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亮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鮪發發。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這是《詩經·碩人》中的篇章,講的是齊莊公的女兒、衛莊公的夫人莊姜出嫁的場景。當年,他們走過的黃河,是那樣的豐茂、靈動。
尤其值得注意的,詩中描述的這段黃河,是北流的。
而今,千載以下,九曲黃河唯一的北流段,就在李現修家鄉河南省長垣市苗寨鎮附近。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滔滔汩汩的黃河,就像那無聲無息的時光。然而這河水,帶給李現修等灘里人的,不是歌謠,更多的是凄愴和悲傷。
多年以后,當功成名就的李現修回到家鄉,還會經常到黃河邊走走看看,面對那奔涌的黃河,他心中就會生出一種說不上來的感慨。
他,是土生土長的黃河灘的孩子;他,是這大河的兒女,是吸吮著這黃河的乳汁長大的。這河水,有他童年的快樂;這河水,更有他難忘的記憶。
黃河,見證他苦楚的過往
李現修的老家在長垣市苗寨鎮東榆林村,往東三五里就是黃河,夜里就能聽到黃河的濤聲,黃河卷起的漫天風沙,常常拍打得家里的破窗刷刷作響。
聽家中老人說過,為了一家人的活路,爺爺外出跑到一河之隔的山東逃荒要飯,幾個月過去了,音信全無,結果那一年冬天山東大雪,后有鄉人回來說好像看到了爺爺的尸體。家人趕過去尋找,可由于雪太大,尸體怎么也找不到,只好抓把黃土帶回家鄉,簡易埋葬。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倔強而懂事的李現修就暗暗下了決心,要走出這黃河灘,要靠自己的一雙手,讓家人吃飽飯,過上好日子。
從此,他愈加刻苦學習,成績越來越好,他渴望著用自己的努力,走出黃河灘,改變家庭的命運。可是,貧瘠的黃河灘的孩子,要想出來,談何容易?
為改變貧困,解決家人的溫飽問題,16歲的李現修輟學外出打工,開始了少年歷經風雨只為饑飽的艱苦生涯。
顛簸的路途上,這個土生土長的黃河灘的孩子,睜大了眼睛,看著外面從未見過的世界。
他腦海中,仍然回蕩著母親的淚水、父親的嘆息。
這個時候,正值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改革開放的春潮正起,而在瘠薄的黃河灘,由于環境太過惡劣,一部分莊稼漢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已經悄悄外出打工,掙錢養家。因他們對時代之潮有著更為敏銳的覺醒,在改革開放的第一縷春風來臨時,他們就有著更興奮更強烈的反應。
就在別處農村還一片沉寂、農民還一片懵懂時,他們已經歡欣鼓舞,像撒歡的鳥兒、風中的旗兒,不再偷偷摸摸,越發激越,沐著時代的春風,踏上了闖蕩天涯的浩浩征程。
李現修所在的苗寨鎮,這時已經有一部分農民開始外出刷漆,搞防腐業務。再大的綠色也是從新芽開始。這部分人,他們自己也不能預料,他們看來是養家糊口的被動謀生之舉,正在創造著歷史,書寫著一個浩大時代的到來。防腐,就起源于這個僻遠的蒲地一角、黃河灘區,刷出了中國防腐產業,張揚了勞動人民的技能。
年輕的李現修,就是這支最早的隊伍中的一員。
黃河,印證他創業的輝煌
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日難。家里再苦,可是相對于出門在外,仍然是輕松的。好在李現修抱定了志向,不怕苦,不怕累,再苦再難,他都咬牙忍受。
黃河給了他磨難,可黃河也賦予了他堅韌的基因。
起初,李現修是跟了別的防腐工隊施工。他認真學習,研究油漆配比和施工工藝,經過他的認真鉆研,很快掌握了技術,成為行家里手。
