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麗 李春明 波拉提江 馬華娟
摘要:伴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在人們平時生活中的地位逐漸提升,變為生活必需品。在奶牛養殖規模逐漸擴大的同時,養殖場內部存在許多管理問題,一定程度上導致奶牛疫病頻頻出現,不僅會影響人們平時的生活,還會影響奶牛養殖業發展。出于為奶牛養殖業持續發展提供保障的目的,奶牛養殖場需對奶牛疫病防控舉措效果引起重視。本文以新疆伊寧縣為例,研究奶牛疫病防控管理舉措。
關鍵詞:奶牛;疫病防控;責任意識
對畜牧養殖業來說,奶牛養殖是其關鍵構成,伴隨生活質量的改善,人們對于奶牛養殖的要求愈發嚴格,不僅應該將優質養殖產品供應給人們,而且需防止傷害生態環境,為奶牛場綜合效益提供保障。就奶牛的養殖過程來說,應該進行高質量疫病防控工作,為產品營養價值提供保障,而且還要避免奶牛因為感染疫病而損害經濟收益。
1 使奶牛場飼養員的責任意識得到加強
對奶牛場飼養員來說,其應該具備責任意識,除需要每天動態觀察牛群和觸摸牛群之外,還要嗅聞牛群,假如出現異常反應,能夠以最快的速度發現問題,將異常情況盡快告知獸醫,以便立即處理疫病,或者盡量將疫病控制在最小范圍,避免產生非必要的損失。就平時飼養管理工作來說,應該完成“看”“摸”“嗅”工作。“看”指的是在添料之前對草料進行檢查,判斷草料是否存在腐敗和變質問題,奶牛的飲水是否清潔,奶牛采食量以及飲水量是不是正常,判斷糞便顏色以及糞便稀薄程度,判斷奶牛精神狀況以及運動狀況,觀察奶牛鼻鏡的濕潤程度,觀察奶牛的腹圍大小,判斷奶牛乳頭和乳房是否存在異常狀況,觀察奶牛皮膚和奶牛被毛是不是有異常狀況。“摸”,工作人員應該用手對奶牛的體表部位進行觸摸,通過觸摸方式,感受奶牛皮表溫度和乳房的彈性強度,感受奶牛腫脹位置軟硬程度與腫脹位置痛感,感受奶牛皮膚結疵程度以及皮膚脫毛程度,判斷奶牛是否有體外寄生蟲。“嗅”,是指工作人員在進至牛舍之后使用嗅覺對氣味進行感受,判斷牛舍氣味是否存在問題,牛舍的異常氣味除了刺鼻味道和惡臭味道外,還有爛蘋果味道[1]。
2 保障奶牛運動量
奶牛適度進行運動對奶牛體質健康的保持十分有利,可以使奶牛在每天的上午和下午進行室外運動,活動時間為2h,讓奶牛可以吸收新鮮空氣,使其在抵抗病原微生物方面的水平得到提升,而且對鈣鹽的吸收利用很有幫助,除能夠防止奶牛的難產和產后癱瘓之外,還可以為奶牛穩產及奶牛高產提供保障。
3 打造適合奶牛生長的環境
出于確保奶牛可以正常生活以及高產目的,應該完成打造適宜飼養環境的工作。對牛舍來說,應該保證有足夠的光線,為牛舍通風情況提供保障,冬季可以做到保暖,夏季能夠做到防暑,為排污通暢性提供保障,牛舍的溫度需要保持在9~18℃之間,牛舍濕度最好處在55%~70%之間。對牛群運動場地來說,需要足夠堅實,除使用二合土進行鋪地外,還可使用細砂來完成鋪地工作,需要保證干燥,不可存在積水。夏天應該防止陽光直接照射到奶牛的身體,在冬天需要將擋風及防寒設施設置到牛舍周圍,讓奶牛無論處在何種季節,均可獲得舒適環境[2]。
4 高質量完成疾病預防保健工作
4.1 定期驅蟲
出于為奶牛的健康提供保障目的,應該將預防為主當作工作原則。春季和秋季定期為奶牛驅蟲,驅蟲次數為一次,值得注意的是,不可對懷孕的奶牛實施驅蟲操作。常用方法是1%阿維菌素或伊維菌素注射液按2mg/kg·bw皮下注射,可以對奶牛身體表面寄生蟲及體內寄生蟲進行有效驅除。
4.2 謹防奶牛出現中毒問題
對有毒的物質與毒素來說,不但可以讓奶牛中毒,還能夠對奶牛的免疫系統進行破壞,降低奶牛在抵抗病毒方面的能力,所以不可將有毒植物和腐敗飼料喂給奶牛,此外,帶毒的餅粕和遭受農藥污染的谷實同樣不可提供給奶牛食用,在對滅鼠藥餌進行投放時,應該注意隱蔽性,在使用之后需要盡快將其打掃干凈,假如察覺出奶牛中毒問題,需要以最快的速度使用解毒舉措[3]。
4.3 應避免疫病發生
奶牛場的布局應該對防疫工作有利,不僅需和交通要道及工廠保持距離,而且不可臨近居民區。生產區的入口應該具備消毒池,人員及車輛在出入之前應該進行消毒,不能讓外來者在生產區參觀,除需做好滅鼠和滅蚊蠅工作外,還應滅殺吸血昆蟲。
4.4 奶牛場需要實行嚴格的消毒制度
受傳染病傳播途徑存在區別的影響,所使用的消毒辦法同樣有所區別。如果疾病是通過呼吸道進行傳播的,需要使用空氣消毒方法。如果疾病通過消化道來傳播,需要對飲水及飼養用具進行消毒。如果是蚊蠅傳播疾病和鼠類傳播疾病,為實現對傳播途徑進行切斷目標,應該使用殺蟲和殺鼠方法。需要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開展大清掃與消毒工作,消毒對象除牛舍和運動場外,還有飼養用具,次數為一次,平常需要每間隔3d消毒牛舍。就運動場來說,消毒工作通常會選擇2%氫氧化鈉與10%石灰乳,對牛舍而言,需要使用溫和不刺激的消毒液。需要對糞便進行堆積發酵,可拌入消毒劑、殺蟲劑之后進行無害化處理。
