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

“我和××同時掉進水里,你先救誰?”關于這個親密關系里的宇宙級“送命題”,羅翔老師曾經從理性的法律角度給出過可供參考的答案。首先,要界定清楚這個“我”是誰?是女友還是老婆?如果是女友,那么就必須救媽媽,否則就有可能構成“不作為犯罪”,因為救女友是道德義務,救媽媽卻是法律義務;如果是老婆,由于你們締結了婚姻關系,所以救老婆和救媽媽都是法律義務,至于先救誰,就得根據當時當地的具體營救條件而定了。
相較于天然成立的父母和子女關系,夫妻關系的確是需要通過一張結婚證來確立和保護的。但更大的難題來了:領了證,就一定要救你嗎?不一定。既然明白婚姻本質上是一份合同、一種契約,那就必須同時承認每份合同里都不可或缺的另一種重要存在:不可抗力。什么是不可抗力呢?根據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條:“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具體舉例的話,就是比如地震、火災、戰爭等。在電影《游客》里,這個不可抗力是一場雪崩。
《游客》是由瑞典、法國、挪威和丹麥合拍的一部影片,這部片子還有一個外文名“Force Majeure”,就是“不可抗力”,這也是全片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故事背景是一個瑞典的四口之家,在阿爾卑斯山的滑雪圣地度假。因為丈夫平時忙于工作,所以妻子想借機增進家庭情感。電影就圍繞他們5天的假期展開,第一天和和美美,第二天卻突遭雪崩,丈夫丟下妻子和兒女自顧自逃走了。雖然最后發現是虛驚一場,但是對于這家人,尤其是這對夫妻的關系卻是一場真的“雪崩”。
“雪崩事件”后,妻子一再追問,而丈夫不斷回避。妻子很想知道,丈夫當時為什么要獨自逃跑?在彼時彼刻他又在想些什么?但丈夫始終不肯承認自己的行為是“逃跑”,并拋出“認知差異”辯解說,“那不過是你的一面之詞,我無法認同你所說的版本”,卻又說不出他的版本到底是什么。具體舉證時,妻子提供的逃跑細節非常真實生動,比如在逃跑時,丈夫還不忘拿走他的手機和手套;再比如,在雪崩引發的一片白茫茫的雪霧之中,她聽到了丈夫穿著的冰靴在奔跑時急促的踏地聲。想必這里的每一聲都踏在她的心窩上。而丈夫的回應是:穿著冰靴根本沒法跑起來。直到妻子拿出手機錄像,他才沉默下來。在事實面前敗下陣來的丈夫,有一場堪稱“名場面”的情緒崩潰戲。他蹲在酒店的房門口,雙手掩面,說了句震撼人心的辯解之詞:“你不是這件事唯一的受害者,我也是。我也是我自己本能的受害者。”說完就開始號啕大哭。
但故事并未到此結束。盡管非常精妙地呈現了夫妻之間的雞同鴨講以及婚姻生活的危機四伏,導演的真正目的卻并不在于此。電影的結尾有兩處堪稱神來之筆的反轉,最后一處反轉是在假期結束的回程路上,妻子也遭遇了一次“不可抗力”。跟丈夫一樣,她也經歷了“逃避—抵賴—辯解—沉默”的過程。曾經,丈夫的男性友人為其辯解說:“這是動物本能的生存模式,就連飛機上的安全提示都說,遇到緊急情況,一定要先自己戴好氧氣面罩,再去幫助他人。”但妻子反唇相譏:“本能也沒錯,但事后得承認啊。”而在親歷了這次“不可抗力”之后,導演特意通過鏡頭將同行的乘客置于妻子曾經的視角,并通過危機解除后,妻子極力解釋自己的行為,卻換來同伴們的質疑眼神和默不作聲,完成了一次巧妙的身份互換。
在那個驚恐的瞬間,丈夫是不是也真的被嚇蒙了呢?以至于事后自動切斷了這段記憶?又或者說,正是因為這種自保的本能令他羞愧到無地自容,并令他意外發覺自己未曾察覺的懦弱一面,所以他才要不惜一切代價去掩飾和隱瞞?
這部電影的核心議題也正是對人性自私的本能和對婚姻的本能信任之間矛盾的考問。無論戀愛還是婚姻,最重要也最基礎的都是安全感。可如果遇上了不可抗力,是否還能完全信任、彼此托付呢?通過婚姻,將一個人綁定給另外一個人,就一定能生病時有人照顧,年老時有人陪伴,危難時有人拯救嗎。其實從本質上來說,這種天真的信任又何嘗不是從利己本能出發的一廂情愿呢?當我們想要全然地依賴另一個人的時候,一定要先想一想,自己是否也值得或者說經得起對方的全然依賴?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婚戀關系有其特殊性,是自帶浪漫光環的,這也是人類情感的巧妙所在。如果將問題變成:我和你同時掉進水里,但浮板只能救一個人,你是自救還是救我?比起“左右為難”,“自我考問”是更艱難的。
其實無論落水還是雪崩,作為人類,我們更在意的都是“情感義務”:我希望你能在危難之際奮不顧身來救我,不是因為害怕犯罪、怕被指責,而是因為你愛我。
這是愛的浪漫之處,也是盲目之處。正因為如此,我們往往喜歡給愛附加諸多美麗的外衣。關于愛,我們似乎總沉溺于討個好彩頭,卻忽略了愛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有甜蜜、有浪漫,也有痛苦、有殘忍,甚至有驚悚。至于能夠過成什么模樣,就取決于你和對方。
回到《游客》這部片子,其實也跟“不可抗力”形成了值得玩味的呼應:被拋進陌生環境的游客,往往會展現出自我更真實的一面,尤其在旅途中遇見種種意外之時,甚至還會發現連自己都未曾了解的陌生一面。這也是情侶一定要結伴外出旅行的原因,這樣你不僅能更全面地看清對方,也能更全面地看清自己,看清你真正需要和在乎的是什么。
因此,承認人性的自私本能,承認婚姻的契約屬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在此基礎上還愿意走進婚姻,相信你已經建立起了足夠的安全感來應對不可抗力。
(嘉林秀摘自微信公眾號“三聯生活周刊”,黎 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