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海
摘要:生豬養殖過程中,妊娠母豬的流產情況嚴重損害了生豬養殖的經濟效益,降低了仔豬的產仔數,阻礙了生豬養殖產業的科學發展。導致妊娠母豬出現流產情況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病毒性疾病的感染是常見的妊娠母豬流產原因。本文將對病毒性疾病導致妊娠母豬流產臨床表現以及相關的防控措施進行介紹,旨在為生豬的健康養殖帶來幫助。
關鍵詞:病毒性疾病;妊娠母豬;流產;疾病防治;經濟效益
生豬養殖中仔豬的數量和品質是影響整個生豬養殖產業發展的關鍵,而初生仔豬的數量和品質與妊娠母豬的機體狀況息息相關。妊娠母豬的健康狀況和繁殖性能將影響產仔數,最終影響到生豬養殖的經濟效益,病毒性疾病會導致妊娠母豬出現流產的情況,嚴重損害了生豬養殖的經濟效益[1]。妊娠母豬養殖中流產的形式主要包括三種形式,第一種是在妊娠母豬的機體中形成了完整的胚胎或者胚胎沒有完全成型的時間段出現流產,這種情況流產通常在實際生豬養殖中沒有引起重視,常常被認為是沒有配種成功。第二種形式的流產是指母豬在配種后20d以內出現的流產,這個時間段的流產同樣難以看到母豬體中胎兒的流出,這種早期的流產通常在實際養殖生產中也會被認為是配種不成功,最終會導致母豬出現不規律發情的狀況。第三種形式的流產是指妊娠母豬在配種成功的30d以后出現的流產,這個時間段的流產會發現母豬體中出現像胎衣的東西流出,通常胎衣上血絲較為少見,若妊娠的時間較長,則可以看見仔豬的胚胎[2]。綜合而言可以將妊娠母豬的流產分為可以看見胚胎和未看見胚胎兩種情況,這兩種情況的流產均會顯著降低母豬的產仔數,同時對母豬的繁殖性能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本文將對病毒性疾病導致母豬流產時母豬出現的疾病癥狀,流產胎兒的臨床表現以及相關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措施進行介紹,旨在為妊娠母豬的健康養殖以及生豬養殖產業的科學發展帶來幫助。
1 常見病毒性疾病導致的妊娠母豬流產
1.1 豬瘟導致的妊娠母豬流產
豬瘟是生豬養殖過程中一種常見的傳染性疾病,現階段豬瘟在豬場中通常以低毒性、持續性感染的方式存在,妊娠母豬感染豬瘟病毒后會出現采食量顯著下降,便秘或者腹瀉,嘔吐等癥狀,同時患病妊娠母豬出現體溫升高、呼吸困難以及機體內分泌失調的情況。由于豬瘟導致妊娠母豬流產胎兒呈現為頭部和四肢的畸形,同時流產胎兒機體出現水腫,腹水,肺臟部出血,肝臟出現壞死的情況,通常出現可見的木乃伊胎。
豬瘟疾病在母豬妊娠的各個階段均會導致感染,豬瘟疫苗的注射是防治這種疾病的主要手段,要注意禁止在母豬妊娠階段給母豬注射豬瘟疫苗,以防止疫苗的毒力物質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循環中,導致死胎、流產或者早產的情況出現。母豬的免疫方式推薦使用細胞疫苗[3]。
1.2 豬藍耳病導致的妊娠母豬流產
豬藍耳病會導致母豬出現呼吸道以及繁殖系統的疾病癥狀,引起母豬出現流產的情況。豬藍耳病主要是由于經典毒株所導致的,患病母豬會出現體溫升高、精神狀態萎靡不振,采食量顯著下降以及嗜睡等癥狀。由豬藍耳病導致流產的死胎、弱子以及木乃伊胎兒通常會混合著其他疾病的感染,胎兒所呈現的癥狀也有所不同。
豬藍耳病通常是由于經典毒株感染所導致的,會引起母豬妊娠后期出現胎兒的病變,強烈的毒株可以導致各個妊娠階段胎兒的感染。主要的防治措施也是通過疫苗的注射,妊娠階段不建議使用強毒疫苗,經典毒株的疫苗最好也使用滅活疫苗。
1.3 偽狂犬疾病導致的妊娠母豬流產
妊娠母豬在感染偽狂犬疾病后會出現明顯的漸進性病情發展,偽狂犬在豬只中的傳播速度非常快,可以通過統計豬群的情況發現豬只的疾病癥狀不斷加重,同時患病豬的數量迅速增加。偽狂犬疾病患病母豬主要癥狀表現為咳嗽、流涕、采食量顯著下降、嘔吐、便秘等情況,患病后期會出現神經系統疾病。偽狂犬疾病導致的流產在妊娠早期感染的胎兒通常會被母體所吸收,由此母豬可能出現屢次配種不成功的情況,中后期感染疾病的會出現死胎或者木乃伊胎,對胎豬進行解剖分析可以發現胎豬的肝臟上出現局限性壞死灶[4]。
偽狂犬疾病在母豬妊娠的各個階段均可感染。對于豬場的后備母豬以及公豬需要在配種前做好相關的免疫疫苗注射,通常豬場的經產母豬可以在產前30d左右以及產后20d左右進行豬偽狂犬疫苗的注射工作。現階段豬偽狂犬疫苗的選擇通常是滅活苗和基因缺失疫苗。
1.4 流感疾病導致的妊娠母豬流產
