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匯濤 李進 王傳樸
摘要:羊養殖過程中,瓣胃阻塞是常見病、多發病,輕則影響羊生長發育,重則導致死亡,進而給養殖場戶造成經濟損失,降低養殖積極性,不利于養羊業穩定發展,因此積極做好診治工作尤為重要。采用中西獸醫結合法治療羊瓣胃阻塞,效果頗佳。基于此,本文著重對羊瓣胃阻塞的中西獸醫結合治療方法展開了深入研究。
關鍵詞:羊;瓣胃阻塞;中西獸醫;結合治療;研究
羊瓣胃阻塞,也被稱之為“百葉干”,屬于瓣胃蠕動機能障礙引發的消化道疾病。病羊會出現明顯的食欲下降、反芻減少、日漸消瘦,營養不良、腹瀉等癥狀。該病多發于年老體弱的羊,因此養殖人員要密切留意,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幫助病羊及早恢復健康。
1 發病原因
1.1 飼料品質不良
羊養殖期間,所喂食的飼料品質差,草料適口性差,難以消化,如:喂食苜蓿秸稈、大豆秸稈、蠶豆莢等,這些粗硬未經加工處理的飼料以及冰凍、發霉的飼料,會極大的增加羊瓣胃阻塞發病率。
1.2 飼料調制不當
日糧配比是否科學合理,直接影響著羊的生長發育。日常飼養時,如日糧配比不合理,長期過量喂食豆腐渣、酒糟等粗飼料、糟粕飼料,粗飼料補充不足,引發消化機能紊亂誘發瓣胃阻塞。或者長期用鍘過短的飼草喂羊,導致前胃刺激不足,前胃神經興奮性下降,增加瓣胃阻塞發病率[1]。
1.3 飼料中混有異物
飼料當中如有異物,如:泥沙、布片、塑料袋等,被羊誤食后會沉積在瓣胃瓣葉之間導致患病。如羊群飼料中缺少維生素、礦物質,則會引發異食癥,誤食塑料薄膜、破碎衣物等,或者飲用一些污水,均會增加羊瓣胃阻塞發病率。
1.4 應激反應
羊群如受到應激因素的影響,可導致瓣胃阻塞病的發生。應激反應,主要是由于下述因素造成的:長途運輸、環境狀況不佳、圈舍擁擠、突然更換飼料、突然更換喂養人員、圈舍光照通風不良陰暗潮濕、難產、嚴寒、酷暑、饑餓、疲勞、創傷等,均會產生一定的應激反應,誘發羊瓣胃阻塞病。
1.5 繼發于其他疾病
羊如患有:前胃弛緩、瘤胃積食、創傷性網胃炎、瓣胃炎、腸阻塞、腹膜炎、中毒、感染,亦可繼發羊瓣胃阻塞病的發生,同時死亡幾率也顯著升高。
2 臨床癥狀
病羊發病初期,其臨床癥狀表現不明顯,體溫呼吸等基本無異常,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出現食欲下降、反芻次數減少現象,精神狀態不佳,鼻鏡干燥龜裂,前胃蠕動音減弱,嚴重的蠕動音小。按壓病羊瓣胃區有疼痛感,病羊拒絕按壓并發出哀嚎,噯氣次數減少,排糞量減少,糞便干結,呈黑色算盤珠狀,糞便表面有黏膜,后期逐漸停止排糞,個別羊會出現腹瀉癥狀,脫水中毒,結膜發紺,雙目凹陷,皮膚逐漸喪失彈性,臥地不起,不愿站立,昏昏欲睡。如病羊小葉壞死,感染敗血癥,則會出現高燒癥狀,脈搏加快,呼吸急促,機體衰竭,最終死亡[2]。
3 診斷要點
