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華,張 豐
(1.江蘇省句容市后白鎮農業農村局,江蘇句容212400;2.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南京 210029)
堿-骨料反應(AAR)是水泥、含堿外加劑和環境等釋放的可溶性堿(鉀、鈉)溶于混凝土孔溶液中,與骨料中活性成分反應,其生成物吸水膨脹,使混凝土產生內應力,導致混凝土開裂甚至破壞,進而失去設計性能,對于工程穩定的危害有目共睹,是影響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1,2]。堿-骨料反應是一個極其緩慢而漫長的過程,有時可到幾十年之久,一旦發生就很難阻止,被稱為混凝土的“癌癥”[3,4]。因此,在工程建設之初正確鑒定集料的堿活性是采取合理措施預防AAR破壞的關鍵。堿-骨料反應一般可分為堿硅酸鹽反應(ASR)、堿碳酸鹽反應(ACR)兩類[5],其中堿硅酸反應是迄今對工程損壞最多、分布最廣、研究得最多的一種堿骨料反應類型[6]。自從AAR 問題提出以來,如何判斷骨料的活性始終是一個重要問題。目前,骨料堿活性的檢測方法有巖相法、化學法、砂漿長度法、巖石柱法、砂漿棒快速法和混凝土棱柱體法[7,8]。
混凝土骨料是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的“糧倉”,中國對混凝土堿活性骨料的預防工作非常重視,尤其在水利水電工程方面,要求混凝土所用的骨料必須進行堿活性檢驗及論證[9]。在無法杜絕使用堿活性集料的情形下,如何防治AAR破壞并充分利用工程附近的天然砂礫料、工程開挖料作為混凝土骨料,是大型水利水電工程亟須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10],對節省工程投資同時保證工程安全意義重大。目前,防止堿骨料反應發生的措施主要有:控制混凝土堿含量[11]、降低周圍環境的濕度、使用活性摻和料(如粉煤灰[12,13]、礦渣[14]、硅灰[15])以及摻用化學外加劑(如鋰鹽[16,17])等。摻礦物摻合料是抑制混凝土發生堿骨料反應的重要措施,常見的有礦渣粉、硅灰、粉煤灰等[18,19],它除了可以緩解和抑制堿骨料反應外,還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其他性能,并且對環境保護及節約資源也是有利的[20,21]。目前,在水利水電工程中多采用低堿水泥、摻加粉煤灰來抑制混凝土的堿骨料反應[22]。
西藏某大型水利水電工程是以發電為主的引水式電站,本文采用巖相法和砂漿棒法快速法對工程附近料源——天然砂礫石料、引水隧洞開挖料(巖性為前奧陶系變質石英砂巖)進行堿活性檢測,分析論證骨料是否存在潛在堿活性,并研究抑制骨料堿活性反應的有效措施;在此基礎上,設計制備C25W6F200 標號混凝土并測試其綜合性能,評價并判斷卵石、砂巖骨料用于大型水利水電工程的可行性。
(1)水泥。采用昆侖山牌P·O 42.5普通硅酸鹽水泥(KL)和混凝土外加劑檢測專用P·I 42.5 基準水泥(JZ),兩種水泥的化學組成和XRD 圖譜分別如表1 和圖1 所示。兩種水泥的MgO含量、SO3含量和燒失量均滿足《通用硅酸鹽水泥》GB 175-2007指標要求,但KL 水泥的堿含量略高(達到0.78%),當骨料存在潛在堿活性時,需采取抑制措施。兩種水泥的主要礦物組成均為C3S、C2S、C3A和少量的C4AF、玻璃體。

表1 水泥化學組成Tab.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ement

圖1 水泥的XRD圖譜Fig.1 XRD pattern of cement
水泥的物理性能分別如表2 所示,所檢指標均滿足GB 175-2007的相關規定,其中KL水泥的比表面積為362 m2/kg,略微偏細,相應的標準稠度用水量為29.6%,偏高;KL 水泥的3、28 d 抗壓強度為23.7、44.1 MPa,JZ 水泥的3、28 d 抗壓強度為22.8、43.7 MPa。

