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躍光 尤久杰 李術梅
摘要:羔羊由于日齡較小,機體各個器官和系統發育不夠完善,對于環境溫度的劇烈變化以及病原菌的耐受能力相對較差,容易出現患病的情況。痢疾是羔羊養殖過程中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是由魏氏梭菌所導致的一種急性毒血疾病。嚴重降低了羔羊健康狀況和生產性能。本文將對羔羊養殖過程中痢疾的患病癥狀、診斷措施以及相關的治療措施進行介紹,旨在為羔羊的健康養殖帶來幫助。
關鍵詞:羔羊;痢疾;疾病癥狀;健康狀況;防治措施
羔羊痢疾的病原菌是B型魏氏梭菌,感染后羔羊會出現急性毒血癥,伴隨著劇烈的腹瀉以及消化道潰瘍等情況,嚴重降低了羔羊的生產性能,限制了后期羔羊的生長育肥,可能導致羔羊出現大批量的死亡,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羔羊痢疾通常呈現為季節性流行,在氣溫較低以及氣候寒冷季節較為多發,羔羊在2~3日齡階段高發,生長到1周齡以上時痢疾的情況較為少見,比較而言,地方品種羔羊對于痢疾的抵抗能力相對較強[1]。痢疾的傳染主要通過患病羔羊的糞便,同時消化道、臍帶以及外傷等均會導致羔羊的病原菌感染[2]。本文將對羔羊養殖過程中痢疾的患病癥狀、診斷措施以及相關的治療措施進行介紹,以期為羔羊的健康養殖帶來幫助。
1 羔羊痢疾出現的原因
羊養殖過程中導致羔羊出現痢疾疾病的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其中主要分為羔羊自身免疫機能問題和飼養管理問題兩個方面。首先羔羊在出生后需要及時的吃食到初乳,沒有及時的采食到初乳會導致羔羊的免疫機能顯著下降。初乳中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是初生羔羊機體免疫功能的重要物質來源,沒有及時的采食初乳將會增加患得疾病感染的風險,增加痢疾疾病出現的概率。實際羔羊養殖生產中很容易出現母羊乳汁分泌不足的情況,進而導致羔羊沒有獲得充足的營養物質來源[3]。這個階段中需要飼養管理人員做好人工補乳工作,保障羔羊初期階段營養物質的供給。補乳過程中需要保障乳汁的溫度和營養物質含量,避免羔羊胃腸道受到刺激,若沒有做好人工補乳工作也是導致羔羊出現痢疾的重要原因。
母羊的飼養管理措施不合理也會導致羔羊出現疾病問題。在母羊妊娠階段的養殖中,若沒有供給充足的飼料原料營養物質,導致母羊在妊娠期間機體營養物質供給不足,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和后續分娩后的乳汁分泌,最終導致初生羔羊的體質較弱,容易受到疾病的感染。分娩后母羊需要供給充足的營養飼料,保障母羊乳汁的分泌和營養價值,母羊在寒冷季節養殖中需要注意飲水的溫度,避免飲用涼水導致母羊機體應激,降低乳汁的分泌和品質,最終導致羔羊容易出現痢疾疾病[4]。羔羊養殖過程中飼養環境條件惡劣也是導致痢疾疾病出現的重要原因,羔羊欄舍中陰冷潮濕的環境將導致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增加羔羊出現痢疾的風險。而且在氣溫變化較大的季節需要做好欄舍溫度的控制,避免羔羊機體出現應激的情況。沒有做好羔羊養殖欄舍中的清潔消毒工作也是導致痢疾疾病出現的重要因素。
2 羔羊痢疾的臨床癥狀
羔羊患得痢疾后主要的癥狀是劇烈腹瀉,通常羔羊感染痢疾后潛伏期為1~2d,初生羔羊在4日齡內出現痢疾的情況較為多見。患病羔羊出現精神狀態沉郁,長臥不起,不采食母乳的情況,潛伏期過后患病羔羊出現嚴重腹瀉的情況,羔羊糞便呈糊狀或者水樣糞便,帶有惡臭味。患病后期羔羊糞便中夾雜著血液,同時機體狀況不斷衰弱,沒有采取及時的治療措施則會在發病的1~2d后死亡。部分患病羔羊會出現呼吸急促的癥狀,同時頭往后伸等神經系統癥狀。患病羔羊在長時間的腹瀉后會出現機體脫水的情況,若沒有及時的進行體液的補充將很容易導致羔羊的猝死。患病羔羊的眼結膜處出現發紺的情況,羔羊的肛門處出現大量糊狀糞便,且散發出惡臭味。
3 羔羊痢疾的診斷措施
