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春
(甘肅第二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甘肅 蘭州 730050)
注漿流動性是判斷施工質量和最終施工成效的重要指標,但結合當前我國建筑施工的具體情況來看,絕大多數的工程都沒有意識到注漿流動性合理把控的重要性,基于此有必要對其現有的施工工藝進行創新和升級。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整體呈現出飛速發展的良好態勢,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增加了社會公眾對建筑的需求,而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我國建筑領域實現了進一步的發展。對于建筑施工來說,其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難免會涉及到樁基注漿成型工作,以有效保障樁基的使用效果。結合當前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和發展成效來看,當前市場中存在著諸多建筑施工領域的注樁施工工藝,但在諸多因素和變化條件的影響下,其在實際應用階段始終面臨著諸多的局限性。當在松軟的地質上使用鉆孔灌注樁技術時,往往會受到其地質過于松軟的影響,進而增加出現塌陷問題的可能性。與此同時,其所呈現出的承載力也有一定的不足之處,但固有施工工藝在實際應用階段往往無法高效落實對于漿液的過濾和晃動工作,進而導致漿液始終處在堆積的狀態下,繼而嚴重減慢了漿液的實際流動速度,最終對其注漿的速度造成影響。針對這一問題,文章所闡述的注樁施工工藝主要是為了解決建筑施工中所面臨的注漿流動性不足的問題。
相對于其他工藝來說,文章所闡述的建筑施工用柱樁施工工藝更加側重于實現注漿流動性的提升,以有效應對松軟土質對于鉆孔灌注樁技術實際應用成效的影響,該工藝的應用重點主要在于以下兩方面。
一方面,在應用該施工工藝的過程中,施工人員對于原料的準備需要將適當量的粉煤灰加入到原料的內部,這樣便可以在極大程度上促進混凝土自身流動性的提升,同時還能夠為注漿液本身具有優質的流動性提供必要條件,以免后續在對混凝土進行輸送時產生堵塞的問題,此舉能夠有效促進工作質量和效率的提升,真正實現對于以往傳統施工工藝在注漿流動性方面的改善。粉煤灰如圖1所示。

圖1 粉煤灰
另一方面,該施工工藝在固有施工工藝的基礎上將過濾板安設在了澆筑漏斗的內部,以充分發揮出過濾板本身的實質性作用,高效完成對于混凝土的過濾工作,以免在輸送過程中受到其中大顆粒物料的影響進而制約注漿的高效流動。除此以外,過濾板的放置采用的是傾斜的方式,這便能夠在物料自身重力的基礎上同其傾斜方向相配合,進而實現高效流動,以免對過濾板的后續應用造成負面影響。
2.2.1 準備階段
為了保障施工工藝的高效應用,施工人員應當在正式進入到施工操作之前全面開展相應的準備工作,進而為工程能夠實現持續平穩進行創造良好的條件,技術人員需要事先完成好全方位的準備工作,針對其設計文件以及施工方案圖展開深層次的研究工作,早在施工方案設計階段便為施工整體的科學性提供充足的保障。相關工作人員在開展全面設計工作之前需要事先處理好支架模板的相關事宜,并高效落實臨時設計,而管理部分則應當針對性的健全和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并將其落實到實際工作當中,為施工的高質量開展創造良好的條件,一旦產生突發事件便可以第一時間采取科學有效的應對措施,最大限度減少事故對于工程施工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材料組早在施工開始之前便應當針對進場的各項材料展開全方位的把控工作,從材料的采購、進場以及對方等多方面著手強化落實材料自身實際質量的有效控制,與此同時,還應當針對現場施工所涉及到的各種機械設備的應用進行試運行,并結合其試運行的具體情況采取高質量的優化調試措施,以此為其在實際施工中能夠得到高效應用奠定堅實的基礎,這樣便可以保障工程得以按期完成。相關工作人員需要針對其施工現場所要求的各種設備或者是工具進行統一整理,并將其安放到施工現場的相應位置上,在此過程中應保障其現場地面的平整性,接下來便要設置攪拌站,以為后續泥漿制備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堅實的基礎。