表2 水泥物理性能指標Tab.2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ement
(2)粉煤灰。采用Ⅱ級粉煤灰(F 類),其化學組成和XRD圖譜分別如表3 和圖2 所示。粉煤灰硅鋁含量合計80.12%,處于正常范圍;礦物組成主要為莫來石、石英、赤鐵礦、氧化鈣和玻璃體;SO3含量和燒失量指標均滿足《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17中相關指標要求。

圖2 II級粉煤灰XRD圖譜Fig.2 XRD pattern of Grade II fly ash

表3 粉煤灰化學組成Tab.3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fly ash
粉煤灰的其他物理性能測試結果見表4,所檢性能指標均滿足《水工混凝土摻用粉煤灰技術規范》DL/T 5055-2007 對II級灰的要求;需水量比為98%;但粉煤灰28 d 活性指數略低,僅有74%。

表4 粉煤灰物理性能指標Tab.4 Physical properties of fly ash
(3)骨料。采用天然卵石和隧洞砂巖洞挖料兩種骨料,骨料形貌如圖3 所示,品質測試結果見表5。兩種骨料的所檢性能指標均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DL/T 5144-2015 要求。天然卵石粒形較好,顆粒飽滿,針片狀含量較少,壓碎值較低,各粒級的飽和面干表觀密度相差不大,約為2 700 kg/m3,吸水率較低。開挖砂巖經機械破碎后骨料多棱角,顆粒粒形多呈扁平狀,粒形稍差;砂巖骨料的壓碎值明顯高于卵石,堅固性也稍差。

表5 骨料品質測試結果Tab.5 Test results of aggregate quality

圖3 骨料形貌Fig.3 Aggregate morphology
(4)外加劑。減水劑采用GK-4A 緩凝型高效減水劑(萘系),廠家推薦摻量為0.6%~0.8%,減水率為20.5%;引氣劑采用GK-9A 型引氣劑,含固量為41.7%,廠家推薦摻量為0.006%~0.015%,兩者均滿足《水工混凝土外加劑技術規程》DL/T 5100-2014的相應技術要求。
(1)骨料堿活性檢測。巖相法:參照《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試驗規程》DL/T 5151-2014,分別將天然卵石、開挖砂巖骨料制成薄片,在偏光顯微鏡下辨別各骨料所含堿活性礦物的品種、含量及其結構構造,從而判斷骨料是否具有堿活性性質及可能發生的堿骨料反應的類型。
砂漿棒快速法:參照DL/T 5151-2014 中骨料堿活性檢驗(砂漿棒快速法),成型25.4 mm× 25.4 mm×285 mm 試件,標養24 h±2 h 脫模,放入80℃±2℃中恒溫水箱中恒溫24 h,擦干試件表面的水,測量試件的基準長度L0。然后放入80 ℃±2 ℃、1 mol/L NaOH 溶液中養護至規定齡期后取出,測量該齡期時的試件長度Lt,則試件第t天齡期的膨脹率為εt=(Lt-L0)/(L0-2Δ)×100%(Δ為測頭的長度,mm)。每組測3 個試件,然后確定各組試件的膨脹率。
分別采用P·I 42.5水泥(JZ)和昆侖山牌P·O 42.5水泥(KL)對卵石、砂巖骨料進行堿活性檢驗。KL 水泥和JZ 水泥的堿含量分別為0.78%和0.56%,試驗過程中通過摻10%NaOH 溶液,將水泥含堿量調至0.9%。
(2)力學性能。參照DL/T 5150-2017,分別成型150 mm×150 mm×150 mm 和100 mm×100 mm×515 mm 的混凝土試件,測試混凝土的立方體抗壓強度、劈裂抗拉強度、軸心抗拉強度、抗拉彈性模量和極限拉伸值等力學性能指標。其中,制作成型抗拉彈性模量和極限拉伸值試件時,拌合物需經30 mm 濕篩。每組測3個試件,然后確定強度代表值。
(3)抗滲性能。參照DL/T 5150-2017,采用逐級加壓方式進行試驗,水壓從0.1 MPa 開始,以后每隔8 h 增加0.1 MPa 水壓,并隨時觀察試件端面滲水情況;試驗結束后,將試件從試模中取出,劈開后用游標卡尺測量滲水高度。以一組6 個試件測值的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
(4)抗凍性能。參照DL/T 5150-2017,成型尺寸為100 mm×100 mm×400 mm的混凝土試件,采用DDR-2型混凝土快速凍融試驗機進行抗凍試驗。每做50 次凍融循環后用臺秤和DT-16型動彈儀分別測質量損失率和相對動彈性模量。取一組三個試件測值的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
2.1.1 巖相法分析
(1)天然卵石。卵石骨料樣品中約80%顆粒主要由石英晶體、云母和方解石組成,此外還含有少量長石晶體和約15%微晶石英,未見白云石;約20%顆粒主要由石英晶體和長石晶體組成,含有少量云母、綠泥石、方解石和約6%微晶質至隱晶質石英,未見白云石。卵石骨料典型的偏光照片如圖4所示。

