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天剛 高云鵬
摘要:跨媒介傳播是隨著當今時代信息化潮流應運而生的文化生產方式,是知識產權,即IP在新時代實現傳播的新途徑。新時代下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播都具備傳播媒介信息化、數字化、交互化、多元化的基本特性。對于柯爾克孜族英雄史詩《瑪納斯》而言,賦予柯爾克孜族英雄史詩《瑪納斯》新時代下新的特征及內涵,應順應新媒體融合發展趨勢,整合資源優勢,利用跨媒介手段再造和構建新的少數民族IP。本文主要從少數民族文化傳播媒介、傳播主體以及通過傳播所產生的文化價值、文化內涵和文化魅力等幾個方面進行IP《瑪納斯》跨媒介傳播的研究。
關鍵詞:IP(知識產權);跨媒介;英雄史詩;《瑪納斯》
IP與新媒體發展趨勢對《瑪納斯》跨媒介傳播的影響
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快速發展,在信息時代與數字時代的全球化發展趨勢下,各媒體之間的界線漸趨消失,總體呈現出相互融合的發展形式。科學技術作為新媒體發展的技術支撐,使得P在新背景下的重要性顯得越來越重要。跨媒煤介傳播是媒介隨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樣也是實現IP傳播的新途徑和新方式。
最為顯著的P發展的案例中,故宮這一近600歲高齡的古老P,在新時代背景下煥發新生,在各種傳播媒介的道路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從購物、社區、應用到各個領域,已然搭建起自己的文創IP矩陣。故宮文化創意知識產權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其自身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其自身所承載的文化本身就是最高的IP,也是傳統文化的象征。深厚的文化遺產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是顯而易見的,而傳統文化遺產的多樣化發展與當地文化發展趨勢以及故官博物院IP現代化發展相一致,也是符合全球博物館知識產權營銷趨勢的發展需求。故宮IP的年輕化趨勢,將以一種新興的展示手段傳遞古代歷史文化以及古代人們的日常生活。如今,故宮文創、故宮淘寶、故宮壁紙、故宮動漫、故宮游戲等在信息化時代下全面開花,受到了新時代大眾的喜愛。文創IP會不會產生持久深遠的影響取決于對IP的再造與創新,塑造成功的P品牌,關鍵還是該P自身存在的價值觀、世界觀,再者是故事情景,使得P有血有肉,其所蘊涵的內容不在多而在精。
故宮IP的興起和發展為少數民族IP史詩《瑪納斯》的發展提供借鑒,尤其是在跨媒介傳播中,挖掘其自身的文化特點、創立沉浸式的傳播方式、利用不同載體進行再造和創新構建多種媒介體系,使其在社會環境當中形成人群效應,以此突破傳統的媒介傳播形式,將自身特有的文化屬性融入到時代發展的大環境下。這些對于少數民族IP《瑪納斯》的傳播而言都會產生積極影響,為少數民族IP史詩《瑪納斯》在新媒體機制下的傳播提供行之有效的經驗。
柯爾克孜族英雄史詩《瑪納斯》將其作為新時代下特定環境中少數民族IP,在與新媒體的融合過程中必然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起初的融合必然會出現一些問題,這樣的文化交融在我國歷史文化的長河中雖然存在著千次萬次,但新媒介與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融合,仍然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本條件之上,不能夠為了融合而融合。因此,必然要取其精華,將跨媒介傳播應用于順應時代的史詩《瑪納斯》當中,形成新時代下符合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明需求的少數民族IP。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在我國歷史文化長河中占據的地位也是不可小覷的,信息化數字媒體的發展為偏遠地區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播注入了新的血液。在我國多民族融合的社會背景下,合理有效地傳承和發展各民族文化將會在社會發展進程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也會為其他地區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和交流提供借鑒。少數民族IP文化的發展,會提升少數民族自身的知名度,將其獨特的文化傳播到世界的洛個地區,隨之而來的將會是人潮的涌入,逐漸帶動少數民族地區及其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形成以文化帶動經濟逐步發展的繁榮景象,各民族間區域的文化和經濟發展將會提升我國少數民族整體的各項發展,將會為我國多民族的大發展產生持久深遠的影響。
少數民族IP《瑪納斯》
跨媒介傳播影響因素
