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娟芳

“喂,請問你們加油站有熱水嗎?”黃昏,減速進站的大卡車副駕駛窗口,有人探出頭來問道。“有的,你可以下來接。”正上班的我手指了指營業廳,微笑著答道。
卡車慢慢停穩后,車上的人戴著口罩提著熱水瓶下來了。司機也從駕駛室內欲要下來,我忙示意口罩要戴上,并且解釋道:“這幾天我們浙江寧波、紹興、杭州出現了本土病例,健康,我們自己是第一責任人。”司機笑了笑,邊戴口罩,邊說道:“我們上午剛做過核酸檢測,我補個油。”“好的,我們先測個體溫,再看看你們的行程卡。”此景讓我想起了2020年春節的一個晚上。
2020年的春節,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讓喜慶中的中國多了一些惶恐,加油站也沒有了往日的喧鬧,來往車輛稀少,變得格外冷清。難得有幾輛車停靠加油,司機、乘客都被口罩遮得嚴嚴實實。確認油品,確定金額,他們躲在車上,加完油趕緊離開。
“到點了,關門啦!你把外面場地的燈關掉吧!”晚上間歇停業時間已到,外號“白菜”的同事一邊走一邊朝我嚷嚷著。
“噢,知道了。”我切斷了電源,燈火通明的加油場地立馬漆黑一片。
拿上鑰匙準備去關營業廳的門,突然門口走進一位六十歲左右的大爺,風塵仆仆的樣子,戴著口罩的臉露出一雙略顯疲憊的眼睛。他手里提著一個水壺問道:“姑娘,有熱水嗎?”“白菜,廚房水瓶里還有熱水嗎?”我提高嗓音喊道。“干嗎?沒了,我們明早燒吧!”“沒了。”我隨口對大爺說道,“要么我先給您加油吧?您的車呢?”“哦,沒有啦?”大爺有些失望和無奈,“我是外地來的,卡車停在公路對面,車內還有油。剛看到你們加油站還亮著燈,就想過來接點熱水用用。”“哦,這樣呀!那您等等,我馬上給您燒一壺去。”我一邊說著一邊三步并兩步地邁向廚房。“好!那太謝謝你啦,姑娘!”我看著大爺急切的眼神,明白他是迫不得已急需熱水。
“你干嗎呢?”白菜看到我急急忙忙的樣子問道。“外面有位顧客想要點熱水,我們幫他燒一下。”白菜說:“現在疫情這么嚴重,他又是外地的,你讓他待在站里不危險嗎?”我說:“我們自己做了防護措施,我剛也給他量了體溫,在正常范圍內,再說他也確實急需熱水。”我提起水壺接水,插上了插座,疾步來到營業廳,便和大爺隔著兩米開外的距離聊起了天。“這幾天外面的車輛進不了,這邊疫情管控嚴格,您不待在家里干嗎還往外跑,怎么進來的啊?”“我有特別通行證的,我進來是給嘉興這邊送應急物資的。”“啊?!”我有點驚訝,不由得對大爺刮目相看。這么大的年紀,他冒著寒風細雨,不顧疫情的危險,路遠迢迢給嘉興人民送應急物資。
我沉思起來,面對疫情,我能做些什么呢?雖然休息時間也參加了村里的志愿者活動,可服務時間為數不多。無法在一線沖鋒陷陣救人的我們,唯有守好自己的崗位,做好本職工作,為疫情籠罩下的司機們送上暖心、貼心的服務,也算是為國家作一份貢獻吧。
“嘟——”水開的鳴叫聲,把我從沉思中驚醒,我飛快地奔向廚房,幫大爺灌了滿滿的一壺熱水。
大爺接過水壺,連聲道謝:“姑娘,真是謝謝啊!我再買兩瓶八寶粥吧。”
望著大爺離去的背影,我的心情像春風拂面,柔柔的,暖暖的,沒想到口罩下的我又成了“姑娘”。
時光在悄無聲息中度過,加油站每天迎接著八方來客,窗口服務下的我們盡心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每當車輛少點時,我都會把開水燒滿。
(莊鴻儒摘自《嘉興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