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光陰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趲少年。”從年少時走出象牙塔投筆從戎,到響應號召投身地方建設,成長路上的我始終相信只要心中有信仰,踔厲奮發、篤行不怠,青春就會綻放出多彩光芒。
信仰是航海征途的燈塔。1935年,方志敏同志在獄中用熾熱的情感寫下《可愛的中國》,描繪了中國革命的光明前景和革命后祖國未來的美好幸福景象。歲月已遠,仍風雷激蕩,一百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為贏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前赴后繼、夙興夜寐,在犧牲奉獻中創造了今天的盛世愿景。
愿以吾輩之青春,守護這盛世之中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青年一代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要心懷“國之大者”,拿出青年人的“精氣神”,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了解人民群眾的訴求,切切實實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用勤勞智慧的雙手澆灌事業之花。
我們青年一代當堅定紅色信仰,為偉大夢想去奔走、去吶喊,為偉大事業去攻堅、去擔當,做有靈魂、有理想、有擔當的時代青年,以堅定的事業心、高度的責任感,把紅色信仰書寫在奮斗的人生軌跡上,把初心寫在華夏大地上,以思想自覺引領行動自覺,做黨和人民最忠誠的戰士,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勇做新時代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奮斗是對青春最深情的告白。在廣袤田野里青春是綠色的麥浪,在蜿蜒大江中青春是奔騰的浪花,在巍峨高山上青春是不朽的豐碑。“北斗三號”主力團隊平均年齡只有31歲,“天宮一號”研制團隊平均年齡30歲,疫情防控中以“90后”“00后”為代表的年輕人白衣執甲、沖鋒在前……
我們青年一代當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勇敢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中增強服務本領,在實踐中錘煉過硬本領,在平凡崗位上奮勇拼搏,鍛造敢闖敢干的韌勁,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用奮斗書寫中國青年的精彩篇章。
(作者單位/射洪市委組織部)(責編/范吳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