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鋒,符毅
(1.中交浚浦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1601;2.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上海 200002)
塔式起重機屬于特種設備,作為房建領域的主要生產機械,也是項目安全管控的重點和難點。對新成立的房建總承包單位或施工單位,受管理體系不健全、管理能力不足、社會資源不匹配等因素制約,在安全管控方面與成熟企業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系統辨識危險源,探索適用的優化管控模式和精準施策,有助于降低安全管理風險,保障公司安全健康發展。
當前,塔式起重機仍是房建施工現場的主要危險源和管控重難點。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塔式起重機安全事故數量為100起,是近10年事故數量的峰值,事故導致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同樣居高不下。隨著住建部門對塔式起重機安全管控日趨標準規范,現場管理人員安全管理意識有所提升,再加上受疫情對項目開工生產的影響,2018~2020年,塔式起重機安全事故數量呈現下降趨勢,但總體安全形勢依然嚴峻。

表1 2013~2020年塔式起重機事故數量及保有量
根據綜合因素理論,安全事故原因由人-機(物)-環境-管理4要素組成。通過對2013~2020年塔式起重機安全事故統計和原因分析可知,設備本身因素、環境因素造成事故的占比僅7%、5%,而操作因素、管理因素造成的事故占比分別為28%、56%,人為因素和管理因素合計占比超過80%,是塔式起重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圖1 塔吊事故原因比例圖

圖2
SWRL(Semantic Web Rule Language),是一種規則描述語言。SWRL 由 OWL DL、OWL Lite 與規則標記語言 RuleML(Rule Mark Language)的一個子集綜合演變形成,在OWL 之上進一步添加了邏輯的定義,能夠用形式化的語言完成對規則的表述。是推倒分析人為因素的主要工具和方法。通過SWRL規則分析安全事故能快速推演出人為因素所導致的一連串多米諾骨牌效應,分析導致事故發生的初始人為因素。在安裝、頂升、使用管理、拆卸環節,主要表現是現場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人為錯誤和不安全行為,比如塔式起重機司機無證操作、專業技能不足、違章作業、疲勞作業、信號工錯誤指揮、監理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未盡職履職等。
塔式起重機本身結構復雜且屬于大型起重機械,但是法律法規和行業監管部門有嚴格的要求,制造許可證、出廠合格證和第三方檢測合格報告,為設備本身安全提供了保證。通過典型案例分析可知,因機(物)因素導致事故原因主要有塔吊基礎缺陷、鋼絲繩斷裂、附墻設置不符合等,因設備結構本身不合格或缺陷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極低。
通過危險源辨識及綜合分析,塔式起重機安裝、運轉本身帶有一定的風險,尤其是在頂升、拆卸作業過程,風力、溫度等環境因素是造成塔式起重機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主要是高溫作業、低溫作業、大風作業、防護標識缺失、材料堆放雜亂、危險化學品亂放、人員密集作業等。
按綜合因素理論模型,管理因素是導致安全事故的間接原因,并且管理失效是事故發生的根源所在。根據統計數據分析,影響塔式起重機安全事故的管理因素有:安拆單位安全生產管理不到位、未能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編制的塔吊頂升專項施工方案存在嚴重缺陷、未按專項方案施工等;承租使用單位未認真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管理流程混亂、管理職責不清晰、對塔式起重機安裝頂升單位監督管理不到位等;監理單位未嚴格履行監理責任,監理員不在頂升作業現場旁站、未認真審核塔吊頂升專項施工方案、未認真監督安全技術交底等;行業主管部門及地方政府安全生產監管不力,行業主管部門對塔式起重機重點環節安全監管不到位、未督促消除安全隱患等,管理因素成為了安全事故的重要因子。