柯爾克孜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柯爾克孜民間文學中有史詩、敘事詩、民歌、神話、傳說、故事、寓言、諺語、迷語等,其中史詩與敘事詩占據重要的地位。就英雄史詩《瑪納斯》而言,它在柯爾克孜民間文化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這部傳記性的英雄史詩是以瑪納斯這一英雄人物為敘事核心,敘述了瑪納斯帶領柯爾克孜族人民經過長期艱苦斗爭反抗異族侵略獲得美好生活的主題,柯爾克孜族英雄史詩《瑪納斯》在少數民族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由于受到社會政治、歷史變遷、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其主要流傳區域集中分布在我國新疆柯爾克孜族人生活的區域。歷經時間的洗禮,在柯爾克孜玫族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傳承模式、傳唱風格和傳播特征,依據地理環境從南部、北部輻射傳播,南部主要是以烏恰等周邊地區為中心,北部主要是以吉爾吉斯斯坦和阿特巴什等周邊地區為中心。如今,數字化、信息化時代的迅速發展為《瑪納斯》在全球范圍內傳承與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契機,同樣我國經濟、政治、文化多方面的高速發展也為《瑪納斯》在國內的傳播交流提供了充足的發展空間,與此同時也通過《瑪納斯》的傳播交流使得柯爾克孜族人的生活習慣、精神文化、民族性格與新時代進行融合發展,使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展現在大眾的視野當中,讓更多的人群去關注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也為《瑪納斯》在新媒體機制下的傳播搭建起更多的平臺,使其廣為流傳。
在柯爾克孜族的民間活動中,對英雄史詩《瑪納斯》進行演唱,這一活動形式是尤為重要的,將在任何的文化活動中演唱史詩的瑪納斯奇作為傳播的主體,他們的存在對英雄史詩《瑪納斯》的傳播起到關鍵的作用,這也是柯爾克孜文學傳播的一大特色。英雄史詩《瑪納斯》的起源年代已經無從考證,但正如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胡振華老先生所說,民間文學是慢慢發展、完善、成熟的,階段性是民間文學的一個重要的特征。正是由于這樣的傳播背景,再加上英雄史詩《瑪納斯》是以口耳相傳的形式代代流傳,演唱者瑪納斯奇的生活閱歷、語言能力、教育程度、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等也成為英雄史詩《瑪納斯》傳播過程中重要的影響因素。英雄史詩傳播主體的差異性以及每位瑪納斯奇對英雄史詩《瑪納斯》的接受程度,這些都會對史詩的傳播過程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在我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全國范圍內有記錄的瑪納斯奇共有70余名,其中對史詩《瑪納斯》的演唱,大部分的瑪納斯奇只夠演唱史詩的前三部《瑪納斯》《賽麥臺》《賽鐵克》,越是后面的部分能夠傳唱的人越少。像這類的瑪納斯奇往往被稱為“學習階段”“不全面的瑪納斯奇”,對于真正的大瑪納斯奇而言,史詩的前三部只是對史詩《瑪納斯》傳唱的基礎,大瑪納斯奇能夠在傳唱的過程中,切實依據表演的環境、受眾的現場反應,實時調整表演的狀態及史詩的章節順序,生動靈活地再現瑪納斯以及其他英雄人物的形象,同時在演唱的實踐中形成屬于自己的唱本。我國大瑪納斯奇對英雄史詩《瑪納斯》的傳播、發展及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其中居素普阿昆·阿帕依、額布拉音·阿昆別克和居素普·瑪瑪依三位大瑪納斯奇的貢獻尤為顯著。大瑪納斯奇居素普·瑪瑪依憑借過人的記憶力、斟酌語言運用的能力,將英雄史詩《瑪納斯》八部的內容梳理整合創造性地將史詩中散文部分改為韻文,用畢生的經歷形成了屬于自身同樣也是屬于世界文學的演唱變體,這一演唱變體的形成為廣大的《瑪納斯》研究學者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也為英雄史詩《瑪納斯》的跨媒介傳播提供了可以保存的文本基礎。英雄史詩《瑪納斯》的傳播途徑主要是以口口傳唱的形式傳播,經過了一代又一代的柯爾克孜族人民的傳承,深深地植根于柯爾克孜族人民的生產生活當中。《瑪納斯》是一部史詩性的民間文學,也是一部記錄千百年來柯爾克孜族人民生活方式、生活習慣、文化、禮儀、音樂、語言等的百科全書。只要有柯爾克孜族人生活的地域,《瑪納斯》的傳唱就會留在這片土地上。目前,我國的瑪納斯奇分布較為集中在自治州的鄉縣當中,史詩《瑪納斯》的傳播也會由于地域的原因產生區域分布的不平衡,具有深厚的歷史傳唱根基的地區瑪納斯奇的數量較多,相比之下其他區域的瑪納斯奇的數量較少。
傳播區域的分布、傳播主體的差異以及傳播內容的變異,這些因索都會影響著英雄史詩《瑪納斯》的傳播。隨著近年來國家對西部開發等各個方面的大力支持,再加上“一帶一路”政策的加持,人們對于西部少數民族文化的關注度也隨之提升,這對于史詩《瑪納斯》的傳播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少數民族IP《瑪納斯》傳播媒介漬變
