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會科學院(中共北京市委干部理論教育講師團)陳小強
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
3小時(講課2小時,討論1小時)。
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充分認識當前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抓細抓實各項防控工作,盡快阻斷疫情傳播蔓延,確保經濟社會大局持續穩定,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022年3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勢,部署從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科學精準、動態清零,盡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當前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堅定了信心,我們要以實際行動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刻認識當前國內外疫情防控的復雜性、艱巨性、反復性,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堅決克服松懈麻痹思想,抓細抓實各項防控工作,盡快阻斷疫情傳播蔓延,堅決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底線,鞏固拓展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確保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2022年4月12日拍攝的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方艙醫院。圖:丁汀/新華社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從國際上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進入第四波流行,至今仍保持在高位水平,目前新增確診病例不斷增長,病毒多次變異,我國“外防輸入”壓力持續增大;從國內看,近期全國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內防反彈”的任務仍然艱巨。總體上看,我國仍處于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疫情防控形勢仍十分嚴峻。
從2021年12月開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進入第四波流行高峰。2022年以來,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疫情水平快速上升。毫無疑問,隨著病毒不斷變異,全球疫情防控形勢動態演變,新冠肺炎疫情遠未結束,感染風險依然存在。2022年3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媒體通報會上的講話中指出,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病例在全球范圍內繼續增加,原因是亞洲發生大規模疫情和歐洲發生新一波疫情。目前,一些國家的死亡率已達到自大流行開始以來的最高水平。他強調,我們都希望能夠從這場大流行中走出來,但是不管我們多么希望它消失,疫情還沒有結束。在所有國家都實現高疫苗接種率之前,我們將繼續面臨感染激增及出現逃脫疫苗作用的新變異株的風險。
從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數據看,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4月22日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逾5億,累計死亡病例已逾620萬。
從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危害看,奧密克戎不是“大號流感”,疫情防控仍不能掉以輕心。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022年4月6日新聞發布會介紹,英國2021年8月至10月,即以德爾塔變異株流行為主,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16人死于新冠,而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即以奧密克戎變異株流行為主,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22人死于新冠。同樣,美國在2021年8月至10月的死亡率是每10萬人口40人死于新冠,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死亡率是每10萬人口42人死于新冠。總體上看,英國、美國奧密克戎變異株流行期間造成的死亡總數或者死亡率,高于德爾塔變異株流行同期的數字。
在全球疫情處于大流行階段,在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疫情呈暴發態勢的環境下,我國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增長快速,疫情多點散發,波及范圍進一步擴大,部分地區社區傳播尚未阻斷,并有外溢病例報告,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022年4月19日新聞發布會介紹,3月1日至4月18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497214例,波及除西藏自治區以外的所有省份。近一段時間,全國疫情形勢呈現逐漸企穩態勢,但地區之間交叉輸入影響明顯,各地動態清零的任務十分艱巨。河北、江蘇、浙江、安徽、廣東、福建、遼寧等省疫情總體趨于平穩。吉林省吉林市疫情持續好轉,處于下降趨勢,長春市疫情呈現下降態勢,近日新增感染者均為集中隔離發現,但由于感染基數大,社區風險未完全排除,需持續強化疫情防控措施,鞏固防控成果。上海市近日疫情仍處于高位,社區傳播風險仍然較高,防控形勢依然嚴峻,防控任務仍十分艱巨緊迫。截至4月1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已從全國16個省份調派醫務人員4萬余名和每日238萬管核酸檢測的能力支援上海。4月3日,軍隊抽組衛勤力量2000余人,支援上海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流調溯源結果顯示,近期我國本土聚集性疫情由境外輸入引起,患者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株后,多以輕癥和無癥狀為主,導致輸入來源更加隱匿,多地疫情存在多條傳播鏈條,給溯源和防控工作帶來了很大挑戰。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一項防疫政策的推出,絕不是憑空臆想的,必然建立在科學研判和現實國情基礎之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由應急性超常規防控向常態化防控轉變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確定了“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有力推動疫情防控工作穩步開展。實踐已經證明,常態化疫情防控總策略、總方針是正確的、有效的,關鍵是要繼續堅持下去,必須毫不動搖、決不放松。