圖4 天然卵石典型偏光照片Fig.4 Typical polarized photos of natural pebbles
卵石骨料的堿-硅反應活性組分為微晶石英或微晶質至隱晶質石英,含量約13%,需采用砂漿棒試件或混凝土棱柱體試件進一步檢測其堿-硅反應活性;未見堿-碳酸鹽反應活性組分白云石,不具有堿-碳酸鹽反應活性。
(2)開挖砂巖。開挖砂巖骨料主要由石英晶體和云母組成,含有少量長石晶體、綠泥石、方解石和約2%微晶石英,未見白云石。砂巖骨料典型的偏光照片如圖5所示。

圖5 砂巖典型偏光照片Fig.5 Typical polarized photo of sandstone
砂巖骨料中的堿-硅反應活性組分為微晶石英,含量約2%,需采用砂漿棒試件或混凝土棱柱體試件檢測其堿-硅反應活性;未見堿-碳酸鹽反應活性組分白云石,不具有堿-碳酸鹽反應活性。
2.1.2 砂漿棒快速法分析
由巖相法分析可知,上述兩種骨料均不具有堿-碳酸鹽反應活性,但可能具有潛在堿-硅反應活性,堿活性礦物組分主要為微晶石英。進一步按砂漿棒快速法分析卵石和砂巖骨料的堿-硅反應活性。分別采用JZ和KL水泥成型砂漿棒試件,兩種骨料的堿活性檢測結果圖6所示。

圖6 骨料堿活性檢測結果Fig.6 Test results of aggregate alkali activity
因KL 水泥是普通硅酸鹽水泥,會含有約20%的對堿-硅反應有抑制作用的混合材,而JZ水泥是I型硅酸鹽水泥,混合材的比例<5%,因此,相同齡期下,兩種骨料采用JZ 水泥制備砂漿棒的膨脹率均要大于采用KL 水泥時的膨脹率,其中對于卵石骨料更為明顯。采用JZ水泥時,天然卵石的砂漿棒14 d膨脹率較大,達到0.273%,大于判據0.20%,可判斷卵石骨料具有潛在堿活性;開挖砂巖的砂漿棒14 d 膨脹率為0.146%,介于0.10%與0.20%之間,延長測試齡期至28 d 時,其膨脹率達0.229%,也超過了0.20%,因而判斷砂巖骨料也具有潛在堿活性。采用KL水泥時,卵石和砂巖骨料的砂漿棒14 d膨脹率均小于0.20%;但至28 d時,兩種骨料試件的膨脹率均接近甚至超過了0.20%,其中卵石骨料的膨脹率達到了0.243%,同樣可判斷兩種骨料具有潛在堿活性。
通過摻20%、25%和30%不等量II 級粉煤灰來抑制卵石、砂巖骨料的堿活性,抑制措施有效性試驗按照DL/T 5151-2014中規定的砂漿棒快速法進行,抑制措施有效性的判據為28 d 膨脹率<0.10%。分別采用KL 水泥和JZ 水泥成型砂漿棒試件,不同粉煤灰摻量對兩種骨料堿骨料反應抑制的試驗結果如圖7所示。

