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蔬菜產業化聯合體是由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海通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牽頭發起,寧波海通時代農業有限公司、慈溪市觀海衛綠輝蔬菜專業合作社、慈溪市長河滄北蔬菜種植場等12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盟的省級產業化聯合體。該聯合體已擁有綠色食品認證7個,注冊有“卡依之”“慈湖”“金灣角”等11個商標。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12.25億元,收購農產品35萬噸,收購額7.04億元。
創新五大農場模式。海通因勢利導發展加盟農場、合作農場、訂單農場、自營農場、股份農場等五種新型農場模式,變分散經營為集約化經營,不斷擴大輻射帶動范圍。其中,“加盟農場”為海通食品集團首創,即與種植大戶建立利益共同體,確定農產品收購價格,農民承擔種植風險、公司承擔市場風險;合作農場即公司對合作農場采取確定最低收購保護價的訂單農業模式;股份農場即公司以資金入股,負責生產運營所需的土地租賃、農資供應、資金周轉、產品購銷等保障工作,生產大隊集中農民和技術工人以技術入股方式開展生產管理工作,最終實現績效分紅;訂單農場即農戶與公司簽訂訂單,按照公司標準組織生產;自營農場即公司直接流轉土地生產經營。截至2021年年底,海通已建成自營農場6500畝,加盟農場12個面積約1.5萬畝,合作農場面積約3萬畝,各類訂單農場面積約5萬畝。
實施標準化生產。實行“統一管理、統一生產、統一培訓、統一用藥、統一收購”的“五統一”標準化生產形式。產業園內新浦一帆果蔬農場,按照公司的“五統一”標準化生產后,種植的小松菜平均產量從2000公斤/畝,增加到2250公斤/畝,增產12.5%,同時生產成本降低了10.8%,每畝的收入增加了200元。此外,海通還通過制訂農藥使用手冊、農藥統一采購發放、田間巡視員管理制度、加大農殘送檢力度等措施,形成一整套“農殘控制體系”和“田間TBS可追溯體系”,確保農產品源頭質量和安全,確保多年未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
聚焦發展加工主業。秉持“專、精、特、新”的理念,堅持以果蔬加工為主業,通過產能咬合營銷、原料咬合產能,把農業資源優勢與食品加工優勢有機結合,形成年生產能力超過10萬噸的大型農產品加工和食品加工企業,充分帶動聯合體成員和周邊農戶生產并使其擁有穩定的收入來源。聯合體成員、種植大戶胡信炎自2000年與海通建立合作關系以來,種植面積已經從200余畝發展到1000余畝,每年向海通提供出口蔬菜1500余噸,實現銷售收入400余萬元。
實施低價保護。不斷完善農民利益聯結,規范“企業+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對聯合體成員農戶實施最低收購保護價,在農產品市場價格下滑時按照保護價正常收購農戶產品,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西蘭花價格一度下滑至0.7~0.8元/斤,公司立即啟動最低保護價(1.05元/斤),向基地農戶收購,比市場價高30%,保證西蘭花種植農戶略有盈利。此外,海通實施“優質優價”收購,對質量好、價格高的農產品,將部分加工、銷售環節的利潤返還給農戶。如對毛豆、青刀豆、菠菜等產品等按照不同的成品率,在市場價的基礎上根據成品率按一定的比例進行返利。
創新銷售模式。推出“時代農場”“鮮蔬直通車”等品牌理念,探索“從田間到餐桌”的放心農產品銷售模式,建立自營高效物流體系,打造品牌化、零庫存、短平快運轉的新型農產品流通平臺。目前,已與7家單位簽訂農產品長期供應協議,推廣果蔬直通市民小區5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