通過對患病羔羊進行解剖檢查可以發現羔羊胃腸道出現壞死性腸道炎癥的情況,呈現為彌漫性出血,患病羔羊機體消瘦,同時機體脫水情況嚴重,被毛不整粗亂,羔羊結膜呈現為蒼白色。患病羔羊胃腸道黏膜出現大量出血點,同時淋巴組織出現顯著腫大充血的情況。心臟包膜出現積液,肺部出現充血和淤血。羔羊痢疾的診斷需要結合流行病學,患病羔羊的臨床癥狀以及病死羔羊的解剖檢查等方面綜合考慮,注意與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等引起的羔羊下痢情況相區分,還可以通過實驗室檢查鑒定病原菌種類。
4 羔羊痢疾的防治措施
4.1 羔羊痢疾的預防措施
羔羊痢疾的預防措施可以通過疫苗的預防接種以及藥物預防兩種方式,在每年的秋季可以給羔羊肌肉或皮下注射羊快疫、猝狙、羔羊痢疾、腸毒血癥三聯四防滅活疫苗或四聯干粉滅活疫苗,也可以選用羊快疫、猝狙、羔羊痢疾、腸毒血癥、黑疫、肉毒梭菌(C型)中毒癥六聯干粉滅活疫苗。羔羊在出生后的12h內可以給其灌服預防劑量的抗生素,例如土霉素或者鹽酸多西環素等,以避免病原菌的感染。母羊分娩前需要做好產房的消毒殺菌工作,保障母羊的營養物質供給以及繁殖性能是提高羔羊機體狀況的有效措施[5]。羔羊痢疾疾病的預防還可以通過做好母羊的飼養管理進行,妊娠母羊良好的機體狀況和繁殖性能可以有效改善初生羔羊的機體健康狀況和免疫能力,進而降低出現痢疾疾病的概率。首先需要保障妊娠母羊獲得充足的營養物質供給,保障飼料營養物質滿足妊娠母羊的營養需求和胎兒的生長發育。在妊娠母羊臨近分娩前對產房進行系統的清潔消毒,同時保障產房環境溫度的適宜,避免母羊或者初生羔羊受到環境溫度的刺激,為母羊的分娩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條件。分娩過程中對于工作人員也需要嚴格的消毒處理,所使用的器械等物品做好清潔消毒。羔羊分娩后的斷臍工作需要及時的對臍帶進行消毒處理,母羊分娩后需要對后肢部位、乳房和乳頭進行清潔消毒。隨后做好羔羊的保暖工作,盡快安排羔羊的初乳喂食和補飼。羔羊養殖中欄舍的定時清潔消毒也是避免痢疾疾病出現的關鍵,保障欄舍中獲得充足的通風,控制合理的羔羊養殖密度。
4.2 羔羊痢疾的治療措施
在羔羊養殖出現痢疾疾病后,首先需要將患病羔羊及時的進行隔離飼養,隨后對欄舍進行徹底的清潔消毒,避免疾病的進一步擴散和二次感染的出現。對于無法進行治療處理的羔羊進行及時的淘汰和無公害化處理。羔羊痢疾的治療措施主要是通過藥物的治療,可以通過使用鹽酸多西環素3~5mg/kg·bw+碳酸氫鈉5g+堿式硝酸鉍2g混合后加水給患病羔羊灌服,3次/d,灌服2~3d即可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還可以通過注射芐星青霉素3萬~4萬IU/kg·bw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通過使用胃蛋白酶0.4g+土霉素0.3g混合水100mL左右給羔羊灌服,灌服2次/d,1~2d即可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對患得痢疾的羔羊還需要做好機體補液措施,可以通過使用5%濃度的葡萄糖生理鹽水溶液對患病羔羊進行靜脈注射。
5 小結
痢疾是羔羊養殖過程中一種常見的傳染性胃腸道疾病,嚴重損害了羔羊的健康狀況,降低了羊只養殖的經濟效益,通過良好的飼養管理以及預防治療工作可以有效避免痢疾的出現,促進羊養殖產業的科學發展。
參考文獻:
[1] 付江波,王延峰,孟媛.羔羊痢疾的發病原因及綜合防治對策[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5,36(8):125-126.
[2] 馬建忠,沈明亮,馬步君,等.羔羊痢疾防控技術研究[J].寧夏農林科技,2013,54(2):62-63+65.
[3] 譚詩文,肖耀南,艾玉萍,等.羔羊痢疾、大腸桿菌病、羊猝狙、羊腸毒血癥四聯油佐劑滅活菌苗研制及預防試驗的研究[J].貴州畜牧獸醫,2000(2):1-5.
[4] 郭會玲,陳世軍,龔新輝,等.羔羊痢疾的診療[J].中國獸醫雜志,2015,51(3):54-55.
[5] 夏萬良,王東勁,徐鐵山,等.長效土霉素治療海南黑山羊羔羊痢疾的試驗報告[J].熱帶農業科學,2006(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