所謂“動態清零”,就是不追求絕對零感染,而是發現一起、撲滅一起,堅決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底線。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在最短時間內、用最小社會成本控制住疫情,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權和健康權。實現“動態清零”的關鍵在于快速識別處置和科學精準防控,通過抓早、抓小、抓基礎,既盡快切斷疫情傳播鏈,又用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間求取最大限度平衡。
跑在病毒前面,科學精準防控,就能掌握戰疫主動權。我國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從嚴從實開展防控工作,疫情防控取得了良好效果。2021年,傳播速度快、體內復制快的德爾塔變異株帶來的疫情一度波及20余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我國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迅速采取防控措施,迎戰德爾塔變異株,有效處置30余起本土聚集性疫情,基本用一個潛伏期就控制住疫情。根據4月5日天津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介紹,天津市本土疫情基本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根據4月8日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介紹,自3月2日吉林市突發疫情,經過37天的連續作戰,吉林市已經實現社會面清零目標。根據4月14日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介紹,通過對最新一輪長春市核酸檢測結果綜合研判,判定4月13日長春市實現了社會面清零目標。至此,吉林省各市州均實現了疫情防控社會面清零目標。近期國內多地的抗疫實踐已經證明,應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引發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堅持“動態清零”是科學的、有效的、必要的。毋庸置疑,快速和精準的“動態清零”,正是中國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法寶”。只要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帶頭保持刻不容緩、不眠不休的拼勁干勁,進一步動員廣大人民群眾,采取堅決果斷的措施,就能迅速扭轉疫情態勢,就能有效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就能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兩年多來,從國際上看,在疫情尚未結束的情況下,有的西方國家已經“躺平”式地宣布疫情結束,采取所謂“群體免疫”的消極方式與病毒“共存”,放開了管控措施;從國內看,由于疫情防控措施對人們生產生活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國內輿論場也出現了極個別不同的聲音。值得警惕的是,在國際輿論場上,一些西方媒體選擇性無視我國抗疫舉措取得的顯著成效,公然歪曲我國疫情防控政策,不負責任地聲稱“動態清零”不可持續,其用心險惡、用意惡毒,我們必須理直氣壯、旗幟鮮明地予以批駁。對此,我們必須深刻認識我國為什么要堅持“動態清零”不放松。
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動態清零”不放松是真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始終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反觀西方一些國家的抗疫策略,將經濟發展放在第一位,從思想認識上對民眾生命和健康的重視程度不夠。從中可以清晰看出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抗疫“優先序”的根本區別。只有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才能夠做到不惜一切代價,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遺漏一個感染者,不放棄每一位病患者,堅持中西醫結合,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最大程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2022年4月14日,在吉林省吉林市船營區大東街道一個核酸檢測采樣點,工作人員為居民進行核酸檢測采樣。圖:張楠/新華社
近期全國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國疫情防控策略、方針和措施無效了。眾所周知,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不平衡,不同人群之間疫苗接種也存在不平衡現象。從人口數量看,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數據,全國總人口為1443497378人,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18766人,占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0635280人,占13.50%。截至2022年4月18日,60歲以上人口新冠疫苗接種覆蓋人數達22552.1萬人,完成全程接種21393.8萬人。作為擁有龐大老年群體的14億多人口的大國,非常小的發病率或病亡率,乘以14億的人口基數,絕對數就會很大,這必然會對醫療體系產生巨大沖擊,最終影響到疫情防控全局。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堅持“動態清零”不放松,就可能會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上海迅速增加的病例,已經發出了警示。目前,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速度快,短時間會產生大量感染者,而且具有較高比例的無癥狀感染者,危害十分嚴重。因此,必須堅持“動態清零”不放松,以快制快,力爭在短時間內控制住疫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常態化疫情防控以來,我們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不斷提升分區分級差異化精準防控水平,快速有效處置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我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充分體現了我國防控疫情的堅實實力和強大能力,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面對世紀疫情,我國是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也是少數實施正常貨幣政策的主要經濟體,帶動了全球經濟的恢復,對其他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也起到了支持作用。2021年我國經濟規模已經達到114.4萬億元,穩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22年1月至2月,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經濟延續恢復態勢,積極變化有所增多,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全球疫情擴散蔓延,世界局勢動蕩不安,地緣政治沖突加劇,外部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加,國內經濟恢復仍不均衡,部分地區散發疫情的影響仍在持續,在國際國內各種因素影響下,要想實現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的目標,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部署,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力促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疫情仍未結束,風險依然存在,還需持續努力。上下同欲者勝,團結一心者贏。當前,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果斷快速處置疫情不猶豫,既是一場硬仗,也是一場大考。要適應疫情防控形勢變化,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上來,充分發揮制度優勢,慎終如始、再接再厲,盡銳出戰、絕不“躺平”,全面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一以貫之堅持“動態清零”不放松,堅持常態化精準防控和局部應急處置有機結合,不斷掃除疫情陰霾,全面促進經濟社會健康平穩發展。