一個偶然的機會,18歲的他獨自承攬了中蘇合資企業“黑龍江石油化工廠”設備管道防腐保溫工程,組建了自己的防腐隊伍,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隨后,他不斷學習、不斷進取。1984年承包工程施工期間,他參加化工部化工防腐蝕理論培訓班學習,迅速成長為業界知名的防腐專家,攻克了一系列重大難題。特別是在黑龍江化工試驗廠承包的催化裝置區設備管網大修施工中,為避免電火花引起事故,他與蘇聯專家溝通并得到同意,采用插扣、掛扣、咬扣、無釘扣式的防護式鐵皮保溫工藝,保證了安全,節約了工時。1987年,在遼寧凌源鋼鐵公司對5萬立方濕式煤氣柜防腐采用不停產作業,對氣柜外壁采用封閉式噴砂除銹涂刷防腐,讓居民區不停氣正常生活,周邊無污染,受到了遼寧省科技委員會的表彰。1993年,南陽油田小口徑?25注水管內壁防腐,他采用了自己改造的噴涂機,對?25的小口徑管道進行噴砂處理涂漆防腐工藝,得到了中原油田總部的贊揚。2000年,中石化南陽二機裝備集團與國外簽訂的大型海洋井架、鉆機車輛,由于防腐技術差,貨物在海上運輸期間就脫落漆膜,致使中方賠付重大經濟賠償。他承包后采用鋼鐵基面熱噴涂工藝,表面鍍鋅、鋁的技術工藝并保證10年無質量問題,受到了印度和德國專家的好評與認可。
2005年,山東省路橋總公司與美國簽訂鋼結構橋梁交接頭墊防腐,原來為冷鍍鋅防腐,結果使用期短,李現修采用了金屬熱噴涂工藝和噴鍍耐蝕合金工藝。經專家論證,使用壽命長達25~35年,得到了用戶的贊美。至今,美國部分橋梁接墊的防腐材料還是由四海公司和山東路橋公司承包施工。近幾年來,李現修帶領四海公司大力開展技術創新,參與了中國工業設備管道防腐技術標準、中國工業設備管道保溫絕熱技術標準、中國裝配式建筑鋼構防腐技術標準和鋼結構防火技術標準等多項國標的制定。同時獲得了油漆自動噴色器、油漆調色夾缸設備、油漆攪拌調和機等7項國家專利。2010年,與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共同研發的世界一流的太空耐蝕涂料,填補了世界航空耐腐蝕材料的空白。
……
一項項成績,見證著李現修的成長,他就像一只大鵬,在防腐蝕施工的天地里展翅翱翔。
在鉆研業務的同時,為提高管理水平,李現修參加了清華大學企業管理國際化總裁CEO班,學習企業管理;制定了公司“五強五取”學習計劃,打造出一支朝氣蓬勃的管理隊伍。40年來,公司每年勞務輸出農民工約2萬余人,施工產值近5億元,無不良記錄發生,帶動了家鄉經濟發展和農民工增收。2013年,公司被國家標準化委員會選定為《中國鋼結構防腐蝕驗收標準》制定單位;2018年,被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納入制定單位;被中國防腐蝕協會評為“全國防腐蝕二十強企業”“十大誠信單位”;2019年,被中國防腐蝕學會評為“全國防腐先進企業”,被河南省評為“先進示范企業”“先進防腐企業”等,成為中國防腐業界一面獵獵招展的大旗。
李現修本人也被第三屆中國國際防腐蝕控制大會組委會授予“全國優秀防腐蝕企業家”和“對防腐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個人”獎;被評為2012年度“中國經濟優秀人物”、2021年度“長垣工匠”,當選長垣市第十四屆人大代表,十二屆、十三屆黨代表,長垣市第四、五、六屆政協委員,全國防腐蝕技術標準委員會委員、中國工業防腐蝕技術協會副會長、河南省腐蝕與防護協會副會長。
榮譽加身,光環奪目,李現修站在了人生的制高點。
機遇只垂青有準備的頭腦。世上哪有什么幸運兒?李現修燦爛的人生之花背后,是他執著和勤奮的汗水澆灌。
黃河,賦予他熾熱的情懷
作為一個農家的孩子,憑著勤奮和堅毅,李現修的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功,按理說,他應該滿足了。可是,沒有人知道,他內心的遺憾。
這個看上去陽剛果決的人,其實有著詩意和感性的一面,他愛詩,也一直堅持寫詩。他多次不無遺憾地說,如果當初能繼續求學,他應該會成為一個詩人。因為,他有著濃郁的詩情,有著充溢的才氣,有著無盡的情思。這些年,弄潮商海之余,他筆耕不輟,自2004年至今,每天堅持創作一首詩歌。出版了《黃河之聲》《商海弄潮趣事》《談天論地三百首詩詞》《海闊千詩任君游》等著作。這些作品,是他人生的感悟,是他感情的積累,是他情思的釋放。他也因此當選為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長垣市作協支部書記、長垣市詩詞楹聯協會名譽會長等職務,是人盡皆知的儒商。
