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
(廣州市第九十七中學 廣東廣州 510000)
“十四五”期間,全面推進融合教育,始終把堅持立德樹人作為融合教育的根本任務[1]。在一體化融合教育體系下,探索建立既面向全體學生,又適合學生個別差異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結合的現代課程、教學模式及高質量育人體系,促進每一個學生綻放生命精彩[2]。由于自閉癥學生的身心障礙特征,他們對體育課程不容易適應,對體育學習難以產生興趣。自閉癥學生表現出各種問題行為,如隨意離開課堂、不聽指令、刻板行為、理解能力有限、課堂參與度低、人際交往存在較大困難[3]。該研究擬探討同伴支持干預對自閉癥學生適應初中體育課堂的影響,幫助自閉癥學生更好地融入普校體育課堂,提高體育學習質量,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為針對自閉癥學生開展同伴支持干預研究與實踐干預提供一定的參考。
XW(化名),12 歲,為某校初一3 班學生。出生時醫院檢測無異樣,5歲發現非常好動,聽不懂指令,眼睛少與人對視;6歲去醫院做評估,被診斷為中度自閉癥。一直在定點機構進行訓練,內容包括感統訓練、語言康復等。XW身體發育正常,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發展較好,在家能做家務,如洗米、剝菜。在學校,課間喝水、上廁所等個人自理表現正常;主動與人溝通、交流意愿低,表達能力弱;情緒平和;重復固執動作,如喜歡經常撿地上的物品,聞手上的味道;能做簡單的加減法,對文化課知識理解困難;對畫畫感興趣;肢體動作協調。現家長陪讀。
該文采用單一被試研究法設計,探討同伴支持對自閉癥學生適應初中體育課堂的影響效果。
1.2.1 自變量
該文中的自變量為同伴支持的6 種教學策略:語言提示、動作提示、語言+動作提示、視覺提示、增強物強化、訂立契約。
1.2.2 因變量
主要包括遵守課堂紀律、聽從指令、與同學互動等情況及次數的變化。
1.2.3 研究時間及內容
從2020 年9 月至2021 年1 月,研究者與特殊學校教師參考《體育教學課程標準》《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編寫自閉癥學生個別化體育教學計劃,由研究者上課,一周3次課,每節課40min。
1.2.4 研究工具
為了客觀地了解XW 體育課堂適應的情況,采用《自閉癥學生體育課堂觀察表》進行記錄,統計XW 在目標領域發生的次數。
1.2.5 研究程序
基線期,為期2 周,從2020 年9 月1 日到2020 年9月14日,體育教師利用健康教育課讓普通學生了解自閉癥及其表現,創設平等交往的環境,消除普通學生對XW 的偏見,敞開心扉接納XW。通過與家長、班主任交流,得知XW的基本情況:興趣愛好、生活習慣、社交能力、語言能力等。每周二、周五,一名特教教師運用觀察表,記錄同伴支持干預前XW 聽從指令、課堂參與、與同學交往等表現,這個階段不會采取任何的干預措施,數據穩定之后,即可進入干預期。
介入期,為期3個月,從2020年9月15日至2020年12月31日,根據體育課堂出勤率高、體育成績靠前、溝通能力好、語言能力強、責任感強、擔任同伴支持角色意愿強、家長支持參與度高等方面,確定了6 名同伴。干預前期,同伴會相對固定,干預后期,隨著XW 能力發展,同伴需輪換。在體育課堂中,運用同伴支持對XW 進行干預,特教教師用《自閉癥學生體育課堂觀察表》追蹤記錄XW遵守課堂紀律、聽從指令、參與活動、與同學互動、專注力等情況及信息,結合同伴支持反饋的情況,支持策略做調整;保持與陪讀家長的溝通,了解XW的變化。
維持期,為期2 周,從2021 年1 月4 日至2021 年1月15日,撤走同伴支持干預后,特教教師繼續用《自閉癥學生體育課堂觀察表》記錄XW體育課堂的表現,及時匯總數據,了解XW在干預結束后的發展情況。
1.2.6 信效度分析
(1)信度分析
研究者為主要評分者,另一位評分者是一名特殊教育教師,對2名評分者的記錄評分進行檢驗,評分者一致性百分比在90%以上,具有較高信度。
(2)社會效度分析
運用自編的《自閉癥學生體育課堂適應訪談提綱》,并與陪讀家長進行訪談,了解XW 在體育課堂實施同伴支持干預后的變化,形成該研究的社會效度。
2.1.1 遵守課堂紀律
課堂紀律是保證教學正常開展的基石,對自閉癥學生影響深遠[4]。在基線期,XW遵守課堂紀律的均數1.25 次,此階段,觀察到XW 對體育課堂要求的理解有很大的難度,基本不能遵守課堂規則。例如,上課經常在外圍走動。圖1所示,這一時段內XW遵守課堂紀律頻率變化趨于穩定狀態,進入介入期,隨著干預實施,XW遵守紀律次數有所增加,XW遵守課堂紀律均數為5.14 次,次數提升至2~7 次之間。觀察發現,教師要求集合隊伍上課“動作迅速”,同伴采用語言提示,呼喊“5-4-3-2-1”提醒他抓緊時間,或動作提示牽著他排隊。經過一段時間后,聽到教師吹哨集合,他也會跟著小跑過來。說明同伴支持干預后,其在遵守課堂紀律次數方面明顯進步。維持期,撤除同伴支持干預后,XW遵守課堂紀律均數為3.4次,處于高于基線期,低于介入期的水平。觀察發現,在沒有同伴支持情況下,XW處于穩定狀態,漸漸地養成較好的行為規范。說明同伴支持干預對XW遵守課堂紀律效果有明顯改善。

