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逢剛,彭云軍,陳國偉,鄧 軍,何忠華,劉家勇,代光偉*,羅志堅,陳玉林, 董顯華
(1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所/云南省甘蔗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云南開遠 661699;2耿馬南華勐永糖業有限公司,云南耿馬 677606;3臨滄南華糖業有限公司,云南臨滄 677000)
甘蔗是我國最主要的糖料作物,甘蔗新品種選育是蔗糖產業持續發展的核心技術和基礎[1-2]。甘蔗新品種的大面積試驗示范,是育種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的必要環節[3-4],能提高良種生產力,加快新良種的推廣速度,迅速擴大良種覆蓋面,發揮良種經濟效益,增強蔗糖生產競爭力。
耿馬縣是我國糖料蔗核心基地縣之一,是云南省最大的甘蔗糖業基地縣,常年甘蔗種植面積在2.7萬hm2左右。但蔗區耕地面積有限,繼續擴大種植面積十分困難,靠增加投入來提高蔗糖產出的空間越來越小。高產高糖新品種的推廣應用,能提高單位面積內產蔗量和產糖量,使甘蔗單產、產糖率顯著提升,將為蔗農和企業創造更大效益,促進蔗糖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新品種云蔗05-51、云蔗08-1609、柳城05-136和柳城03-1137已在云南蔗區大面積推廣應用(表1),在云南省臨滄耿馬勐永蔗區開展甘蔗新品種多點試驗示范,以ROC22為對照品種,通過對其工農藝性狀、產量和含糖量等進行綜合評價分析,以期為生產提供一定的指導和參考。

表1 2021年參試甘蔗新品種面積統計表 單位:萬hm2
云蔗05-51:母本崖城90-56,父本ROC23。早 熟、高產高糖,脫葉性好,57號毛群極少,宿根性強。在國家甘蔗品種區域化試驗和生產試驗中,云蔗05-51平均蔗莖產量101.23 t/hm2,較對照ROC22和ROC16分別增產0.43%和7.59%。全期(11~3月)平均蔗糖分14.92%,較雙對照分別高0.07和0.33個百分點。該品種抗旱性強,高抗黑穗病,中抗甘蔗花葉病,在云南耿馬縣的豐產性及穩產性較好[5]。
云蔗08-1609:母本云蔗94-343,父本粵糖00-236。中大莖,早熟、高產、高糖,抗旱性強,宿根性強,中抗黑穗病,高抗花葉病,屬耐貯性品種。在云南省甘蔗區域化試驗中,云蔗08-1609平均蔗產量108.59 t/hm2,全期(11~3月)平均糖分15.70%,平均含糖量15.98 t/hm2。該品種適宜在水田、壩地、旱坡地、臺地種植,在水肥條件好的田壩地種植增產增收效果更佳[6]。
柳城05-136(桂柳05-136):母本CP81-1254,父本ROC22。生長勢強、早熟、高產、高糖、宿根性好,適應性強。在國家甘蔗品種區域化試驗中,柳城05-136平均蔗莖產量100.74 t/hm2,較對照ROC22和ROC16分別增產0.87%和6.07%。全期(11~3月)平均蔗糖分14.99%,較雙對照分別高0.56和0.39個百分點。黑穗病和花葉病抗性等級為中抗。適宜在廣西、廣東、云南、海南、福建等省區中等或中等以上肥力的旱坡地和水旱地種植[7]。
柳城03-1137(桂柳二號):母本HoCP93-746,父本ROC22。生長勢強、早熟、高產、高糖、宿根性好,適應性強。在國家甘蔗品種區域化試驗中,柳城03-1137平均蔗莖產量105.39 t/hm2,較對照ROC22增產5.71%。全期(11~3月)平均蔗糖分14.76%,較對照低0.08個百分點。黑穗病的抗性為中抗,花葉病抗性等級為免疫,抗旱性中等,抗寒性強,耐除草劑。適宜在廣西、廣東、云南、海南、福建等省區中等或中等以上肥力的旱坡地和水旱地種植[8]。
2020年3月在耿馬縣勐永蔗區種植試驗示范,主要在勐永鎮、勐撒鎮和大興鄉的6個點開展試驗,對照ROC22面積約為2 hm2,云蔗05-51約為3 hm2,云蔗08-1609、柳城05-136和柳城03-1137各約為1 hm2。試驗種植行距為1.0 m,下芽量為120000芽/hm2。栽種后采用地膜覆蓋,其他各項田間管理按當地生產栽培管理,2021年3月收獲后進行宿根管理。
2021年3月對新植甘蔗產量進行測量,對甘蔗蔗糖分進行檢測。2022年2月對宿根甘蔗產量進行測量,對甘蔗蔗糖分進行檢測。
用Excel 2016軟件進行數據整理,用SPSS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甘蔗品種新植試驗示范結果分析,由表2可知,在甘蔗產量方面,云蔗05-51、云蔗08-1609、柳城05-136和柳城03-1137顯著高于對照ROC22。在蔗糖分性狀上,柳城05-136、柳城03-1137和對照ROC22差異無顯著性,云蔗05-51和云蔗08-1609顯著高于對照ROC22。在含糖量上,柳城03-1137和對照ROC22差異無顯著性,柳城05-136顯著高于對照ROC22,云蔗05-51和云蔗08-1609顯著高于柳城05-136、柳城03-1137和對照ROC22。

表2 2020年參試甘蔗品種新植結果分析
甘蔗品種宿根試驗示范結果分析(見表3):在甘蔗產量方面,云蔗05-51、柳城05-136、柳城03-1137和對照ROC22差異無顯著性,云蔗08-1609則顯著高于它們4個品種。在蔗糖分含量上,柳城05-136、柳城03-1137和對照ROC22差異無顯著性,云蔗05-51顯著高于柳城03-1137和對照ROC22,云蔗08-1609顯著高于柳城05-136、柳城03-1137和對照ROC22。在含糖量上,柳城05-136、柳城03-1137和對照ROC22差異無顯著性,云蔗05-51顯著高于對照ROC22,云蔗08-1609則顯著高于其他4個品種。

表3 2021年甘蔗品種宿根結果分析
在耿馬勐永蔗區進行多點試驗示范中,在甘蔗產量方面,4個品種在新植和宿根試驗中的產量都高于對照ROC22,最高的是云蔗08-1609新植達110.18 t/hm2,宿根達121.98 t/hm2。在蔗糖分方面,只有新植中柳城03-1137略低于對照ROC22,其他都高于對照,其中最高的是云蔗08-1609,云蔗05-51次之。在含糖量方面,4個品種在新植和宿根試驗中的產量都高于對照ROC22,最高的是云蔗08-1609新植達18.56 t/hm2,宿根可達19.07 t/hm2。
本試驗結果和國家甘蔗品種區域化試驗、云南省甘蔗品種區域化試驗中的結果比較,兩試驗中甘蔗產量差異較小數據較為相近,產量最高的是云蔗08-1609。在蔗糖分方面,本試驗新植蔗蔗糖分3月檢測1次,宿根蔗2月檢測1次,所以整體高于區試中的平均值,蔗糖分最高的是云蔗08-1609。4個品種在耿馬勐永蔗區的表現整體優于ROC22,可根據每個品種的區域表現進行合理布局來優化蔗區品種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