流感是生豬養殖中一種常見的傳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感染流感病毒所導致。妊娠母豬在出現流感疾病后通常伴隨著結膜炎癥、鼻炎,鼻腔中分泌物增加,長時間打噴嚏等情況,與呼吸道疾病患病癥狀相類似。患病母豬通常會出現臥地不起,嗜睡,體質虛弱的情況,對患病母豬進行驅趕也難以使其站立。妊娠母豬出現流感疾病后,通常會導致死胎的狀況,而且仔豬出現木乃伊的概率較高。妊娠母豬養殖中流感疾病在妊娠的全期階段均有可能出現。妊娠母豬在出現流感疾病后很容易導致繼發性疾病感染的癥狀,愈發加重流感疾病的程度。現階段對于妊娠母豬養殖中出現的流感疾病還沒有效果良好的商品疫苗。妊娠母豬流感疾病的出現和養殖的環境條件息息相關,做好妊娠母豬養殖欄舍中溫度的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出現流感疾病的概率。實際養殖生產中可以通過在妊娠母豬飼糧中適當添加中草藥制劑來提高母豬自身機體的免疫能力,預防流感疾病的出現。常見的中草藥添加劑包括金銀花、連翹、黃芩等[5]。
1.5 細小病毒、乙型腦炎導致的妊娠母豬流產
妊娠母豬養殖中若出現細小病毒或乙型腦炎病毒感染后,通常母豬機體不會出現明顯的疾病癥狀,呈現為亞臨床型或者隱性感染的情況。除了這兩種病毒型疾病在妊娠母豬養殖中感染后不會導致明顯的疾病癥狀外,還有腸病毒、腺病毒、呼腸孤病毒、巨細胞病毒等感染不會導致妊娠母豬機體出現明顯的疾病癥狀。細小病毒通常在初產的妊娠母豬養殖中比較常見,在出現疾病感染的早期階段,胚胎會被母體吸收,進而導致母豬出現不規律發情和反復發情的癥狀,顯著降低母豬的繁殖性能。若在妊娠母豬的中期階段感染細小病毒患病,很容易導致妊娠母豬腹中胎兒的木乃伊化,顯著降低妊娠母豬的產仔數。若妊娠母豬在妊娠后期階段感染細小病毒,將很容易導致組織出現機體充血、出血的情況,部分仔豬還有可能出現全身性水腫和體腔積液的癥狀,對仔豬進行解剖分析可以發現仔豬的器官仔豬出現壞死的情況,存活下來的仔豬通常長時間攜帶病毒,是潛在的疾病傳染源。母豬養殖中細小病毒通常隨著母豬不斷的性成熟而患病的幾率不斷增加,頭胎母豬出現細小病毒感染的概率相對較高,同時母豬在妊娠的各個階段中均有可能出現細小病毒感染的情況。對于妊娠母豬養殖中細小病毒的防治措施通常分為兩個方面。在出現細小病毒感染的豬場中,對5月齡到配種前2周左右的后備母豬及后備公豬進行疫苗的注射,在沒有出現細小病毒感染的豬場中,僅在母豬配種前進行疫苗的接種即可,而且在母豬妊娠期間不宜進行疫苗的接種。
妊娠母豬感染乙型腦炎后通常會導致仔豬出現流產和胎兒水腫的情況,而且仔豬會出現皮下血樣浸潤,部分仔豬的肌肉組織會出現水煮樣的病變。妊娠母豬各階段的患病均可能導致木乃伊胎兒的出現。胎兒通常還會出現淋巴組織充血,腦膜充血水腫,漿膜表面出現出血的情況。胎兒的肝臟、脾臟組織表面出現壞死灶,器官組織內部出現壞死的情況。妊娠母豬在出現腸病毒、腺病毒、呼腸孤病毒、巨細胞病毒等感染時,通常會在妊娠的各個階段出現死胎、弱仔或者木乃伊胎兒的情況。妊娠母豬的乙型腦炎疾病主要在蚊蟲繁殖的季節出現,防止養殖過程中蚊蟲的滋生可以有效降低妊娠母豬出現乙型腦炎疾病的概率。通常建議在出現蚊蟲流行季節前的30d左右對母豬做好乙型腦炎弱毒疫苗的注射,初產母豬在第1次免疫注射收后2周進行第2次加強免疫。
4 小結
病毒性疾病是妊娠母豬飼養過程中常見的疾病類型,給母豬的機體健康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同時極有可能導致妊娠母豬出現流產的情況,阻礙了生豬養殖產業的科學發展。母豬的飼養過程中不僅可以通過免疫疫苗的注射來獲得病毒性疾病的抵抗能力,還可以通過中草藥藥物保健的方式進行輔助的防疫,例如可以在妊娠母豬注射疫苗之前在母豬每噸飼料中添加黃芪多糖粉400g,配合銀黃可溶性粉500g,連續給妊娠母豬飼喂1周可以有效提高母豬疫苗注射后抗體的滴度和整齊度,進而改善母豬機體的免疫效果。
參考文獻:
[1] 康新華,張輝,張維新,等.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圓環病毒2型和衣原體混合感染引起母豬流產的診斷與防治[J].中國動物檢疫,2019,36(6):68-72.
[2] 劉磊,盧冰霞,陳忠偉,等.一例豬圓環病毒3型引起母豬流產病例的診斷和分析[J].養豬,2019(2):113-115.
[3] 周慶雨,單玉平,曹啟明,等.一例細小病毒與圓環病毒-2型混合感染致后備母豬流產的診斷與控制[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7(22):142-144+298.
[4] 黃夏,覃芳蕓,陳義祥,等.應用PCR技術對廣西規模豬場母豬流產病料主要疫病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學調查[J].養殖與飼料,2007(11):23-25.
[5] 周緒斌,倪嬌,焦連國,等.母豬流產與高熱綜合征主要病原檢測以及規模豬場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血清學監測與分析[J].今日養豬業,2007(3):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