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 花 ,孫向賓 ,吳樹森 ,李 冰 ,關鳳岐
(1.漠河市氣象局,黑龍江 漠河 165300;2.呼中區氣象局,黑龍江 呼中 165036;3.塔河縣氣象局,黑龍江 塔河 165200)
暴雪是冬季常見的一種災害性天氣,但大興安嶺地區春季也經常有暴雪天氣過程[1]。受大氣環流和地形地貌的影響,2021 年3 月28-29 日,入春后的大興安嶺再次出現暴雪天氣過程,由于降雪強度大、影響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為歷史罕見,造成了城鎮道路、高速公路嚴重受阻,機場關閉。強降雪同時伴有大風和強降溫,給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2]。本文著重對3 月末這次強降雪進行分析,為今后提升高寒地區暴雪預報預測水平提供重要依據。
受蒙古氣旋云系和冷空氣活動影響,大興安嶺從28 日05 時開始出現降水,由于氣溫降至0-(-1)℃,降水相態為雨夾雪,午后由于氣溫下降,降水相態由雨夾雪轉為雪,28 日夜間雪勢較強,多地出現大-暴雪,29 日白天系統減弱,降雪持續至下午基本結束。根據3 月28 日08 時-29 日08 時降水統計:北極村為17.4 mm,漠河為15.5 mm,呼中為10.7 mm,加格達奇為12.2 mm,達到暴雪量級,呼瑪、新林、塔河達到小到中雪。溫度方面,28 日最低氣溫漠河為-0.6℃,呼中為-1.5 ℃,加格達奇為1.2 ℃;29 日最低氣溫漠河為-1.1 ℃,呼中為0.1 ℃,加格達奇為0.2 ℃,溫度條件對降雪的形成極為有利。
3 月份,東亞槽較偏弱,亞洲中高緯環流平直(圖1),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勢力較弱,導致3 月全國范圍內均出現氣溫異常,平均氣溫較同期偏高2.5 ℃,其中內蒙古中東部、黑龍江西部較常年氣溫偏高4-6℃,加速積雪融化。3 月下旬東半球極渦減弱消失,貝加爾湖脊有所加強,同時東亞槽較中旬有所加強,經向度加大,冷空氣活動較中旬有所加強[3]。

圖1 2021 年3 月下旬歐亞500 hPa 平均位勢高度場
3 月下旬,歐亞大陸500 hPa 為“兩槽一脊”型,東槽位于貝加爾湖附近,為北南跨度較大的豎型大槽,西槽位于烏拉爾山以東,兩槽之間為一寬廣的蒙古高原弱脊,這與旬初的環流形勢有明顯調整[4]。3 月27 日,黑龍江省處于槽前的西風帶。從溫度形勢分析,溫度線略落后等高線,大興安嶺位于溫度脊的-26-(-24) ℃之間,此時是較為有利的升溫過程。27 日夜間,蒙古高壓加強東移,東大槽被切斷成上下兩槽,上北槽位于黑龍江西北部,下槽北起內蒙古滿洲里,南至北京(圖2),在上下兩槽之間形成一個低渦,低渦中心閉合線為528 dagpm。風向也與氣壓場相配合發生改變,槽前東南風,槽后為西北風,利于水汽輸送,此時-28 ℃等溫線已經移到漠河,這說明冷空氣在低槽的引導下正在侵入,有利于降水的產生。28日夜間-29 日白天,較強冷空氣橫掃黑龍江,29 日夜間冷渦東移,降水結束。

圖2 2021 年3 月27 日08 時500 hPa 高空圖
從3 月27 日20 時亞歐地面形勢圖來看,在蒙古國東部有一深厚低壓系統,低壓中心為990 hPa,并形成鋒面系統,緊隨其后為蒙古高壓,其中心值為1020 hPa,在蒙古高壓上方又有一強大的低壓系統,并有降雪產生,而大興安嶺北部為多云天氣。27 日從夜間開始,鋒面系統逐漸東移,北部低壓系統內出現2 個低壓中心,并呈下壓趨勢,蒙古高壓勢力減弱南縮,為大興安嶺持續降雪提供了有利條件。從云圖可見,28-29 日內蒙古東部、大興安嶺西部保持充足的水汽,28 日20 時地面圖上,低壓中心上部出現中雪,說明冷空氣勢力較強,29 日08 時降雪仍在持續,直至午后結束。
從水汽條件來看,3 月28 日08 時850 hPa 的2 g/(s·hPa·cm)高水汽舌從日本海經黑龍江省西部一直伸展到大興安嶺地區,最大值達8 g/(s·hPa·cm),此后,高水汽舌輸送通道東移,至20 時從日本海經黑龍江省東部至大興安嶺維持高水汽通道,大興安嶺水汽通量長時間高于2 g/(s·hPa·cm),為暴雪天氣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條件。而到了29 日08 時以后高于2 g/(s·hPa·cm)水汽區移出大興安嶺,大興安嶺水汽通量低于2 g/(s·hPa·cm),輸送減弱,降雪逐漸停止。
從動力條件來看,3 月28 日08 時從吉林至黑龍江省西部、內蒙古東部850 hPa 表現為一致的上升運動,且>10 Pa/s,大興安嶺大部上升速度>20 Pa/s,尤其是大興安嶺西部>30 Pa/s。隨著降雪持續,強上升運動區東移,20 時黑龍江省均處于-10 Pa/s 區域,而大興安嶺上升運動分布與08 時基本一致,而到了29日08 時大興安嶺上升運動較28 日20 時明顯減弱,僅在大興安嶺南部處于10-20 Pa/s。
從熱力條件來看,3 月28 日08 時從日本海經黑龍江省西部到大興安嶺為高能舌,大興安嶺大部假相當位溫高于16 ℃。同高水汽通量、強上升速度區一樣,高能舌也隨著時間推移向東移動,28 日20 時高能舌經黑龍江省中部到達大興安嶺,大興安嶺大部仍高于16 ℃。29 日08 時以后大興安嶺熱力條件逐漸轉差,大興安嶺從北向南假相當位溫逐漸減小至16 ℃。
可見,正是由于水汽通量>4 g/(s·hPa·cm) 輸送帶、上升運動>20 Pa/s 區及假相當位溫高于16 ℃能量輸送帶的長時間維持,才使得大興安嶺降雪得以持續,累積雪量大,達到暴雪強度。
大興安嶺暴雪事件主要發生在冬季,但在秋季、春季發生強降雪的概率也很高,甚至會出現暴雪[6],從ECMWF 極端天氣指數預報圖可見,3 月28 日08時-29 日08 時大興安嶺為異常降水區域覆蓋,極端降水概率超過了80.0 %分位。
為準確預報這場春季暴雪天氣,各臺站采取多種降水模式進行綜合分析,通過GRAPES、ECMWF、BEIJING 和SHAHGHAJ 等四種降水模式對比,降水時段、降水區域及穩定性預報基本一致。中央氣象臺3 月28 日08 時24 h 降水預報明確了強降水區域和降水相態。針對此次強降雪過程,大興安嶺相關臺站提前發布了大-暴雪預報,漠河、呼中提前發布了暴雪藍色預警,加格達奇提前發布了暴雪黃色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