5 需要完成病牛善后處理工作
工作人員在發現染病奶牛之后,需要立刻開展常規治療,假如存在病原無法確定和無法確診情況,應該盡快對病牛進行隔離,將病料送到相關部門并開展更深層次的檢查。對遭到病牛污染的場地和病牛接觸過的物品來說,需要由獸醫防疫人員進行指導和監督,開展無害處理操作。奶牛場需要使用焚燒操作或者深埋操作來處理病牛吃過的草料、病牛使用的墊草與病牛排泄的糞便。在病牛死亡之后,需要依據傳染病類型來無害處理其尸體,實行深埋處理或者焚燒處理。
6 計劃開展免疫接種工作
6.1 對口蹄疫進行免疫接種
需要強制要求全部奶牛進行免疫接種。對滅活疫苗的接種方法和接種劑量來說,應依據產品說明書實施操作。在免疫時間達到21d后,應監測免疫的效果。若免疫抗體的合格率超過80%,說明保護效果很好。
6.2 針對炭疽進行免疫接種
如果伊寧縣的奶牛養殖區域出現了炭疽,春季應開展無莢膜炭疽芽孢疫苗的接種工作,若奶牛超過一歲,需要對其實行皮下注射,劑量為1mL,免疫時間達到一年。
6.3 對巴氏桿菌病進行免疫接種
選在春季或者秋季安排奶牛接種疫苗,若奶牛體重不超過100kg,需注射4mL,如果奶牛體重超過100kg,應該注射6mL,免疫力會在接種21d后形成,免疫時長九月,若奶牛處在懷孕后期,則不可接種疫苗。
6.4 對偽狂犬病進行免疫接種
疫苗接種時間在秋季,成年的奶牛注射劑量是10mL,而犢牛劑量是8mL,注射位置在頸部,實行皮下注射,免疫時長一年。
6.5 對狂犬病進行免疫接種
在奶牛被咬傷后,立即令其接種疫苗,每隔3d再次接種,免疫時長是六月,如果伊寧縣奶牛經常出現狂犬病,應在固定時間進行免疫接種。
6.6 針對肉毒梭菌中毒病癥進行免疫接種
若伊寧縣的奶牛經常出現此病癥,應該使用皮下注射疫苗方式,劑量為10mL,在7~14d后形成免疫能力,時間達到一年。
6.7 接種破傷風疫苗
對伊寧縣破傷風多發區域來說,需要在固定的時間接種破傷風類毒素,若奶牛已成年,需要注射1mL,如果是犢牛,應注射0.5mL,實行皮下注射,在接種一個月之后生成免疫能力,免疫時間是一年。
6.8 對傳染胸膜肺炎進行免疫接種
伊寧縣疫區奶牛需要在固定的時間接種相關疫苗,依據注明濃度,在稀釋之后于奶牛的臀部肌肉上注射,劑量為成年2mL,6? ~12月齡奶牛1mL,在21d后形成免疫能力,有效期一年。
6.9 免疫接種布氏菌病
如果奶牛檢疫結果是陰性,則奶牛場應在固定時間安排其接種疫苗,懷孕的奶牛除外。疫苗最好選擇皮下注射方式,免疫時間超過兩年。在免疫之前和免疫之后的7d時間內,使用的飼料不能包含抗生素。
7 強化平時的飼養管理工作
應該依據飼養標準,以合理方式對日糧進行配合,需要留意日糧多樣性及適口性,除不可長時間飼喂同種草料外,草料既不可太長和太硬,也不可太細和太軟。禁止對發霉變質飼料和冰涼有毒的飼料進行飼喂。對飼料草的加工環節來說,應該避免有金屬異物混入其中,還需要時常對周邊環境的金屬物進行清理,避免出現創傷性質的胃炎。防止對飼料和飼喂順序進行任意更改。對奶牛飲水來說,冬季應該留意水的溫度,不能讓奶牛飲用冷水,水中更不可含有冰渣。對舒適室內環境進行打造,方便奶牛活動。保障牛床和牛乳房位置的清潔衛生,在擠奶之前應該使用清水對奶牛的乳房進行清洗。應盡可能保障其蹄部位置的清潔性,在固定的時間清洗蹄部,若奶牛患上肢蹄病,應盡快進行治療。時常刷拭奶牛的身體,保證做到1次/d,確保奶牛體表皮膚足夠健康和清潔,讓奶牛具有溫順性格。
8 結語
出于使奶牛養殖場疫病得到有效防控目的,奶牛場應該注重牛舍清掃工作和牛舍消毒工作,做好草料管理工作,不可將發霉變質草料投喂給奶牛,在固定的時間進行消毒,對奶牛養殖場進出情況實行嚴格控制,盡快完成消毒任務,全面防控奶牛疫病發生,保障奶牛養殖場在經濟方面和社會方面的利益。
參考文獻:
[1] 奴爾古麗·居坎.奶牛養殖小區動物防疫要求與疫病防控[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21(9):166-167.
[2] 皇超英,薛永康,楊德新,等.獸醫實驗室在動物疫病防控中的作用[J].湖北畜牧獸醫,2021,42(4):38-39.
[3] 王豐,張波,周明旭,等.國內外奶牛疫病預警監測技術發展現狀[J].中國動物檢疫,2020,37(10):8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