他結合創業征程,創作了“四海之歌”:四海業務遍天下,優質工程譽天涯。馳名華夏江南北,堪稱亞洲第一家。重質守信是宗旨,達標價廉更守法。不搞虛偽騙客戶,全憑真誠求發達。科學技術是根本,務實創新多開發。四海集團多創新,世界無銹虹彩霞。
早年的貧窮生活和坎坷的人生經歷,鑄就了李現修一顆赤誠的愛心,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這顆愛心也煥發出奪目的光彩。包村幫扶、捐資助學、扶貧助殘等社會公益活動上常留下他的身影,他也因此得到了自己應得的榮譽。早在1989年,他就被長垣縣委、縣政府評為“長垣縣十大優秀青年人才”;1990年,被長垣縣委、縣政府授予“造福后代”的匾額。
黃河,給予他果敢的基因
李現修的剛毅是出了名的,他講過這樣一件事:在一次酒會上,有一個大型企業老板對他說:“李總,你只要喝了這杯酒,項目就是你的。”李現修說:“對不起,我身體不舒服,不能喝酒。”
“不喝就不給你。”
“不給就不給。”李現修呼地站起來,“這是我的名片,以后多聯系。”說完,轉身就走了。
防腐,改變了李現修和家人的命運;防腐,也成就了他事業的輝煌。在李現修心里,他把防腐看得如同生命,容不得任何人對防腐的褻瀆。但是,相較于防腐,他更看重的是人格和尊嚴。一個男子漢,不能沒有骨氣。
在20世紀80年代,李現修就潛心研究防腐文化和防腐史,有時寧肯舍棄重大項目,也要搜集一些關于防腐的資料。如關于防腐的歷史文獻、機具等。他還潛心研究防腐歷史,發現長垣防腐源于20世紀50年代,整整把長垣防腐歷史提前了20年。這一發現在2019年10月有20多個國家參加的國際防腐論壇上,受到了高度贊揚與認可,震動了防腐學界,使長垣中國防腐之鄉的地位更加牢不可撼。
在幾十年的防腐生涯中,他看到:幾千年來,從中國古代的大漆防腐,到如今的現代化工業防腐,在中國防腐歷史上,留下了許多文化遺存,傳誦著許多故事歌謠,誕生了許多世界紀錄,涌現了許多精英人物……他認為,將這些遺存保護起來、記錄下來、展示出來、傳承起來,是當代防腐人義不容辭的職責。別的企業家僅僅將防腐行業當成一項工程來做,而他要當作一項文化來傳承、來發揚光大,他決心要傾自己一己之力,建設一座全景式展現中國防腐歷史的博物館,通過豐富的實物資料和翔實的文字資料,讓更多的人認識防腐、走近防腐、感受防腐,以教育后代,啟迪未來。
這一想法,首先得到了長垣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得到了中國防腐界專家學者的認可,得到了國家行業主管領導的好評。
在長垣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中國防腐博物館于2015年11月申報立項,2018年3月17日參加全市的重點項目開工儀式,8月7日正式開工建設,長垣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及市政府20多個局委的主要領導出席了奠基儀式。儀式上,李現修代表四海集團介紹了博物館的相關情況;隨后,各位領導又為博物館主樓工程進行了培土奠基。中國防腐與防護學會、中國工業防腐蝕協會、中鐵寶橋集團、中石化集團、中航集團、中國大唐集團、河南省住建廳等單位發來賀電。目前,由李現修個人投資1億多元的中國防腐博物館已建好,室內正在布展。為博物館內即將展出而征集的3000余件防腐蝕歷史資料、古老機具和設備已初步梳理歸類完畢,博物館開館迎賓之際將呈現在世人面前。
中國防腐博物館見證了我國防腐行業的發展足跡與艱辛歷程,將防腐人不畏艱險、勇于開拓的奮斗精神載入史冊,為弘揚、傳承中國防腐文化樹立了豐碑,對展示防腐之都形象、提升防腐之都品位、擴大中國防腐產業影響將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它的建設不僅填補了世界與中國防腐行業的一項空白,也實現了李現修立足家鄉,造福社會,打造中國防腐文化,讓世界永不生銹的宏偉夢想。
路漫漫其修遠兮,這個黃河之子,正帶領四海集團,為“世界無銹虹彩霞”的夢想努力著、奮斗著;這個黃河之子和他創辦的中國防腐博物館,必將載入長垣和防腐文化的史冊!
責任編輯/董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