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赟
(天水市自然資源勘測規劃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肅 天水 741000)
自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建設美麗鄉村成為鄉村振興的策略之一,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各省、市自治區都已將這一目標融入經濟發展建設中。
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玉泉鎮李官灣村在開展鄉村規劃時存在規劃標準不統一、群眾參與度較低等問題,導致每個自然村落分布處于原始狀態。由于當地地理環境惡劣,鄉村發展比較落后,整體規劃不足,因此鄉村空間規劃效果并不理想。另外,當地在發展經濟過程中沒有利用好土地資源,有很多村落中的土地資源荒廢,經濟效益沒有實現最大化,當地的經濟發展沒有得到好轉。
目前,李官灣村在進行土地規劃時,沒有建立起統一標準,且主要是重視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沒有做出細致的劃分。鄉村土地特征根據地域情況會略有差別,地理環境各異,所以要立足于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布局規劃,在合理開發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的保護。然而,當下一些地域沒有因地制宜地進行規模化生產,不利于展現美麗鄉村的獨特性。制定的鄉村規劃層級有待于進一步明確,對于鄉村建設、村莊規劃等工作還沒有形成明確的規劃方案,規劃建設所依據的技術標準不統一,使鄉村規劃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導致一些鄉村規劃出現了問題,影響了規劃的效果。
據統計,甘肅省天水市共計有2 491個村落,每個村落的建設標準都不統一,建設經費比較短缺,農村規劃、基礎設施水平覆蓋率較低(不足10%),土地利用沒有實現最大化,基礎設施建設還存在欠賬。環境治理撥付經費不足,鄉村垃圾處理水平不高,水資源節約意識淡薄,灌區用水制度不完善,農村灌溉率指標低于全國其他地區,美麗鄉村規劃任務完成質量并不好。
當下,出現了很多青壯年群體向城市遷移的趨勢,留下來的老年人對鄉村空間規劃并沒有太多的想法;規劃部門在規劃編制過程中也沒有充分征求村民意見,造成規劃工作偏離實際需求,空間布局與規劃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降低了規劃的實際效果。隨著農村人口的遷移流動,一些村落成為空心村,農業生產人才不斷流失,出現耕地拋荒問題,農村產業鏈條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人口結構老齡化嚴重,難以為鄉村振興提供充足的勞動力,不利于“三農”建設。村中55%左右為老年人,對鄉村規劃參與度較低,思想也相對保守,在推動美麗鄉村規劃時出現動力不足的問題。
生態發展理念符合我國當下的基本國策,在建設美麗鄉村、進行國土空間規劃時,要注意將綠色生態發展理念融入整個規劃與建設過程中,在確保良好生態效益的同時推動經濟發展,這也是建設美麗鄉村、合理規劃鄉村發展的重要目標。可是一些地域在進行國土空間規劃過程中,沒有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各家各戶在開展社會生產活動時,主要是從自身角度出發,沒能做好事前規劃,導致土地使用不合理,整體布局不科學;當地村民綠色發展意識薄弱,對草原、濕地等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認識不足。
美麗鄉村建設應從整體出發,做好總體布局及長期規劃,真正做到美麗鄉村建設特色化,使村民共享社會建設成果。然而在李官灣村美麗鄉村規劃過程中,并未充分考慮到未來發展,相比于長遠規劃工作,其更重視硬件設施建設。雖然一些村莊有現代化的健身場所和器械,但是鄉村建設沒有結合本村特點,失去了美麗鄉村建設的意義。
1)做好鄉村土地利用規劃,在明確土地性質及用途的基礎上,以需求為導向開展美麗鄉村規劃編制,只有在明確現有土地資源用途的前提下才能夠做到有的放矢。
2)美麗鄉村規劃要做到因地制宜。每個地域都有其特定的自然發展形態,應該在遵循基本規劃原則的基礎上,進行地域性調整,使規劃更加符合本地自然環境、更加科學合理。不能一味照搬國家發展政策,搞形式主義,否則會適得其反,這是每個地方政府都應該注意的問題。
3)建立健全鄉村建設規劃、鄉村布點規劃、村莊規劃設計層級體系,將規劃工作落實到每個環節,提高鄉村規劃的系統性與完整性,提高美麗鄉村建設質量(見圖 1)。