圖7 骨料堿活性抑制試驗結果Fig.7 Inhibition test results of aggregate alkali activity
對應天然卵石骨料,采用基準水泥條件下,摻20%粉煤灰時,砂漿棒28 d 膨脹率為0.151%,明顯大于0.10%的判據,尚不足以抑制其堿-硅反應;而當摻25%粉煤灰時,28 d 膨脹率降低為0.091%,小于0.10%的判據,因此通過單摻II 級粉煤灰來抑制卵石骨料堿活性的最低摻量為25%。因KL 水泥自身含有一定具有堿-硅反應抑制效果的混合材,采用KL 水泥本身就可以看作是一種抑制措施。采用昆侖山牌水泥條件下,摻20%粉煤灰時,砂漿棒28 d 膨脹率為0.043%,即已小于判據0.10%,說明采用“KL水泥+20%II級粉煤灰”的策略可以有效抑制卵石骨料的堿-硅反應。
同理,對應開挖砂巖骨料,采用基準水泥條件下,有效抑制砂巖骨料堿-硅反應的粉煤灰最低摻量為30%;采用昆侖山牌水泥條件下,摻20%粉煤灰時,砂漿棒28 d膨脹率為0.065%(小于判據0.10%),因此采用“KL 水泥+20%II 級粉煤灰”的策略可有效抑制砂巖骨料堿-硅反應。
選用昆侖山牌P·O 42.5 水泥(KL),分別以天然卵石、開挖砂巖作骨料,經篩分,選用5~20 mm粒徑骨料作小石、20~40 mm粒徑骨料作中石,其中砂巖需先將毛料經機械破碎;卵石和開挖砂巖分別經機械破碎、粉磨制成人工砂,細度模數分別為2.80 和2.73,中等偏粗。以絕對體積法設計、計算C25W6F200標號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拌合物坍落度為50~70 mm。結合以往工作經驗及混凝土設計要求,通過設計計算及試拌調整后確定C25W6F200 混凝土配合比參數為:水膠比0.35,單位用水量133 kg/m3,粉煤灰摻量20%,砂率33%,具體配合比如表6所示。

表6 混凝土試驗配合比Tab.6 Test mix ratio of concrete
2.3.1 拌合物性能
按表6混凝土配合比拌合混凝土,按照《水工混凝土試驗規程》DL/T 5150-2017 測試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容重、含氣量和凝結時間等指標,結果如表7所示。可知,用兩種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坍落度均滿足設計要求,含氣量也滿足《水工建筑物抗冰凍設計規范》NB/T 35024-2014 中的相關規定;混凝土拌合物凝結時間正常。

表7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Tab.7 Performance of concrete mixture
2.3.2 力學性能
測試兩種骨料混凝土的力學性能,包括立方體抗壓強度、劈裂抗拉強度、軸心抗拉強度、抗拉彈性模量和極限拉伸值等,結果如表8 和表9 所示。根據《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DL/T 5330-2015 中相關規定計算可知,當混凝土強度保證率為95%時,C25 混凝土的配制強度為31.6 MPa。由表8 可知,卵石骨料、砂巖骨料的C25 混凝土28 d 抗壓強度分別為32.6 和35.2MPa,滿足C25混凝土配制強度要求;兩者28 d劈裂抗拉強度也分別達到了2.28 和2.39 MPa。相同條件下,砂巖骨料混凝土實測強度均略高于卵石骨料混凝土,這是因為開挖砂巖骨料經機械破碎后多棱角,與水泥石的咬合強度更高。由表9可知,兩種骨料C25混凝土抗拉性能相近,28 d的極限拉伸值為99~101 με、軸心抗拉強度為2.51~2.59 MPa、抗拉彈性模量為27.5~28.8 GPa。

表8 混凝土抗壓和劈裂抗拉強度Tab.8 Compressive and split tensile strength of concrete

表9 混凝土抗拉性能Tab.9 Tensile properties of concrete
2.3.3 抗滲性能
表10 為卵石、砂巖骨料C25W6F200 混凝土的抗滲試驗結果。可知,水壓加至0.7 MPa 在8 h 內,兩組混凝土試件均未出現滲水,因此兩種骨料混凝土的抗滲等級均滿足W6設計要求;試驗結束后,測量卵石、砂巖骨料C25W6F200 混凝土的滲水高度分別為15.6 mm和16.3 mm。

