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黃濤
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逐年下降,臭氣擾民情況基本消除,危險廢物和工業固體廢物處置能力位列全市各區縣第一;長江干流長壽段等主要河流水質常年穩定達標;森林覆蓋率達49%……這一系列耀眼成績的背后,離不開長壽區在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上所作的不懈努力。
近年來,長壽堅持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保持生態環境保護的戰略定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讓綠色成為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鮮明底色和亮麗成色。
“不讓一滴工業污水流入長江”
渚清沙白,百鳥飛回,一陣微風吹過,長壽區桃花溪泛起陣陣漣漪。溪水兩岸桃紅柳綠,行人絡繹不絕,勾勒出一幅如詩如畫的絕美景致。
“如今的桃花溪水清岸綠,與以前大不相同,現在我們一家人每天傍晚都會來河邊散散步、鍛煉身體?!闭勂鸾┠陙硖一ㄏ淖兓?,市民李永秀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桃花溪是長江一級支流,其流域范圍是長壽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區域,被長壽人民稱為“母親河”。
然而,早年間由于沿岸工業、農業的污染以及周邊居民生活垃圾的排放傾倒,桃花溪污染嚴重。為解決這一問題,長壽區舉全區之力開展桃花溪污染綜合整治行動,經過多年治理,桃花溪終于一改舊顏,變得水清岸綠,成為長壽老百姓心目中的“桃花源”。
桃花溪污染綜合整治,是長壽強化長江流域生態保護的一個縮影。地處重慶腹心地帶的長壽,是重慶西部地區重要的綜合性化工基地。近年來,長壽牢牢堅守“不讓一滴工業污水流入長江”的承諾,全面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通過在長江干支流周邊樹起多道生態保護屏障,否決、勸退能耗高、安全風險高、環境風險高、污染治理難度大的項目70余個,涉及總投資額約170億元;
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成全市領先的“裝置級、工廠級、片區級、經開區級、河流級”五級事故風險防控系統和在線監測系統,有效防范工業污水流入長江;
大力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深入實施重點區域生態工程,生態環境保護取得顯著成效,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為“經濟坐標”綠色賦能
在長壽經濟發展的版圖上,工業是長壽的“經濟坐標”。
在傳統印象里,裝備制造企業往往被貼上“高耗能、高污染”的標簽,但在重慶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的廠房里,呈現出的卻是生產一體化、數據信息化、物流自動化的場景。
近年來,重慶鋼鐵全力推進高爐礦渣智能化循環綜合利用,開啟“無廢工廠”和“城市鋼廠”新進程,通過打造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智能化礦粉生產線,使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高爐礦渣通過循環化利用變廢為寶,實現智能化循環綜合利用,成為礦渣微粉的生產原料。
礦渣微粉是世界公認的綠色低碳環保新型建材,生產能耗僅為水泥的13%—17%,二氧化碳排放量僅為水泥的3%—9%。高爐礦渣智能化循環綜合利用是重慶鋼鐵落實“雙碳”目標的重要舉措之一,在重慶鋼鐵公司實現綠色低碳發展進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組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長壽區成功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1個、市級綠色工廠4個,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
近年來,長壽區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一方面加快發展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另一方面加快推進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從企業小循環、園區中循環、社會大循環三個層面,大力推進循環化改造,形成了副產尾氣綜合利用、特色副產物綜合利用、廢棄物綜合利用等循環經濟產業鏈,循環經濟關聯度提高到90%以上,粉煤灰、脫硫石膏、化工廢棄物等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率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近年來,長壽區堅持以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為引領,為“經濟坐標”賦以綠色動能,為城市書寫綠色未來,讓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綠色崛起。
打造生態產業化樣本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
從長壽的田園鄉村到城市街頭,目之所及皆為“小河清清大江凈,水碧山青如畫屏”。越來越多的群眾說,長壽已經甩掉了“重化工、黑乎乎、臭烘烘”的標簽,生態環保新號角已經吹響。
素有“天府膏腴之地,川東魚米之鄉”之稱的長壽,生物資源豐厚,生態環境良好。在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的過程中,長壽著力將生態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將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
目前,長壽湖景區已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獲評中國(重慶)氣候旅游目的地(氣候養生類)、重慶首批十大旅游度假區;長壽菩提山、菩提古鎮也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
同時,依托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等自然條件優勢,長壽區做好“林田”文章,加快農村“三變”改革,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6個“10萬”工程,即發展壯大10萬畝現代高效糧油優勢區,加速提檔10萬畝塔羅科血橙、10萬畝晚熟雜柑、10萬畝長壽柚優勢區,發揮“兩湖”優勢打造10萬畝有機漁業優勢區,加快建設年產10萬噸鮮蛋生產基地。
與此同時,長壽區以農業產業化為支撐,推動農旅、文旅融合發展,讓“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成為現實,為鄉村振興按下“快進鍵”和“升級鍵”。
長壽慢城,是長壽區鄉村振興綜合試驗示范的重要載體,也是全市鄉村振興試驗示范的第一個重大項目。它位于長壽國家級現代農業種植園區內,依托這里的4.8萬畝集中成片的晚熟柑橘,將鄉村振興與“國際慢城”理念結合起來打造,如今已吸引了大量市民前來游玩觀賞。
“十四五”時期,長壽將繼續高揚生態文明旗幟,守護綠水青山,留住藍天白云,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長壽,讓人民群眾享受到藍天白云、鳥語花香,將長壽打造成一座藍綠交織、清新明亮、人文薈萃、山水共融的生態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