圖1 鄉村規劃
為進一步做好鄉村規劃,2018年,李官灣村建立起統一的鄉村規劃標準,進行了合理的空間規劃,并依據本村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學習先進模范村經驗,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對果園進行改造翻新,新建果園16.32萬畝。同時,該村還發展了鄉村旅游業,爭取省級旅游扶貧資金和其他扶貧資金,整合扶貧資金共計50萬元,用于扶貧項目建設,優化鄉村旅游基礎設施,推動鄉村轉型升級。截至2019年,該村游客接待量達6萬人次,旅游收入達到200萬元左右,農業增加值達30.26億元,農業投資額約13億元,村路覆蓋率達到100%,垃圾箱數量達到165個,做到了人盡其才、地盡其用,鄉村整體空間得到優化,村容村貌得到改善,村民的生活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1)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號召在外務工及向城市遷徙的群體返回家鄉,發揮自身力量,配合政府工作部門做好鄉村空間規劃工作,積極建言獻策,為國土規劃工作人員提供有益的思路,提高規劃工作效率。
2)國家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應該深入群眾,多與他們探討,了解他們的想法,吸取對規劃工作有意義、有價值的建議,提高他們對鄉村規劃的重視,從而提高參與度,這對有效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非常必要。
3)在鄉村規劃編制過程中,要充分借助現代化手段,利用信息技術,普及與鄉村規劃工作相關的內容,使人們能夠正確認識鄉村規劃工作的重要意義。尤其是當下自媒體越來越成熟,相關部門可以利用新的媒體形式,宣傳我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之美麗鄉村規劃的相關政策,從而引導群眾參與到規劃過程中來,為建設美麗家園奉獻自己的力量。
李官灣村要積極號召廣大農民群體、高素質在外群體回歸鄉村,這就需要政府給予支持,不斷優化農業結構、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推動各項惠農政策,擴大農民權益,使農民真正感受到鄉村的美好,從而參與到美麗鄉村建設中來。
在推進鄉村規劃過程中,必須貫徹落實生態發展理念,在保護原有地域特征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空間規劃和布局,尤其是要保護鄉村特有的森林、濕地以及河流等資源,不能對鄉村整體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真正做好建設美麗鄉村的國土空間規劃工作。在規劃編制過程中,相關部門要以生態發展理念為指導,制定合理的空間規劃方案,選擇科學的規劃手段,將保護生態環境作為空間規劃的重要任務,杜絕出現為了追求效益而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現象。只有將生態發展理念落實到位,才能在建設美麗鄉村過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實現鄉村振興的夢想。在生態發展理念指導下,李官灣村十分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將鄉村空間合理劃分為農業空間、城鎮空間以及生態空間(見圖2),提高了鄉村規劃的整體質量。

圖2 鄉村空間規劃
為確保鄉村建設成效,應做好鄉村建設的短期規劃與長遠規劃,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擺脫過去只重視當前規劃而忽略未來發展的做法。為實現此目標,應該從以下方面著手進行解決。
1)做好長遠規劃 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應該將眼光放得長遠一些,立足全局,兼顧鄉村未來經濟發展、文化發展,結合本村地理特征和生態環境,做好功能區域劃分,并根據鄉村長遠發展規劃指導做好短期規劃工作,在統一協調的基礎上實現高質量發展。
2)制定合理的短期目標 在長遠規劃目標下,為實現各個時期的短期目標,應根據當下美麗鄉村建設的需要,進行功能區域規劃建設,如文化大院、健身場所等,在保證硬件設施的基礎上,兼顧文化氛圍的營造,以滿足村民的不同需求(見圖3)。同時注重調動村民參與文體活動的積極性,鼓勵村民加入到美麗鄉村建設中。

圖3 甘肅省農村環境治理成效
3)重視溝通與交流 在鄉村規劃編制過程中,要進行一定的反思,對規劃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及時進行溝通交流,獲得群眾的支持,避免在規劃中出現各種矛盾,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化解各種問題。
本文對目前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美麗鄉村建設出現的問題及采取的措施進行了論述,著重探討了科學規劃的措施。通過探討可以發現,當下國土空間規劃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如群眾參與積極性不高、規劃依據的標準不明確等。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對美麗鄉村建設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