思想認識到位,行動才會自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要深刻認識當前國內外疫情防控的復雜性、艱巨性、反復性,進一步動員起來,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堅持不懈,抓細抓實各項防疫工作。”需要注意的是,面對反復的疫情,有的人認為奧密克戎變異株癥狀輕、流感化,思想認識開始松懈麻痹,有了“松口氣、歇歇腳”的想法,對常態化防控和應急處置也不自覺放松了要求。我們要進一步提高認識,高度重視新冠病毒變異帶來的潛在危害,堅決做到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黨中央決策部署看齊,始終保持同黨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必須堅持黨政同責,齊抓共管,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繼續發揚偉大抗疫精神,全面提高防疫本領,堅決筑牢疫情防控屏障。要加強組織領導,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幸心理、松勁心態,始終以時不我待的精神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在疫情較為嚴重的地方,黨政主要領導和各級領導干部要把防疫工作放在第一位,盡銳出戰,決戰決勝。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要充分認識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動態清零”的意義,掌握防疫知識,自覺遵守防疫要求,加強自我防護,配合黨和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科學精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體現。實現“動態清零”,關鍵就在于“科學精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提高科學精準防控水平,不斷優化疫情防控舉措,加強疫苗、快速檢測試劑和藥物研發等科技攻關,使防控工作更有針對性。”要提升監測預警靈敏性,健全多點觸發監測機制,切實提高疫情早發現、快處置能力,精準識別密切接觸者,精準實施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分類管理措施,進一步提高科學精準防控水平。要加快疾控體系改革,擴大重點人群監測覆蓋面,完善多渠道監測預警機制,精準監測重點場所、重點機構,全面提升疫情監測預警和應急反應能力。要加快區域協查和風險人員排查,分區分級做好差異化精準防控,盡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已經發布,診療方案的調整,并不意味著防控政策放松,而是更加科學、更加精準、更加有針對性。我們要按照方案要求,優化病例發現和報告程序,對病例實施分類收治,調整解除隔離管理、出院標準以及解除隔離管理、出院后注意事項等。要在“精準”二字上下功夫,力避“層層加碼”,不搞“一刀切”,多運用現代化科技手段,因地制宜采取精準防控措施,使每項措施既有溫度又有力度,努力以最小的成本換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022年4月15日在上海市浦東新區南匯體育館內拍攝的迪安核酸檢測氣膜實驗室。圖:張建松/新華社
我國疫情防控實踐證明,堅持“動態清零”,既尊重了疫情防控的科學規律,也符合中國的國情。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是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經濟、最有效的政策。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要“堅持科學精準、動態清零”。應該承認,雖然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感染后的無癥狀感染者較多,給當下的“動態清零”工作帶來了一定難度,“動態清零”需要的時間與之前相比可能更長,但這不是我們否定“動態清零”總方針的理由,也不是我們只“治”不“防”的借口,更不是我們放任不管的由頭。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擲地有聲:“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我們什么都可以豁得出來!”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決定了我們必須一以貫之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唯有如此,人的生命、人的價值、人的尊嚴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要科學發現、精心管理每一個感染者,通過大數據協助流行病學調查理清傳播鏈,對密切接觸者進行追蹤,及時全面發現傳播鏈上的無癥狀感染者。要堅持將監測防線再前移一步,通過“抗原篩查+核酸診斷”的監測模式,盡早發現無癥狀感染者,切斷傳播鏈條。要堅持“快”字當頭、以快制快,加緊推進重點地區應檢盡檢、應收盡收、應隔盡隔、應治盡治。只要我們保持時不我待的緊迫、事不過夜的決心、盡銳出戰的狀態、堅決果斷的魄力,從嚴從實、從快從細把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每一個環節,就一定能夠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的目標。
疫情防控是“國之大者”。戰疫時不我待,越是疫情形勢嚴峻,越要保持戰略定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當前,面對復雜的國際局勢和嚴峻的疫情形勢,保持戰略定力顯得尤為重要。要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疫情防控工作既要多算政治賬、民心賬,也要辯證看待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堅持“動態清零”本身就是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要健全常態化防控機制,做實做細防控措施和應急預案,壓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壓實口岸地區防控責任。要加強對疫情重點地區的防控指導,切實強化協同配合,從嚴從實開展聯防聯控工作,同時多措并舉提高接種率,全面筑牢“外防輸入”防線和群防群控防線。要重視和加強國際傳播工作,統籌做好對內對外疫情防控信息發布和宣傳引導工作,及時向社會通報疫情態勢和防控工作進展,注重講好“動態清零”的中國故事,在主動回應社會關切中讓全國人民擰成一股繩,進一步讓中國抗疫的制度優勢發揮出來。

1.如何充分認識當前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
2.結合實際,談談如何堅持“動態清零”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