表10 混凝土抗滲試驗結果Tab.10 Results of concrete impermeability test
2.3.4 抗凍性能
表11 為卵石、砂巖骨料C25W6F200 混凝土的抗凍試驗結果。可知,兩種骨料制備的C25 混凝土抗凍等級均能滿足F200的設計要求。兩組混凝土試件經凍融循環后相對動彈性模量損失較小,而混凝土的質量損失較大,相同條件下砂巖骨料混凝土抗凍性能相對更優。經250次凍融循環后,卵石、砂巖骨料混凝土的相對動彈性模量均高于89%,遠高于60%的破壞判斷值,質量損失率則分別為4.46%和1.40%,也均小于5%的破壞判斷值。

表11 混凝土抗凍試驗結果Tab.11 Results of concrete frost resistance test
綜上所述,選用昆侖山牌P·O 42.5 水泥,分別以天然卵石和開挖砂巖作骨料,以水膠比0.35、單位用水量133 kg/m3、粉煤灰摻量20%(可有效抑制骨料堿-硅反應)、砂率33%為參數可制備滿足設計要求的C25W6F200標號混凝土。
(1)巖相法常為堿活性檢測的首要方法,但往往只是用來判斷其中是否有堿活性物質,具有堿活性物質并不是具有危害性膨脹的充分條件,因此其檢測數據應主要用于判斷巖性。砂漿棒快速法可成功篩選出大多數堿活性骨料,但也存在漏判和判定過嚴的情況[23,24]。無論砂漿長度法、砂漿棒快速法、巖石柱法、砂漿棒快速法和混凝土棱柱體法,本質上都是加速堿集料反應,都不能完全反應混凝土的實際情況。研究人員應在檢測方法理解和選擇的基礎上,采用多種方法對骨料堿活性進行綜合判定。
(2)混凝土中總堿含量決定了堿骨料反應的數量、范圍和危害影響程度。混凝土中堿的來源主要有:水泥、粉煤灰等摻和料、外加劑、拌和水、砂石骨料等,其中大部分都來源于水泥[22]。因此,抑制混凝土發生堿骨料反應相對便捷、經濟、有效的措施是控制總堿含量(尤其是膠凝材料、外加劑的堿含量)。
(3)摻入粉煤灰、硅粉、礦渣等摻和料雖然對混凝土總堿量影響不大,但具有抑制堿活性及降低水泥用量等綜合效應,是抑制堿骨料反應的重要措施。
(4)堿-骨料反應(AAR)危害巨大,但并不可怕。通過試驗研究,采取合理、有效措施抑制堿骨料反應,同樣可以保障工程安全。雅礱江錦屏一級水電站工程[25]、引灤入津水源保護工程[26]、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多段線路[27,28]等國內多個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都使用了堿活性骨料(開挖料或河床料)。
(1)巖相分析表明,天然卵石和開挖砂巖含有數量不等的堿-硅反應活性組分(微晶質至隱晶質石英),但均未見堿-碳酸鹽反應活性組分白云石;砂漿棒快速法檢驗結果表明,卵石砂漿棒14 d 膨脹率為0.273%;砂巖砂漿棒14 d 膨脹率為0.146%,延長齡期至28 d 時膨脹率也超過0.20%,因此可判斷兩種骨料均為具有潛在危害性反應的堿活性骨料。
(2)單摻II 級粉煤灰來抑制卵石、砂巖骨料堿活性的最低摻量分別為25%和30%;采用“昆侖山牌水泥+20% II 級粉煤灰”的策略均可有效抑制卵石、砂巖骨料的堿-硅反應。
(3)選用昆侖山牌P·O 42.5 水泥、II 級粉煤灰摻量20%,分別以天然卵石和開挖砂巖作骨料,可制備滿足設計要求的C25W6F200 標號混凝土;卵石、砂巖骨料的C25 混凝土28 d 抗壓強度分別可達32.6和35.2 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