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美鳳
關鍵詞:微課 閱讀教學
2020年春季,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來,疫情造就超長寒假,教育部果斷吹響“停課不停學”戰斗號角,教師率領學生宅家戰“疫”。要實現課堂與課外的跨越、克服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微課憑借其“短”“快”“精”的優點成為老師們在線閱讀教學模式的首選。
一、課始應用微課,助力能力培養
1.預習環節應用微課,可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課始微課內容可以選擇文章寫作背景、作者介紹,也可以將文章朗讀的音頻制作成微視頻分享給學生,讓學生結合微視頻內容自主學習從而完成預習任務,以此提高閱讀教學效率。
案例《圓明園的毀滅》:課文開篇說道“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怎樣理解這句話?利用微視頻《火燒圓明園》,知識鏈接圓明園的建筑特色和藏物,讓孩子們直觀感受到圓明園的雄偉壯觀;直面圓明園經歷的火劫,感受民族蒙羞的恥辱;文物的回歸,極大地激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引起學生共情,“研讀資料,品悟真情”語文要素輕松落實。
2.導入環節應用微課,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文章結構、問題清單等內容都可以作為素材導入視頻,讓學生在觀看微視頻中對課文有初步的認知,下一步學習更有針對性。
案例:《威尼斯的小艇》在導入部分讓學生觀看微課視頻,感受威尼斯的動態美和靜態美,這樣的導入對于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動靜結合的寫法”,事半功倍。
二、課中應用微課,助力閱讀理解
1.閱讀教學中可以利用微課創建學習情景。一是可以讓學生在視頻觀看中產生深刻的情感體驗,增加閱讀興趣,提高對文章的理解;二是可以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閱讀學習活動中;三是可以將課本知識以另一種形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觀看中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提高閱讀學習效果。
案例《陶罐與鐵罐》:學生觀看微課視頻,更能從雙方對話的語言和神態中體會雙方性格特點。
案例《荷花》:“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觀看微視頻學生更能體會“冒”字的妙處。
2.閱讀教學中可以利用微課突破教學難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一個難點就是需要教授的知識點繁多,本課題組成員遵循統編版小語教材“雙線組元結構”,緊扣本單元語文要素,將閱讀教學中需要攻克的重難點制作成一個個微課,每一個微課針對講授一個語文要素,這樣就能夠將課堂知識進行碎片化教學,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每一個知識點。
3.閱讀教學中可以利用微課教學實現查漏補缺。在課堂結束后,學生對沒有“吃透”的知識點,可以選擇相應的微課進行針對性多次學習,從而彌補自身的不足,克服課堂大班教學均衡用力的局限性。
三、課后應用微課,助力拓展延伸
課本中的閱讀教學只是閱讀教學的引子,真正的閱讀教學應當是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養成自主閱讀、終身閱讀的習慣。
案例《草船借箭》:教師利用微課向學生拓展空城計、七擒孟獲、過五關斬六將、火燒連營等充滿趣味的故事情節,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微課結束后,教師再向學生推薦閱讀《三國演義》,這時候的推薦就會讓許多學生愿意在課外進行自主閱讀。通過微課將課堂延伸至課外,輕松落實“聯系上下文和借助資料的方法學習閱讀古典名著”這一語文要素。1E8FFA27-C512-4549-B383-634CDF32E4E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