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4月的西部(重慶)科學城,綠意盎然。
在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的實驗室里,一株株青蒿苗茁壯成長,科研團隊已成功繪制出首個青蒿基因組精細圖譜,未來將大大提高青蒿素產量。
自2020年啟動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以來,越來越多的科學技術研究在科學城迸發出強勁生命力。
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黨中央賦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兩中心兩地”的戰略定位之一。重慶高新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全市“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戰略機遇,正按照打造“新平臺”“新引擎”“新支撐”“新樣板”的工作思路和要求,加強科學技術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加快完善城市功能,著力做好“科、產、城”三篇文章。
今年初,重慶出臺《關于支持西部(重慶)科學城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兑庖姟访鞔_指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城。作為重慶科技創新的未來、高質量發展的未來,西部(重慶)科學城面貌日新月異,建設熱火朝天,科學之城、未來之城、品質之城正在成型。
科技創新:加速整體布局
建設“五大創新支撐”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種子被視作農業的“芯片”,種質資源則是“芯片”中的“芯片”。
位于西部(重慶)科學城生命島的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正在攻關種質創制。中心首席科學家夏慶友介紹,以前一個品種好不好,要種到地里才知道。有了種質資源,種子基因組的遺傳代碼可以像Word文檔一樣進行“剪切、插入、復制、粘貼”,從而培育出優質品種。
目前,已有家蠶、楊樹、青蒿3個物種入駐中心,未來將陸續開展柑桔、水稻、油菜、棉花、馬鈴薯、甘薯、茶樹、黃連等物種創制研究,助力打好種業翻身仗。
與此同時,位于科學城科研港的“科學之眼”正在加速建設。“科學之眼”是中國科學院重慶科學中心的一期工程,該中心由重慶市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共同打造,根據國家戰略和產業重大需求,聚焦大數據智能化、生物醫學、新材料、生態環境等重點方向,打造綜合性科技創新平臺。
據了解,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牽頭打造的汽車軟件創新研究平臺將先行入駐一期工程一標段,未來重點圍繞汽車軟件開展核心攻關和原始創新,在重慶形成汽車軟件產業創新生態,為我國汽車產業協同發展貢獻力量。
創新策源,西部(重慶)科學城已經邁出了堅實步伐。目前,科學城核心區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增至92個,累計引育市級以上研發機構304個,市級孵化器增至16個。
當前,西部(重慶)科學城正以建設100平方公里的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金鳳)為牽引,高水平建設大學城、科學谷、科研港、生命島、科創街“五大創新支撐”,力爭到2025年,圍繞科技自立自強戰略,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3個,建成新型研發機構30家,逐步成為構筑大平臺、實施大項目、凝聚大團隊、促進大協作、產出大成果、孵化大產業的集中承載地。
產業發展:加快成果轉化
帶動全市高質量發展
產業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西部(重慶)科學城正著力打好產業發展項目突破戰,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清安儲能研究院是落地西部(重慶)科學城的重大項目之一,當前正在加緊施工裝修。未來,這里將開展新型儲能系統的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建設新型儲能技術研發中心、儲能安全重點實驗室、多場景儲能系統與新型電力系統混合仿真平臺、儲能系統產品研發生產基地等,打造新型儲能系統全產業鏈,打造全球領先的“雙碳示范園區”。
據了解,西部(重慶)科學城將建設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重點的產業創新引領區,著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健康、綠色低碳、高技術服務業等主導產業集群。
走進西部(重慶)科學城國家生物產業園,重慶明道捷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由重慶醫科大學校長黃愛龍教授團隊研發、今年3月13日獲批上市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抗原檢測試劑盒正在打包裝箱。
“正是在各項配套政策助力下,我??萍汲晒D化成效顯著,目前車間日產能可達200萬人份。”黃愛龍介紹。
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像這樣以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撬動產業發展的故事屢見不鮮。
根據《重慶高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到2025年,西部(重慶)科學城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健康、綠色低碳、高技術服務產業規模將分別達到3500億元、500億元、500億元、300億元,成為帶動全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動力源。
城市建設:加緊完善功能
打造“科學家的家、創業者的城”
4月上旬,白市驛隧道已動工開建,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作為快速路八橫線穿越中梁山的重要控制性工程,白市驛隧道建成后將成為中心城區重要的東西向快速通道,也是成渝高速、渝湘復線高速的橫向連接通道。
與此同時,金鳳隧道、科學城隧道也正在加速推進,西永隧道、虎溪隧道將于今年開工建設。按照規劃,西部(重慶)科學城將建設35條穿山隧道,其中,穿越中梁山隧道19條、縉云山隧道16條,全力打通交通堵點,構建內暢外聯的一體化交通體系。
這些只是西部(重慶)科學城城市功能不斷完善的一個體現,“科學家的家、創業者的城”正在加速成型。
加快建設品質城市,西部(重慶)科學城不遺余力。位于科學城核心區的國際人才社區一期項目基礎建設正在加緊施工,預計2023年6月完工。社區規劃打造學校、業主食堂、多功能廳等一批生活配套設施,可為人才提供高品質居住體驗,讓高層次人才在科學城立住腳、扎下根。
今年,西部(重慶)科學城將推動建設金鳳城市中心一期項目,迎來科學大道核心區段一期完工通車,提速實施西部(重慶)科學城生態水系示范工程,開工建設軌道交通7號線、17號線,加快實施軌道交通15號線、27號線等,交通環境將迎來大變樣。
在完善公共服務配套方面,西部(重慶)科學城將提速建設北京師范大學重慶附屬學校、華中師范大學重慶附屬學校和重慶大學附屬醫院科學城院區等優質項目,建成投用巴蜀科學城中學、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科學城中學校等學校,打造“15分鐘街道公共服務圈”“5分鐘社區生活服務圈”,為人才安居樂業筑巢,進一步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