依據傳統演唱方式,在英雄史詩《瑪納斯》的傳唱當中,瑪納斯奇作為傳播的主體,表演的進行和結束可以說是由瑪納斯奇個人所決定的。史詩《瑪納斯》的全部內容都是由瑪納斯奇通過特有的音樂形式表現出來的,其內容包括對白、旁白、解說詞等等。在表演的過程中,瑪納斯奇以故事敘事的方式伴隨著庫姆孜琴悠揚的琴聲,時而高亢時而低沉,描述著故事情節、人物形象以及故事發生的社會及自然環境,同時還要從評述者的角度進行抒情、評價。這樣一部史詩性巨作,單單通過聲音將其表現出來,無疑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然而正是這樣口口相傳的傳播形式,限定了其傳播的空間領域以及發展領域。
現今,在信息化數字傳媒高速發展的新時代下,單一的口口相傳的方式會被新的傳播媒介所替代,史詩《瑪納斯》的表演形式同樣也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生改變。例如,2010年CCTV第十四屆青歌賽事的舉行,來自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組合”在聲電光設施完備的現代舞臺上演唱了英雄史詩《瑪納斯》,傳統的民間文學史詩與新媒體技術的碰撞產生了美輪美奐的藝術火花。同樣,史詩傳播的主體也從個別的瑪納斯奇的表演發展到群體演出,在現代舞臺劇、話劇等多種表演形式的影響下,史詩《瑪納斯》當中各種人物的敘述在舞臺上由不同的人員進行表演再現,再加上整體氛圍、服飾、道具、燈光等一系列的外部因素,生動形象地將史詩《瑪納斯》展現出來,使聽者及觀眾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也對史詩《瑪納斯》的傳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大眾文化視野下,人們更加容易接受傳播媒介將少數民族民間文學展現到人們的面前來。同樣,電子媒介的快速發展和傳播媒介的多元化,在少數民族民間文學的傳播中也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網絡數字媒體與史詩《瑪納斯》的結合必然會沖擊傳統的傳播方式,使得史詩《瑪納斯》的受眾空間從之前的局限性的地域空間轉而擴大到全國范圍內,只要是對柯爾克孜族英雄史詩《瑪納斯》有興趣的人,都可通過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介進行了解和學習。
在社會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傳統的傳播模式受到信息化數字化的強烈沖擊,少數民族IP跨媒介傳播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已然是不可逆的趨勢。少數民族傳統民間文學在新媒介傳播方式的影響下,與新技術之間進行碰撞融合之后,產生的傳播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同樣獲得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柯爾克孜族英雄史詩《瑪納斯》的傳播方式在當今時代也發生著改變,在這樣的背景下英雄史詩《瑪納斯》在全世界范圍內進行文化交流是一個干載難逢的時機。未來的史詩《瑪納斯》跨媒介傳播必然越來越成熟,會有長足的發展空間,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促使著史詩《瑪納斯》的傳播歷經著時代給予的推動力,從傳統到跨媒介,從橫向到縱向,逐漸發揮其自身特有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價值,形成自身獨特的少數民族IP,在更加廣闊的文化空間中發揮其獨特的文化精神魅力。
參考文獻:
【1】高雅娜.公民新聞【D】.中央民族大學,2011.
【2】阿地里·居瑪吐爾地.20世紀中國新疆阿合奇縣瑪納斯奇群體的田野調查分析報告【J】.西北民族研究,2006(4).
【3】馬惠敏,徐梅.古老史詩《瑪納斯》現代條件下傳播特征研究【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3(03):45-49.
【4】巴合多來提·木那孜力.當代柯爾克孜族史詩歌手類型探析【J】.新疆社科論壇,2016(04):101-105.
【5】劉蔣.柯爾克孜族英雄史詩《瑪納斯》中藍含的教育思想研究【D】,中夾民族大學,2012.
【6】李雪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品——《瑪納斯》評介【J】.新疆地方志,2007(03):55-58.
【7】王治國,付躍.“一帶一路”倡議下《瑪納斯》史詩翻譯傳播的話語闡釋——從《〈瑪納斯〉翻譯傳播研究》談起【J】.民族翻譯,2018(03):79-85.
【8】胡振華,我與柯爾克孜族莢雄史詩《瑪納斯》【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0(01):110-121
(作者單位:陜西科技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