羊瓣胃阻塞病診斷時,結合病羊飼料喂養狀況,臨床典型癥狀表現,如:叩診瓣胃區疼痛、食欲下降、瓣胃區堅硬等,可做初步的診斷。或者可在病羊右側第9肋間隙和肩關節交界下方2cm的位置,使用12號7cm長的針頭刺入側肩關節4cm,如感覺有堅硬的內容物,針頭無法擺動,并且注射器抽吸無瓣胃液流出,此時即可確診。需要注意的是,羊瓣胃阻塞臨床癥狀表現和皺胃阻塞存在一定的相似之處,因此要認真做好鑒別診斷工作,避免誤診影響后續治療。上文中已詳細闡述羊瓣胃阻塞癥狀表現,在此不一一贅述。羊皺胃阻塞,主要是由于前胃弛緩誘發的,病羊不愿進食,糞便干燥,排尿次數和排尿量減少,糞便中帶有血絲,全身脫水,右腹部皺胃區突出,觸摸皺胃區有堅硬感和痛疼感,后期病羊停止進食,腹痛,腹瀉,脫水,體虛,結膜發紺。羊瓣胃阻塞和皺胃阻塞的相同之處在于:食欲下降、反芻次數減少、排糞量減少,糞便外觀呈黑色球狀,其區別之處在于患有皺胃阻塞的病羊,糞便內部也呈黑色。
4 中西獸醫治療
4.1 西獸醫治療
西獸醫治療羊瓣胃阻塞,主要以軟化瓣胃內容物,促進胃腸蠕動為主,輔以興奮前胃運動機能,促進胃腸內容物排出為主,具體可采用下述方法治療:
首先,針對輕癥病羊,可內服硫酸鈉100g+溫水1,500mL,亦可直接內服1,000mL石蠟油,加快前胃內容物的排出。
其次,針對重癥病羊,可采用瓣胃注射療法,在病羊右側第9肋間隙和肩關節交界下方2cm的位置,使用12號7cm長的針頭刺入側肩關節4cm,然后注入生理鹽水20mL,此時如發現流出一些草渣,代表刺入瓣胃,接著分別將25%硫酸鎂溶液30mL和石蠟油100mL注入病羊瓣胃內,次日再注射1次。再靜脈注射10%氯化鈣10mL、10%氯化鈉50mL、5%葡萄糖生理鹽水150mL,促使病羊瓣胃內容物松軟后,加快積聚物排出,有效緩解病羊病情。
最后,針對頑固性瓣胃阻塞,在采用上述藥物治療方法效果不佳的情況下,可采用手術方法予以治療。將病羊采取右側臥姿勢并做好保定工作,兩前肢向前固定,兩后肢向后固定,促使病羊腹部充分暴露。然后在瓣胃區剃毛消毒,并使用2%普魯卡因局麻,接著在病羊右側季肋區距腹中線5cm的位置作15cm的切口,然后將皮下結締組織、肌層進行鈍性分離,使用剪刀將腹膜作15cm切口,右手伸入腹腔探摸瓣胃形狀,如發覺瓣胃堅實堅硬,可用手將其牽引至切口位置,然后注入50mL生理鹽水,并適當捏壓瓣胃,加快瓣胃內容物軟化,然后再注射50mL石蠟油,最后將瓣胃歸位,最后關閉腹腔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手術治療后,需要做好后續護理工作。手術后,為加快病羊體力恢復,可靜脈注射5%葡萄糖溶液500mL、VC 10mL、20%安鈉咖3mL,1次/d,連續用藥3d。為避免出現繼發感染的現象,可肌注青霉素80萬IU、鏈霉素100萬IU。要為病羊恢復營造安靜、舒適、溫暖、清潔的圈舍環境,當病羊恢復食欲后,應先喂食適當易于消化的流食,后期再逐漸恢復正常飼喂狀態。
4.2 中獸醫治療
中獸醫治療羊瓣胃阻塞,具有安全、無毒副作用和標本兼治的效果,在具體治療時應遵循健胃、止酵、通便、潤燥、清熱等原則,治療措施如下:
1)黎蘆潤燥湯。藜蘆、川芎、常山、二丑各60g,滑石90g,當歸100g,將上述中草藥加入適量水煎熬成藥液去渣,然后再加入蜂蜜250g和麻油1,000mL,灌服給病羊,1次/d,連服3~5d。
2)檳榔散。當歸、黨參、枳實、厚樸、檳榔、香附、神曲、山楂、陳皮各10g,黃芪20g,麥芽粉30g,酵母片30片,將上述中草藥加入800mL水煎熬成藥液去渣溫服,1次/d,連服3~5d。
3)大承氣湯。生地、大黃、枳殼、生地、郁李仁各10g,將上述藥物加入適量水煎熬成藥液去渣,然后再加入蜂蜜、芒硝各20g,豬油100g,將其調勻后灌服給病羊,1次/d,連服3d。