圖1 XW遵守課堂紀律次數統計圖
2.1.2 聽從指令
能聽從指令是自閉癥學生融入課堂的關鍵所在[5]。在基線期,XW聽從指令的均數為2次,此階段,觀察到XW 對教師指令沒有反應或者做出錯誤的動作。圖2所示,這一時段內XW聽從指令頻率變化趨于穩定狀態,進入介入期,隨著干預實施,XW聽從指令有所改善,XW 聽從指令均數為5.33 次,次數提升至3~7次之間。觀察發現,在游戲“運球接力”游戲中,同伴對XW進行1對1輔導,XW聽到同伴說完“接球”指令后,他接過球繼續參加活動,堅持完成游戲后,同伴獎勵XW 小紅花貼紙,強化動機。這說明同伴支持干預后,XW聽從指令較基線期明顯進步。維持期,撤除同伴支持干預后,XW 聽從指令均數為4.4 次,處于高于基線期,低于介入期的水平,觀察發現,體育課堂熱身、運球接力游戲等活動,在沒有同伴支持情況下,XW 聽從指令較好保持了下來,處于穩定的狀態,說明同伴支持干預對XW聽從指令效果有明顯改善。

圖2 XW聽從指令次數統計圖
2.1.3 與同學互動
良好的社會互動促進自閉癥學生社會交往行為的發展[6]。在基線期,XW 與同學互動均數為2.25 次,此階段,觀察到XW同伴跟他打招呼,XW通常保持沉默,基本不與同學互動。圖3所示,這一時段內XW與同學互動頻率變化趨于穩定狀態,進入介入期,隨著干預實施,XW 與同學互動次數有所增加,XW 同學互動均數為7.81次,次數提升3~11次。觀察發現,XW在籃球運球時,同伴為他鼓勁;輪到下位同學,他有時也會在一旁加油,但持續時間短。從陪讀家長的訪談中得知:“XW 上體育課較以前積極多了,他覺得可以跟朋友一起玩耍。”這說明同伴支持后,XW 與同學互動較基線期有明顯進步。維持期,撤除同伴支持干預后,XW 與同學互動均數為5.6次,在高于基線期,低于介入期的水平。觀察發現,XW與同學交流,在不提示下,有時會主動看著別人眼睛或露出微笑,雖然短暫,但處于穩定發展的狀態,說明同伴支持干預對XW 與同學互動效果有明顯改善。

圖3 XW與同學互動次數統計圖
XW 的媽媽一直在學校陪讀,實驗結束后,對家長進行訪談得知:同伴支持干預,符合XW 的身心需求。在學校XW平日很少說話,也不愿意與同學溝通交流,他內向自卑,沒有自信。自從體育課堂實施了同伴支持干預后,同伴積極帶領XW 參與體育學習,當XW 無法做出動作時,小伙伴就一遍又一遍地耐心示范講解,久而久之,XW感受到同伴的關心,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同伴支持干預,提升了XW體育課堂適應能力,在遵守課堂紀律、聽從指令等方面都有很大進步,減少了問題行為發生[7.8]。
在體育課堂中通過同伴的支持,自閉癥學生在遵守課堂紀律方面有了明顯成效、聽從指令次數明顯增多、注意力集中時間明顯增加、參與活動次數明顯增多、與同學互動次數明顯增多。
同伴支持干預具有較好效果,陪讀家長認為:同伴支持干預,符合自閉癥學生身心需求;同伴支持干預,提升了自閉癥學生融入體育課堂的適應能力。
同伴支持干預只是對自閉癥學生綜合干預的其中一項輔助手段,應結合自閉學生的需求,綜合考慮運用多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