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0年到2013年,14年間,每年12月,他都在為諾貝爾晚宴的花藝設計而忙碌著。他的花藝作品不僅具有濃郁的北歐自然主義風情,更是一種藝術與文化的演繹。他就是瑞典花藝大師貢納爾·卡伊。當我走進他位于斯德哥爾摩市中心的頂層公寓時,便深深地被他那些花花草草以及充滿生命靈性與能量的布置打動了。
這間公寓是兩層loft結構,室內的建筑格局并不規整,甚至可以說很奇怪,但經過卡伊先生的布置,顯得格外清新敞亮,從任何角度看,都充滿美感。
四白落地的墻壁配著淺色的木地板,墻上布滿各種各樣的藝術品畫作。橄欖綠的絨面沙發、暗紅色傳統紋樣的地毯和幾把各不相同的木椅、單人沙發、一張寫滿歲月痕跡的舊木桌圍成一個沙發區,旁邊是小巧的壁爐和高高低低的書架。可以感覺到卡伊先生對色彩具有強大的掌控力,那么多繽紛而溫暖的顏色混合在一起,雜而不亂,層次豐富而充滿魅力。


在我來到瑞典之前,對瑞典家居有一種刻板印象,覺得雜志、網絡上那些毫無雜物、干凈透明而單純冷漠的黑白灰空間風格即北歐風格。但當走入一個又一個瑞典家庭后,發現那種“極簡風”并沒有呈現真實而全面的北歐風格。
卡伊先生的家里到處都是他從四處收集來的寶貝:1831年的碗柜、墻上奔跑著的人像裝置、窗臺上各不相同的花器、插著蠟燭的各式燭臺、很多很多蜂蜜色的老式古董家具、手繪的植物畫,等等。在這里,你可以看到一個豐富有趣的靈魂和一個會呼吸、有記憶的家。它從來不是樣板間的復刻品,而是于偶然之間、時光之中,慢慢生長出來的……
令我們驚喜的是,在卡伊先生那張舊舊的白色長木桌上,是他特地為歡迎我們而做的餐桌布置——青花龍紋圖案的餐盤本身就是來自中國的老瓷器,雪白的餐巾布被折成書頁形狀。桌子中間的桌旗吸引了我們的目光,乍一看以為是一卷金黃色團花圖案錦緞,仔細看居然是一卷《孫子兵法》的竹簡!卡伊先生說這是旅行時從中國古董攤子上淘來的收獲,他還配上了來自他家鄉瑞典中部達拉納的達拉小木馬,既周到又友好的待客之道,讓我們初次相見就有了一種親切又溫暖的感受。


但最引起眾人好奇的,還是那幾支插著紅色六出百合的細長玻璃試管——這么細,怎么能站得穩呢?
還得大師出來揭秘。原來這些玻璃花瓶的底部都貼了一小塊磁鐵,而桌布底下墊著一塊長條薄鐵板,小花瓶就是這樣被牢牢吸住的。大家恍然大悟,兩眼放光地詢問哪里可以買到。“這可買不到。”卡伊先生傲嬌地回答,“這是我為諾貝爾晚宴專門設計定做的專利產品,晚宴之后自己留了一些。”
于是話題自然回到了諾貝爾晚宴上。2012年的諾貝爾晚宴餐桌,便是用無數這樣的“試管”花器做的設計。紫色、粉色、白色的銀蓮花插在花器中,遠遠看過去,像田野中自然生長出來的鮮花在風中搖曳,簡約而令人印象深刻。
而另一次讓卡伊先生頗為自得的設計是2005年的那場現在看來也依然很出位的鮮花裝置藝術表演。
在那一年的晚宴上,鮮花并沒有依循傳統,在客人入場前便安置妥當。客人入座時覺得很奇怪,空空的白色長桌上一朵花都沒有,難道是因為預算緊縮了嗎?而驚喜瞬間是在熱菜上桌之前,一群花團錦簇的合唱團男女演員伴著音樂魚貫入場。百合、玫瑰、石竹、蒼蘭……鮮花被他們捧在手里,戴在學士帽頂部,安置在領結等部位,像一群花之精靈翩然而至。轉眼間,花兒們找到自己的位置,唱歌的人翩然離場,晚宴餐桌變了另一副模樣,賓客們合上震驚的嘴,贊嘆著這個被鮮花注入生機的藍色大廳。
除了諾貝爾晚宴,卡伊先生作為花藝師,有著非常活躍的職業生涯。各種主題展覽、鮮花課堂、工作坊把他帶到世界各地。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正是由他負責瑞典國家館的仲夏節花藝布置展示。2017年12月,他應置愛團隊之邀,首次在中國舉辦大師工坊課堂,為中國學員們準備了兩天精彩的花藝課程。
在置愛的大師工坊上,卡伊先生動情地說:“真實生命的短暫、脆弱、瘋狂、衰敗、綻放、野性,是那些假花和塑料花所不能理解的。”
他著迷于植物生命律動與循環的動態。在其2015年出版的《鮮花盛開的房間》一書中,卡伊先生談到了鮮花植物所蘊含的生命的意味,“一個擺放著植物的房間,哪怕空無一人,依然是有生命的”。這也讓我再一次想起他的家,他在斯德哥爾摩的公寓里另一個讓人驚艷的角落——
在公寓一處三角形屋頂的天窗下,卡伊先生為白色的墻壁貼上了綠葉與小鳥圖案的壁紙,在狹窄的空間里,安放了半張小圓桌,兩把瑞典家居品牌瑞之錫(Svenskt Tenn)的藤椅,周圍環繞著高低錯落的綠色盆栽植物,營造了一個美妙的花園一角。這也讓我想起瑞之錫的靈魂人物,設計大師約瑟夫·弗蘭克所創造的“偶然主義”。他的核心思想是:家具的陳設不必刻板,亦不用追求完美。信手拈來的“偶然”之美往往格外打動人心。就像眼前這兩把藤椅偶遇半個茶幾的美好,植物、家具,空間與裝飾之間,不經意,不刻意,才有靈性,才有生命一般蓬勃的能量。
(責編:栗月靜)
如果說北歐式家居裝飾有什么套路的話,那一定是“白墻+畫作+原木色+綠植”。是的,這種簡潔裝修、認真裝飾的態度,正是北歐的風格之一,而綠植在其中起到的裝飾作用和對人心情的調劑作用,也非比尋常。
在瑞典家庭中,室內植物隨處可見。無論是小盆栽的花朵植物,還是巨型植物,或是瓶裝的插花和水培植物,都被精巧設計并擺放著。無論是花盆還是造型,看似隨意,其實都用心設計過。
一點精致的綠色,既是生動的藝術品,同時也讓人仿佛回到大自然中呼吸新鮮空氣。看到生機勃勃的植物,即便憂郁的心情也會被適當緩解。

作者:曾焱冰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未讀·生活家
出版時間:2022年1月
頁數:260頁
定價:7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