4)豬膏散加減。白術、當歸、大戟、牽牛子、甘草各5g,大黃15g,將上述中草藥研磨成粉末狀,然后加入滑石10g、芒硝20g、豬油100g,再加適量開水沖調溫后灌服給病羊,1次/d,連服3d。
5)黃芪散。甘草5g,黃芩、二丑、玉片各6g,黃芪、厚樸、枳實、滑石、麻仁各10g,千金子25g,大黃45g,芒硝65g,將上述中草藥研磨成粉末狀,然后加入蜂蜜、植物油各50g,調勻后灌服病羊,1次/d,連服3~5d即可。
5 病例分析
2021年11月份,單縣某養殖場中有2只羊發病,病羊不愿進食,精神狀態不佳,反芻次數減少,養殖戶電話邀約求診。對病羊進行實際檢查發現,病羊噯氣次數減少,瓣胃突出,按壓后病羊疼痛不安,糞便干結,呈算盤珠狀,呈暗黑色。結合病羊臨床癥狀表現,初步診斷為瓣胃阻塞。對病羊飼料狀況進行檢查,發現所儲存的飼料有輕微霉變現象,飼料中有一些砂子,飼槽中飼料由于氣溫低被冰凍,結合喂養情況,診斷為由飼料喂養因素引發的瓣胃阻塞病。隨即采用上述中西獸醫結合方法予以治療。西獸醫內服硫酸鈉100g、溫水1,500mL,加快前胃內容物的排出。中獸醫用黎蘆潤燥湯治療,取藜蘆、川芎、常山、二丑各60g,滑石90g,當歸100g,將上述中草藥加入適量水煎熬成藥液去渣,然后再加入蜂蜜250g、麻油1,000mL,灌服給病羊,1次/d。中西獸醫結合治療2d,病羊癥狀明顯緩解,繼續治療2d,病羊完全康復,1周后復診,無復發跡象[3]。
6 預防措施
首先,在入冬后應適當增加營養補充,每日喂食適量的青綠多汁飼料,如:胡蘿卜、大白菜以及南瓜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喂食上述食物前需將其切塊后再喂食,避免出現食道阻塞。
其次,喂食飼料時,應避免飼料粉碎過細,干飼料需加水濕潤后再喂食,尤其是在冬季,應對飼料進行加溫處理后再喂食,應控制好加水量,保證飼料松散即可,減少堅硬飼料攝入量。
再次,要保證羊群每日有充足的飲水,冬季應飲用溫水。重視對飼料的保管和檢查,避免飼料出現發霉變質現象,禁止喂食羊群冰凍飼料及霉變飼料,及時剔除飼料中的砂子,避免造成瓣胃阻塞。
最后,應保證飼料日糧均衡性,保證營養豐富,定期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食鹽、預混料、電解多維、礦物質、維生素、微量元素,滿足羊群生長對于多種營養物質的需求,加快胃腸蠕動,提高消化能力,降低羊瓣胃阻塞病發病率。
7 結語
綜上所述,羊養殖過程中,瓣胃阻塞病有著較高的發病率,會對羊群健康生長發育造成極大的影響,因此養殖人員要及時做好診治工作。通過分析羊瓣胃阻塞病的發病原因、臨床癥狀、診斷要點,并探討了該病的中西獸醫結合治療方法和預防措施,希望能夠為羊瓣胃阻塞病的臨床診治工作起到一定的參考借鑒作用,旨在保障養羊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 薛先輝.中西醫結合治療羊瓣胃阻塞[J].吉林畜牧獸醫,2021(11):72+75.
[2] 羅曉燕.中西醫結合治療羊瓣胃阻塞[J].中獸醫學雜志,2019(2):33.
[3] 郜軍榮.中西醫結合治療羊的瘤胃積食和瓣胃阻塞[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7(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