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貴 牟洪民 劉本祥
(萬州區水產研究所 重慶萬州 404020)
近年來,由于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自然資源急劇下降,人工養殖成活率低、餌料魚成本高,致使鱖魚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我所利用現有的養殖車間設施設備,從廣東引進鱖魚魚苗進行全人工配合飼料養殖技術探索,獲得較大成功,解決了山區建池成本高、餌料魚成本高的難題,同時滿足了市場需求,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鱖魚養殖池是我所現有的養殖車間內循環養殖池,規格為長8.4m×寬4.8m×高2.4m(灌水后水深2m),每2口養殖池中間建規格為長8.4m×寬2m×高3m的過濾排污池(過濾池裝有起過濾作用的波紋板,起增氧、推水作用的微孔管,起導流作用的導流板及集污井)。2口養殖池為1組,在打氣泵、微孔管和導流板的作用下,推動水體,形成內循環微流。在鱖魚苗放養前15天將養殖池和過濾池(包括過濾設備)清洗干凈,晾干后灌水,打開打氣泵,讓池水循環起來,讓波紋板表面生長生物膜。在鱖魚苗放養前3天養殖池、過濾池全池潑灑氯制劑,對養殖池、過濾池和過濾設備進行殺菌消毒。在魚苗放養前1天,將池水放干,重新加灌新水,等待放養鱖魚苗。
試驗用的10000尾鱖魚苗是2020年12月5日從廣東購買的轉食完全、體質健壯的翹嘴鱖(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規格8~10cm,用14m的活魚車運輸,運抵養殖場后用3%的食鹽水浸泡5分鐘,再按尾數平均放入準備好的 1、2、3、4養殖池。
(1)水質 養殖用水是引自龍寶河河溝水,經室外過濾池過濾后再灌入養殖池。養殖過程中保持水質清新,透明度控制在40cm以上。每天定時排污1次,水溫在25℃及以上時,每周換水1/2,水溫在25℃以下時,15天換水1/2(具體換水時間和換水量根據具體水質情況而定)。
(2)投飼 ①飼料選擇。選購廣東海水魚人工配合緩沉飼料,該飼料成形好,營養全面,在微流水中漂移緩沉就像游動的活魚餌,引誘鱖魚攝食,達到仿生態效果。②投飼方法。根據搶食魚數量和搶食速度來確定每次投飼量和頻率,每次所投飼料量以10秒鐘左右搶食完為準,搶食完即進行下次投喂。每天投飼次數受水質、氣候、水溫、魚體規格影響,根據具體情況而定。③投餌率。投餌率受水質、氣候、水溫影響,魚種規格不同,投餌率也不同,以不浪費為原則,如果搶食魚群散去2/3,即停止投餌。④飼料粒徑。隨著鱖魚的生長,適時調整適口的飼料粒徑。
(3)規格篩選、分池、轉池 隨著鱖魚的不斷生長,會逐漸出現個體差異和密度過大。個體差異較大,就會出現大魚吃小魚,從而影響成活率,這時就要篩分規格,不同的規格分池養殖;密度過大,造成養殖池負荷過大,易缺氧,魚體攝食不均,這時就需要分池到一個合理的密度進行養殖。由于設備有限,排污不能達到百分之百,鱖魚在原養殖池養殖時間過長,會造成水質變壞,影響鱖魚的生長,這時就需要轉池養殖。水溫在25℃以上時,每個月轉池1次,水溫在25℃以下時,每2個月轉池次,具體轉池時間根據具體水質而定。
遵循預防為主的原則。飼料在通風、干燥處存放,以防變質;每隔15天全池潑灑氯制劑,對水體和魚體殺菌消毒;每15天投喂多維拌配合飼料2天;篩選規格、分池、轉池等動作要輕,盡量做到帶水操作,避免魚體受傷致病。通過上述措施,在鱖魚整個養殖過程中未發生魚病。
我所于2020年12月5日購回鱖魚苗進行養殖,于2021年9月20開始售魚,到2021年12月5日,達到銷售規格的鱖魚全部售完,進行盤存統計,得到的結果見表1、表2。

表1 鱖魚養殖結果表

表2 鱖魚養殖利潤表
鱖魚養殖飼料選用廣東海水魚飼料,價格為18元/kg。鱖魚售價平均為72元/kg。根據市場情況,庫存魚按72元/kg計算。試驗用池3組,面積共300m,因此單位面積利潤為0.038萬元/m。
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我所進行的鱖魚車間全人工配合飼料養殖試驗是成功的,這種模式是值得推廣的(特別是在山區)。
3.1 鱖魚養殖過程中,魚病防治一定要注重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預防措施包括飼料品質的保證、池水定期用氯制劑殺菌消毒、定期添加多維的投喂、篩選規格及清轉池操作要輕以避免魚體受傷(鱖魚背鰭呈針狀)等。
3.2 在養殖過程中,根據個體差異,要及時篩選規格,分池養殖,否則就會出現大魚吃小魚的情況,降低成活率。
3.3 在車間養殖鱖魚,人工投餌是魚體獲取餌料的唯一途徑,所以在不浪費的原則下,要把飼料投足,否則魚體長期處于饑餓情況下,會相互攻擊,造成受傷致死,降低成活率。
3.4 投餌時,工作人員一定要有耐心和責任心,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每次投食量、投食頻率和投餌率(一次投料過少,大部分魚長時間搶食不到餌料就會散去;如一次投料過多,還沒被魚搶食完就沉入池底,造成飼料浪費和破壞水質)。
3.5 通過該養殖模式探索,車間全人工配合飼料養殖鱖魚適合建池成本高、餌料魚成本高的山區推廣,既能創造良好的經濟價值,又滿足了市場需求,豐富了人們的菜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