為減少塔式起重機安全事故,保障人身及財產安全,結合公司當前發展階段,重點圍繞塔式起重機在房建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過程,提出以下管控建議和措施。
由于塔式起重機單價較高、操作難度大,專業性強,需要專業人員進行操作和維運,再加上社會資源相對豐富,有充分的市場競爭但又有明顯的地域性,所以在自身管控能力未達到一定水平、區域化經營未形成良性循環局面之前,可借鑒房建領域成熟做法,采用成熟社會資源專業分包模式,通過合理管控,既可保證現場生產安全,又能避免因過度投入導致大規模資金占用,增加資金風險。
當公司房建業務達到一定體量,可以和中聯重科等頭部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通過廠家將優質社會租賃資源充分整合,省略招標前的塔式起重機選型、招標文件的擬定和定稿、評標定標等繁瑣流程,通過合作模式的創新,為房建項目提供一攬子施工解決方案等技術支持,通過技術、數據、設備等方面的共享,保證重點項目優先供應優質貨源,有效縮短前期準備時間,降低租賃費用,提升工作效率,保障生產需要。
經市場調研和現用情況統計,塔式起重機月租賃費基本上是采購價的1/20,正常情況周轉2~3年可收回投資。因此當公司房建項目可實現區域化經營、設備管理隊伍能力和管理需要匹配時,可嘗試自主投資采購可行性分析,設備自有,配置適量的安拆人員和維護管理人員,在保障公司在建房建項目使用的同時,還可對外租賃,創造更多使用價值。
通過分析可知,管理因素是導致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為規避安全管理風險,必須從源頭加強管控,防患于未然。一是招標前,加強項目所在省市專業分包單位的考察,對其單位資質、管理理念、管理能力、設備配置進行全面了解,通過管理前置,針對性地篩選出優質的塔式起重機專業分包單位。二是加強安拆、頂升、附著裝置安裝過程旁站監督,按照塔式起重機安拆技術規程和地方主管部門的要求,重點關注專項方案合理性、安裝人員資質、安全技術交底,確保安裝過程安全、平穩。三是組織驗收,備案后再投入使用。安裝完成后,安裝單位應自檢,出具自檢合格報告后,由具備資質的第三方檢測單位進行檢測并出具檢測合格報告,再組織四方驗收。驗收通過后,項目部收集起重設備備案資料,報送至當地建設主管部門備案,取得使用登記證后方可投入使用。四是加強使用過程安全管理,根據現場作業內容,協調各項作業及班組使用塔式起重機的時間、場地,合理安排,科學有序使用,組織專業分包單位進行塔式起重機的檢修、保養,通過科學、安全管理,有效降低設備的故障率,進而降低公司的運營成本,提升管理效能。
一是根據項目具體情況,配置足量的安全管理人員和設備管理人員,根據法律法規要求和管理制度進行培訓宣貫,并從專業技能水平、溝通管理能力等方面進行應知應會測評,滿足條件方能上崗。二是實施作業前核查塔式起重機安拆作業人員、司機、信號工等特種作業人員的證件,了解特質作業人員精神狀態,把握特質作業人員的心理波動,踐行心理安全也是事故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安全理念,組織開展項目部安全技術交底,加強施工過程中人員持證情況和操作規程監控管理,避免違章作業。
隨著智能設備和物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可在全國范圍推廣塔式起重機加裝信息化監控系統,如群塔防碰撞系統、人臉識別系統、智慧工地系統,在手機端和電腦終端實時監控塔吊運行情況,輔助行業主管部門和公司各層級管理人員對塔吊的實時動態進行監控。用信息化完善塔式起重機的全過程管理,借助信息化動態模擬,加強人員培訓及作業過程的實時監控,利用智能互聯實現作業人員不安全行為,設備不安全狀態的報警提醒。
綜上所述,塔式起重機安全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現在乃至將來依然是房建領域安全管控的重點工作。通過全面分析事故原因,加強風險源辨識,科學評價和管控安全風險因素,并在實際管理中通過加強管理隊伍建設、健全制度體系、明確管理職責、規范管理流程,同時借助智能化監控手段,可有效預防安全事故發生,保障公司健康安全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