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昕
“繞湖走一圈,邊看水景邊賞山林,呼吸著新鮮空氣,一整天心情都會很好。”今年以來,晨起叫上鄰居老文到金山湖漫步一圈,已經成為兩江新區居民江浩的一種生活習慣。
水體發黑、綠藻漂浮、岸線雜草凌亂……曾幾何時,金山湖是周邊居民口中“臟亂差”的代名詞。通過實施水生態修復、濕地打造、岸坡綠化等工程,金山湖搖身一變,與金山公園形成整體,呈現出水天一色的宜人景觀。
而這僅是兩江新區緊扣內陸開放門戶和重慶智慧之城兩大定位,加快打造高質量發展引領區、高品質生活示范區的一個縮影。
打造現代城市樣板
距離金山湖10公里之外的金州公園,是兩江新區在打造高品質生活示范區,建設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現代城市樣板進程中,又一個代表性“綠色”成果。
曾經的廢棄渣場經過更新改造,再現原有的淺丘、濕地、樹林、草地等地形地貌。2021年金州公園重新開園后,便成了市民樂享家庭聚會、親子游的熱門“打卡”地。
厚植生態本底,更好地把城市融入自然、把自然引入城市,在這樣的理念指引下,兩江新區已經建成131個公園,構建了“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城市格局。
為更好地守護這一片綠,2021年,兩江新區在全國首創“公園長制”,進一步管綠護綠、增綠提質、還綠于民。
城市變得更綠,也變得更加“聰明”。
路燈自動啟停、井蓋自動報警……近年來,兩江新區堅持以大城智管促大城細管帶大城眾管,依托智慧城管平臺,構建了感知、分析、服務、指揮、監察“五位一體”的城市“智”理體系。
作為重慶六張城市名片之一,禮嘉悅來智慧園稱得上嘉陵江邊的最美江灣。智慧會議、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旅游等多個智能化應用場景在這里逐一實現,會展、設計、文旅構建多維產業生態圈,生態、智慧、文藝托起綠色本底。
城市更智能,讓生活更便捷——公共區域設有云臺攝像機,發現安全、衛生等問題后,系統會立即生成工單,通知相關人員前往處理;依托書吧健康測試和遠程問診系統,居民可根據問診結果在小區內的智慧藥站買藥;有了家中智能裝置,如有異常情況,物業人員可在第一時間接到報警……
愈發綠色化智能化的城市,給市民帶來最切身的感受,就是生活品質更高。
隨著耀中國際學校、哈羅禮德學校、萊佛士醫院等一批國際知名醫療教育機構相繼落地兩江新區,市民就近就能享受到國際化的醫療教育資源。
與此同時,兩江新區用好翠云多功城遺址生態公園、康美中央大學柏溪分校舊址等文化“寶貝”,打造了歡樂谷、際華園、金山意庫等具有現代都市氣象的旅游景點,既保護好巴渝文化、抗戰文化、統戰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又積極借鑒吸收外來優秀文化,讓豐富多元的文化元素在兩江新區“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推動產業智能轉型
3月22日,三一重慶智能裝備產業園,偌大的工廠里,生產線上的工人屈指可數,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智能化工業機器人。
在這座“燈塔工廠”里,技術工人憑借一臺電腦就可以為每個工位提供物料和零部件提取、配送服務,實現“一張鋼板進去,一臺挖機出來”。
2021年6月30日,三一重工建設的西南地區首個“燈塔工廠”正式投產,自建成之日起就貼上了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標簽。工廠還打造了綠色智能涂裝生產線,將生產用油、水、電、氣能耗數據上傳到云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和能耗指標制定對能源進行管控,實現了節能減排精準化。
三一重慶智能裝備產業園是兩江新區堅持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生動案例。
2021年7月,重慶首座加氫站在兩江新區落成,承建方重慶明天氫能科技有限公司還在該區投建了明天氫能燃料電池一期項目,入圍《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2022年重大項目名單》。
汽車產業是兩江新區支柱產業,氫能汽車是汽車產業未來發展方向之一,加氫站、氫燃料電池都是氫能汽車產業鏈上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它們的出現,折射的是兩江新區以氫能汽車為一大著力點,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深遠謀劃。
加氫設施落地運營、氫能整車集中上線、氫能“龍頭”企業引進布局……兩江新區氫能汽車產業生態正加速構建。
支持企業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是兩江新區為汽車產業添“綠”打出的另一張牌。
長安汽車、長安福特等多家車企先后在兩江新區下線UNI-K、EVOS等多款智能網聯車型,單車平均價格突破14萬元,幾乎每三個月就有智能網聯新車型上市,持續受到市場熱捧。
積極布局綠色產業
在加快推進傳統產業綠色轉型升級的同時,兩江新區還積極布局以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等為代表的綠色產業。
兩江新區產業促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國家污染防治攻堅戰、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等重大工程推進,環境治理市場需求迅速釋放,轄區相關企業正借此契機快速發展。
遠達環保作為我國工業煙氣綜合治理、催化劑制造等領域的領軍企業,僅在重慶范圍內就承擔了煙氣治理項目累計裝機364.5萬千瓦,每年減排二氧化硫22.55萬噸、氮氧化物2.51萬噸。
在清潔能源產業領域,兩江新區在風電、氫能等領域早有布局。
中國海裝風電是國內風電全產業鏈領軍企業,已布局八大總裝基地,為近200個風場提供運維服務,年營業收入超百億元。扎根兩江新區十余年,海裝風電已經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大容量風電機組關鍵技術,風電整機設計及關鍵技術處于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此外,國內首個國家級氫能動力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預計在今年完工并投入試運營。近年來,兩江新區還落地德燃動力、江蘇清能等一批產業鏈核心企業,氫能源產業正快速成長。
當前,兩江新區正以建設“11+1”產業功能區、實施“鏈長制”為抓手,優化產業空間布局,聚焦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生態環境產業、基礎設施綠色升級和綠色服務等綠色產業大類,統籌抓好傳統產業綠色轉型和綠色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加快構建綠色產業體系。
下一步,兩江新區將加快推動產業發展、城市建設、治理體系等向綠色低碳全方位轉型,加快建設產業結構更加綠色、生活方式更加低碳、生態環境更加美麗、治理體系更加完善的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現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