2.2.2 鉆孔
針對建筑施工用注樁施工而言,鉆孔是其各項工作開展的基礎步驟,直接關系到后續工作的實際成效。
相關施工人員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影響因素對其具體的鉆孔位置進行確定,同時壓好護筒,為了能夠盡可能降低在鉆孔過程中面臨著較高的塌孔隱患,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需要使用連續添加泥漿的方式,盡可能避免其出現中斷,與此同時還應當強化對于孔洞本身垂直度的合理控制,以免其出現歪斜問題,對后續工程的高質量開展產生負面影響。與此同時,施工人員需要注重對于鉆孔過程的實時動態控制,一旦發現其存在漏水問題便應當即刻停止鉆孔工作,并及時對其漏水的具體位置進行確定,若是其存在于護筒之上,那么施工人員便需要對其部位采取封堵措施,并實現對于護筒的有效加固。在此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保障其鉆孔速度的合理性,并加大力度落實對于鉆孔連續性的有效控制,一旦其出現突然起鉆或者是停鉆的現象,便會在極大程度上導致塌孔問題。若是其存在客觀條件限制需要對其進行停鉆或者是起鉆,施工人員需要在再次進行鉆孔工作之前先對一部分黏土進行填充,然后再正式進入到鉆孔工作當中。在實際開展鉆孔工作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全面落實對于施工質量的檢查工作,并在鉆孔工作告一段落之后進行再次檢查,以免其鉆孔不合理影響后續工作的正常進行。
2.2.3 成孔和清孔
若是成孔質量存在欠缺便會使得后續工作中面臨著一定的塌孔隱患,所以相關工作人員在施工階段需要從相應的施工程序出發展開操作,并時刻開展對于施工質量的監督工作。清孔工作主要指的是針對孔內的泥漿進行清理,通常情況下施工人員會通過撈漿筒的應用展開操作,其在運行狀態下能夠對泥漿進行攪動,進而使其具有一定的動能,并向一定的沖擊力進行轉換,最終應用在泥漿清理工作中達到良好的清空效果,接下來則要對孔進行一次驗孔工作。
2.2.4 吊放鋼筋籠
在完成打孔工作之后,工作人員便需要對鋼筋籠進行制作,并將其在孔內進行吊放,在正式進入到鋼筋籠制作環節之前,應當先全面對其材質開展檢查工作,這樣便能夠確保鋼筋籠在材料的應用方面可以充分同建筑的實際施工要求相適應。鋼筋材質的合理把控直接關系到鋼筋籠以及混凝土樁的實際應用成效。而在實踐過程中,相關人員不僅要強化落實對于鋼筋自身材料的有效控制,還應當嚴格從相關要求和標準出發展開采購和檢查工作,進而確保其無論是規格、長度還是直徑等方面均能夠同相關要求相適應。在實際開展鋼筋籠制作工作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形成良好的質量意識,盡可能保障焊縫的合理性,而在后續吊放工作之前,專門的質量監控人員需要深入到施工現場中對焊縫進行再次的檢查工作,以免其在存放的過程中受到外力或者是溫度等條件的變化影響出現本來沒有的裂痕。施工人員在鋼筋籠吊放階段需要實時把控其質量,若是發現其面臨潛在的質量隱患則需要第一時間暫停施工,并將那些存在問題的鋼筋籠移除,同時還要針對其采取相應的補焊措施,在保障其符合相關質量標準的基礎上對其展開再次地吊放工作,在吊放過程中需要合理控制其速度,以保障其平穩進行,以免出現速度不合理進而造成鋼筋籠擺動或者是同孔壁之間相接觸。當正式進入到鋼筋孔吊放階段之后時常會面臨著鋼筋籠受阻現象,此時應當即刻停止施工,并對其受阻的實際原因進行分析,以精確判定其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在排除一切隱患之后再開展鋼筋籠的吊放工作,若是其存在吊放歪斜的問題,施工人員便需要針對鋼筋籠展開重新地定位工作,并開展后續的吊放工作。
