大勞動群眾和被壓迫婦女在宣傳教育方面起了積極的作用。湖南共產主義小組主要刊物情況。1920年11月,毛澤東與何叔衡、彭璜、易禮容、賀民范、陳子博等6人秘密創建長沙共產黨早期組織,小組在宣傳馬克思主義方面,不再自辦刊物,而是利用公開合法刊物。湖南《通俗報》連續刊載毛澤東等人撰寫的農村調查文章。毛澤東與何叔衡、彭璜、易禮容一起創辦的“文化書社”,到了1921年3月底,已成立平江、瀏西、武岡、寶慶、衡陽、寧鄉、溆浦等七個分社,長沙設“販賣部”七處。濟南共產主義小組主要刊物情況。1920年11月,王志堅、吳建隼、王盡美等11人發出籌建“勵新學會”,創辦《勵新》半月刊。王盡美在 《大東報》副刊上創辦《濟南勞動周刊》,1922年7月更名為《山東勞動周刊》,是山東第一份工人報刊,在濟南、淄博等地工人中產生了廣泛影響,對山東工人運動的發展起到了很大推動作用。
共產黨早期組織在刊物發行上,主要目的是: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宣傳,啟發民眾思想覺悟;為建立共產黨進行思想準備、組織準備;發動廣大工人階級,推動工人運動。主要特點有:辦刊宗旨明確、充滿斗爭精神、結合實際緊密、語言通俗易懂等,對于共產主義者的思想理論武裝和工人運動的開展,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對于做好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的幾點啟示
我黨早期組織出版物,對于做好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有如下啟示:
(一)高舉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占領輿論主陣地。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期”,百年奮斗,總結了許多歷史經驗,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的政黨,馬克思主義是黨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思想應是全社會的主流思想。然而,歷史虛無主義錯誤思潮暗流涌動。20世紀20年代初,社會動蕩、軍閥混戰,思想多元,早期馬克思主義者通過與基爾特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第二國際修正主義等思潮的論戰,劃清了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的界限,科學社會主義同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流派的界限,推動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而今,面對錯誤思潮。一是要敢于亮劍,與錯誤思潮斗爭到底。面對意識形態領域斗爭,不僅主流媒體要撥亂反正,也要善于引導新興自媒體參與其中,在疫情期間,在主流媒體和自媒體的共同努力下,揭穿了“美式民主”“美式謊言”真相。二是要善于斗爭,講究斗爭方法和藝術。毛主席談戰略戰術,講“你的你打,我打我的”,宣傳戰線的斗爭,也要采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堅持主動出擊,既正面斗爭,也側面迂回,創新方式方法。三是要加強青年思想塑造,培養“播火者”。“青年強,則國強”,千千萬萬的有志青年就是在李大釗、陳獨秀等人的影響下,認識、接受、信仰了馬克思主義,成為了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革命時期需要“播火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更需要“播火者”。
(二)以國情民意為基礎,回應回答時代叩問。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在于創造性,在于與時俱進的時代品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解決時代問題的良方。一是以問題為導向。馬克思主義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宣傳思想工作要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對策建議。實事求是回應時代叩問,找到解決的方案,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二是以基本原理為支撐。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來看待問題,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對癥下藥。歸根到底就是要樹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三是要堅持人民立場。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奮斗的目標,這是共產黨的的誓言,也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出發點。解決時代的問題,首先就要先搞清楚為什么人的問題,馬克思主義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主義,追求的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解放,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堅持人民的立場。
(三)把握宣傳對象特點,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宣傳思想工作做的是人的工作,就要用人民聽得懂的語言,講明道理。一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道理。不追求篇章的辭藻精美,抑或長篇大論,對于每個群體的宣傳都應因地制宜、因人而異,不能將學術界刊登的文章直接用來給普通群眾上課,也不能將在學校用的課程,直接搬到工廠。講真話、講貼心話、講聽得懂的話,是宣傳的準則。二是用活新媒體勇創新。當下,大量新媒體平臺的爆紅,如抖音、快手、B站等,短平快的咨詢,得到廣大群眾的青睞,咨詢的傳播速度、廣度都是傳統傳播方式遙不可及的。主流思想要與時俱進,用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思想。三是走進群眾做工作。毛澤東深入湖南農民協會做調研,俞秀松到上海厚生鐵廠做工,在農民、工人的身邊宣傳先進思想,打通思想引導的最后一公里。新時代做宣傳思想工作,不應在臺上侃侃而談,要走到群眾身邊,做到心里,這樣的宣傳思想工作才能恰到好處。四是順應時代變化,推陳出新。堅持文化自信,用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去宣傳群眾、發動群眾,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人民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交織融合,才形成了現在的中國,就是要用中國人的語言,講好當代的故事,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
(作者簡介:徐先平,國防大學政治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