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艾
每年5月始6月止,無疑是該學年高段學子們最為忙碌的階段,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想要在升學季沉著應對,除了平日里努力學習外,更多依仗的還是提前規(guī)劃、早做準備。對于小學新六、初二年級的親子家庭而言,如果不想明年這個時候像一些家庭一樣“雞飛狗跳”,掌握升學時間節(jié)點是極為重要的,本期我們將以小升初為例為大家介紹時間節(jié)點與計劃。
對于當下六年級學生而言,6月份時升學基本塵埃落定,但對于當下五年級學生而言,除即將開啟六年級學習生活外,更重要的是需要開啟新一輪的升學準備工作了。絕大多數(shù)省市教委會在6月底以前發(fā)布新的招生文件,小五看政策變化有無影響,有影響是否可調整,小六看填報時間流程。民辦、民轉公、公辦不可兼報,填報系統(tǒng)也不一樣,填錯不可修改。這類文件通常在各省市教委官方網(wǎng)站可以查詢。
接下來的7月~8月屬于暑假階段,經(jīng)過一學期的學習,孩子一方面利用暑假的時間好好休息一下,另一方面學有余力的話還可以適度超前預習,為即將到來的升學騰挪更多時間準備,家長則需要仔細對比升學政策改動,積極參與一些學校的宣講活動,同家人和孩子一起選定目標學校。表面上看9月~10月屬于六年級學年的開始,但往往各區(qū)域教學調研活動已經(jīng)在緊鑼密鼓地準備中了,這個時候需要孩子沉著、仔細應對每一次教學調研活動。此外,孩子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一定要著手進行整個小學階段的知識復習和規(guī)整。
11月~12月,學生的學習節(jié)奏不變的情況下,家長應該嘗試主動聯(lián)系目標學校,而部分學校特長生招生政策通常也會在這個時間點發(fā)布,希望通過特長生進入目標學校的,也需要關注這條招生線,因此,這個時間段家長需要付出更多努力。1月~2月,高年級期末教學調研一定要格外重視,同時寒假活動、特長考級等等也需要同步推動,如果說暑假側重預習的話,寒假就得側重復習,畢竟接下來的3月~5月不僅僅要備戰(zhàn)升學季,更要作為主人翁參與進去,而我們所有的提前準備,都是為了這三個月的參與。
這樣的劃分源于早些年的機構課程設計,通常4暑的完整叫法是“四升五暑期”,屬于機構新一學年的開始點,4暑之后便是五年級學習,某些進度較快的孩子,通常4暑是一些體系課程結業(yè)的時間點,相對較為重要。5春則是五年級下期最后一個學期,五春之后便是5暑(五升六暑期),意味著孩子即將升入六年級,5春到5暑通常會有較多的活動,需要家長積極關注。
這兩個名詞看起來非常接近,但時間節(jié)點大不一樣,小五這里指的是校內當前在讀的五年級學生,而新五指的是校內當前在讀的四年級學生,新五存在的時間很短,通常在4暑會較多被提及,之后就是小五,其他年級也比較類似。

從小學到初中,除了知識的提升與拓展外,學習習慣的變化是不少孩子開啟新成長階段最難以適應的存在。會有無數(shù)初高中家長強調一定要在小學階段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培養(yǎng)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但很多時候這樣的話語聽得人云里霧里,甚至不少小學家長簡單將其理解為遵守課堂紀律、早睡早起等學習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事實上,想要真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除了制定好目標外,更需要依托執(zhí)行目標的途徑和方法。
以數(shù)學學習為例,除53天天練、典中典等針對校內課本學習檢測使用的教輔資料外,校內培優(yōu)存在學而思和高斯兩大體系,對于學有余力的同學而言,借助后兩者資源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里給大家重點分享的是以《學而思秘籍》為代表的智能教輔,對于很多家庭來說,孩子的數(shù)學培養(yǎng)始終是一個持續(xù)多年的難題。數(shù)學是連續(xù)性的,如果小學數(shù)學沒學好,往后再學新的知識就會比較難。《學而思秘籍》新版小藍盒,難度介于《基本功》和《思維創(chuàng)新大通關》(大白本)之間,適合校內大部分孩子使用。通過練習題目+配套視頻的方式,解放父母的同時,讓孩子自己就能跟著教輔鍛煉邏輯思維能力。
新版《學而思秘籍》把小學1-6年級分為12級,每級20講,每講6個方法+13個題型,25個教學視頻。孩子可以跟著這套體系,每學期、每月、每周、每天進行練習,正好和小學的一整個學期(20周左右)對應,孩子每周完成一講,每講6個主題,一周之內剛好完成。
如果說數(shù)學著重鍛煉邏輯思維能力,那語文更多在于思辨能力,從三年級開始,閱讀就是語文學習的關鍵。這里筆者推薦的是《一本閱讀》,這個已經(jīng)是不少中小學校園輔助讀物的存在具有非常好的口碑,只不過很少人知道《一本閱讀》自己是有名為“一本閱讀題1至6年級”的微信公眾號,除作為自身書籍知識點延伸外,眾多編撰老師還會發(fā)布一些針對性的課文內容和學習經(jīng)驗,而類似學生打卡活動,更能讓孩子們在一起閱讀的過程中學習、分享好的經(jīng)驗,在互動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事實上,無論是新版《學而思秘籍》還是《一本閱讀》,兩者最為關鍵的是都配備了動畫視頻,把講和練融合在一起,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孩子的自學習慣和能力。而除了校內知識的學習之外,對于提前準備小升初的家庭而言,適度預習和超前也是可以考慮的。

事實上,每年小升初結束的暑期,不少孩子都會自主或者在家長的帶領下進行初中知識的預習,以更好地完成小升初的銜接。這里要分享給大家的是《樂樂課堂》和《洋蔥學院》兩款APP,它們都是針對校內知識的學習平臺,基本涵蓋了初中階段所有學科,而且動畫形式的趣味講解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兩款APP平臺對于知識點的講解并不會特別深,非常適合用來做預習使用,類似“絕對值人永不為負”這樣的小段子極多,讓孩子在歡樂中完成知識點的熟悉甚至記背。而想要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初中學習生活,家長同樣不能徹底放手,即便是在小學階段已經(jīng)養(yǎng)成不錯自學能力的孩子,面對初中突如其來的“小四門”時,課業(yè)內容陡然上升,絕對會壓力倍增,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提前做好準備工作了。

“小四門”在初中階段是指歷史、地理、生物、政治等科目,相對于語文、數(shù)學、物理、化學、外語而言的。小四門是初、高中重點考試內容,所占分數(shù)的比例也較大;如果考大學文科,更是重中之重,所以學好這幾門功課是很有必要的!
家長除了可以陪同孩子一起梳理小四門知識結構外,更可以從B站這樣的知識平臺尋找“干貨”,事實上,除了適度超前的孩子會使用B站視頻進行學習外,走競賽路線的同學同樣會在B站尋找一些大咖分享的資源學習,如果小伙伴們有興趣的話,筆者后期單獨為培優(yōu)、競賽類學生做一期學習資源和經(jīng)驗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