鋼筋籠下設之后,施工人員需要通過對于標準測錘以及水文測繩的使用,對孔內所具有的沉淤值進行計算,并完成導管的下設工作,合理使用法蘭盤將澆筑漏斗的底端和圓形螺旋快速接頭導管的上端安裝起來,同時借助鉆機或者是吊車等設備實現懸吊固定,此舉能夠為后續操作提供方便,更加高質量地完成灌注或者是導管起拔等工作,然后便需要在注漿孔內對導管進行插入。當其完全插入到孔底之后,施工人員便需要針對孔的深度以及導管長度進行仔細分析,進而向上對導管進行提起,直至其達到相應的高度。工作人員需要基于現有的澆筑漏斗將適當的過濾紙板放置在其內側壁上,并保障其能夠實現貼合放置,同時有效把控過濾板的實際高度,使其能夠處在漏斗一半的位置上。
2.2.5 制備泥漿、二次清孔
在鋼筋籠吊放工作完成之后,施工人員便需要進行制備泥漿以及二次清空工作,通常情況下會采用原土造漿作為其灌孔所使用的泥漿,而出于提升建筑施工質量的目的,往往會強化對于其質量的灌孔。在正式開展泥漿制備工作時,施工人員需要先對泥漿池現有的容量以及尺寸進行全面了解,然后再完成對于各個孔所涉及到的泥漿具體使用量的精確計算工作。施工人員需要使用事先準備好的原材料加入到攪拌設備中,進而實現混合制漿,在此過程中應當基于相應的設備,將適當量的粉煤灰融入到其現有的物料內部當中,并在攪拌設備的基礎上完成相應的攪拌工作,確保物料同粉煤灰之間能夠達到充分混合的效果。
一般來說在鋼筋籠吊放以及沉放導管階段會在孔底落入一部分原土,為了避免其對于注漿流動性以及后續工作開展質量造成負面影響,施工人員需要妥善開展二次清空工作,在保障其孔底具有較高清潔性的基礎上才能夠開展灌孔工作。當完成二次清空工作之后,需要針對其沉渣的實際厚度展開全方位的檢查工作,在確保各個環節不存在差錯之后便可以進入到混凝土灌注階段。
2.2.6 混凝土灌注
在當前我國建筑工程所開展的混凝土灌注工作中,大多會采用鋼管作為主要材料,在進行正式灌注之前,施工人員需要嚴格依照相關要求和標準把控混凝土的實際質量,若是發現其質量不符合規定便需要重新進行調配工作,否則便會對建筑施工灌注樁的實際應用成效造成負面影響。在施工階段需要時刻對其進行檢查,強化對于各個步驟和環節的有效控制,從根本上降低事故產生的可能性,與此同時,施工人員需要結合其以往的施工經驗,針對在過往案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提前對應對方案進行編制,進而為混凝土灌注工作的高效開展提供充足的保障措施。當進入混凝土調配階段之后,施工人員需要基于現有條件和施工要求大力度開展對于混凝土含砂率的有效控制工作,確保其能夠始終維持在40%~50%范圍之內,并確保石灰的含量符合要求。若是施工中要對粗骨料石粒進行使用,便要妥善采取磨細以及篩分等措施,以有效將其直徑控制在40 mm范圍之內,從源頭上實現對于工程實際質量的有效掌控,助力建筑施工整體質量的優化提升。
2.2.7 灌注樁封漿
在完成混凝土灌注工作之后,施工人員應當對其進行合理的封漿工作,在此過程中需要確保其封漿實踐的合理性。由于建筑施工本身面臨著一定的復雜性,所以在正式進入到施工中之后,樁體自身結構以及土壤的實際深度勢必會在極大程度上對土壤的實際深度造成負面影響。若是注漿施工的開展面臨著過大的場地條件限制,施工人員便可以在水泥攪拌車中開展對于樁體的初步制造工作,當其初步成型之后再進行具體的灌樁工作。
綜上所述,文章所闡述的施工工藝主要是圍繞著傳統工藝的基本操作,并提出了在物料中加入粉煤灰以及在漏斗處設置過濾網兩方面舉措,從提升注漿流動性的角度著手改善原有的施工工藝,進而為建筑施工質量的提升提供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