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騁
在我國古代,人們常將“琴棋書畫”視為文人墨客、名門閨秀等修身所必須掌握的技能,稱之為“雅人四好”“文人四友”。所謂“雅人”,亦即風雅之士,多指情趣深遠、舉止不俗的高雅文人。在崇文重教的地方,雅人所好當領(lǐng)風尚;文人之友,必為眾仿。民俗錢幣對此也極力推崇,鑄之于幣,廣為傳播。

清 琴棋書畫背琴棋書畫錢該錢圓形圓穿,單緣單郭。正面文字楷書豎讀為“琴棋書畫”。其中“棋”字為異體字,是依甲骨文“木上其下”的書寫結(jié)構(gòu)而書。背面為紋飾,穿下為琴、穿上為棋盤、穿右為書匣(書法作品可存放其中,亦可表示書籍)、穿左為畫卷。

宋 鏤空亭臺樓閣背琴棋書畫錢該錢圓形方穿,三重緣,夾凸緣、內(nèi)珠圈,單郭。圖案對稱,雙面相同。內(nèi)容是琴棋書畫,文氣滿溢,樹石掩影,園林氣象。樓閣中距,一正兩副de4bc8c6f9b08e9afe61578f283389ddfd1251a88b0bc9929dfa54811d57a70f。中樓雙檐,兩側(cè)單檐,都有三組以上斗拱。三樓閣中各有一人,正中者彈琴(穿上),兩側(cè)人分別代表書畫者。下方雙人坐而圍棋對弈(穿下)。三樓閣中間是欄桿圍著的三叢大葉植物,兩側(cè)樓間各為一株樹和奇石,葉片團簇。兩側(cè)樓閣臺基外為奇石。棋盤下是菱形錦地紋。通過撫琴、奕棋、讀書(書寫)、繪畫等場景,描述了人們安逸、祥和、悠閑、富足的生活場景,體現(xiàn)了“雅人四好”的美妙。

清 冰壺秋月背琴棋書畫手雕大花錢吉語錢,圓形方穿,單緣單郭,寬緣寬郭,吹珠地紋。正面文字篆書豎讀為“冰壺秋月”,其中“仌”為古字,同“冰”。背面紋飾為琴棋書畫,穿上為系扎彩帶的古琴,穿下為系扎彩帶的棋盤,穿右為系扎彩帶的書匣(書籍),穿左為系扎彩帶的畫卷。之所以系扎彩帶,因為其為吉祥之物。用“冰壺秋月”來贊美“雅人四好”(琴棋書畫),尊琴棋書畫為吉祥寶物,正是這枚吉語錢的美好寓意。

金玉滿堂”背“琴棋書畫”錢

清 福壽康寧背琴棋書畫錢

清 五福捧壽背琴棋書畫銀質(zhì)手刻花牌上述所示吉語錢,均將琴棋書畫作為吉祥寶物,習之、善之、賞之,當會使人金玉滿堂、延年益壽、幸福一生。

清祿位高升背琴棋書畫吉語錢此錢圓形方穿,單緣寬緣,單郭。正面文字行書豎讀為“祿位高升”;背面紋飾為琴棋書畫,穿左為系扎彩帶的古琴,穿右為系扎彩帶的圍棋盤,穿下為系扎彩帶的書匣與劍,穿上為系扎彩帶的畫卷。祿位高升,意即俸祿提高、職位提升,是祝福吉語,用來祝福(恭賀)對方祿星高照、升官加爵、福祿廣進。紋飾中的書劍,是指書籍和寶劍,意即讀書做官,仗劍從軍,求取功名。此枚吉語錢激勵讀書人、為仕者學好“琴棋書畫”,會為博得功名、祿位高升助力。

清 天聰之寶背琴棋書畫大型花錢
此錢圓形方穿,單緣寬緣,單郭。正面文字楷書豎讀為“天聰之寶”;背面紋飾為琴棋書畫,穿左為古錢、穿右為圍棋盤、穿下為書匣與劍、穿上為畫卷,均用彩帶系扎。
天聰,一是清太宗皇太極年號,使用時間為1627年至1636年。這十年,是皇太極自登基始、內(nèi)修政事、外勤討伐、建立大清的十年。另一是詞語。
天聰元年始鑄“天聰通寶”(直譯為“天聰汗之錢”),滿、漢文各一品。行用錢“天聰通寶”直徑為4.4厘米(最大者達4.9厘米)。而該吉語錢為大錢,直徑達6.3厘米。故“天聰之寶”之“天聰”,可不作年號解。
天聰,本義為上天賦予人的聽力。出自《韓非子·解老》:“人也者,乘于天明以視,寄于天聰以聽,托于天智以思慮?!甭?,本義雖為聽力好,但也有心思靈敏、明察、有才智等義。
由此可見,天聰之寶也可以理解成:(琴棋書畫是)上天賦予人們聰明智慧的吉祥寶物。人們應(yīng)當勤奮認真地學習掌握“琴棋書畫”這些技藝,不辜負上天的賦予。
(注:本文圖片來源于華夏古泉網(wǎng)、首席收藏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