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鑫,申譯文,解恒燕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土木水利學院,黑龍江大慶 163319)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將大幅提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研究生教育是國家培養創新型人才、提高國家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2020年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中指出要實施“國家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建設計劃,重點依托產教融合型企業和產教融合型城市,大力開展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建設,著力提升實踐創新能力。在黨和國家的重要指引下,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已成為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研究方向。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對大學階段教育做出劃分,根據人才類型和培養目標的不同,大學階段教育包括學術研究型人才、應用型專門人才、實用性職業技術人才。2019年,教育部發布的《支持應用型本科高校發展有關工作情況》中指出,應用型大學是教育領域人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國家將繼續加大對應用型高校的支持力度。2019年黑龍江省教育廳認定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為黑龍江省特色應用型本科示范高校。為了更好地適應當前飛速發展的科技步伐,應用型高校在未來的發展中對于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改革勢在必行。
應用型高校教育注重培養應用型專門人才,在教育培養上,不注重本學科知識體系的完整性,而是根據行業發展需求的最新要求進行知識體系的構建,注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行業性、應用性、社會性。工科是我國教育專業體系中的大類,主要培養實際應用能力的工作人員。工程學科研究生培養是提升國家創新能力的源頭。目前我國工科碩士研究生有學術型、全日制專業學位型、非全日制專業學位型等類型。2009年至今,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逐漸擴大,幾乎為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數的一半。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教育以實踐為導向,重視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在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被認定為特色應用型高校之后,工科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變得更加清晰。應用型高校建設與工科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培養都需要強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二者都具有典型的應用性、行業性、社會性。
目前,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共建有11 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 個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授權類別。2021年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研究生招生數據顯示,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占招生總數的61%,可見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的研究生培養以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為主。
2020年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總發表論文數180篇,其中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論文只有34 篇。學校申請專利數31 項,其中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只有4項。學校研究生競賽獲獎有280 人,其中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只有29 人。學校研究生參加學術交流有70 人次,其中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只有9 人次,如圖1 所示。從圖1 可以看出,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在發表論文、申請專利、競賽獲獎、學術交流四個方面的科研成果產出量都比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成果產出量少。說明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雖然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數量多,但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少,充分反映出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存在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力度不夠,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的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

圖1 2020年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術型、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科研成果匯總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是農業院校,長期以來在農學、畜牧、獸醫等涉農領域具有較強的優勢,工科優勢不突出,實力相對較弱。為得到工科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統計數據,統計了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僅有的三個工科學院學術型研究生和專業學位型研究生的科研成果,調查對象包括食品學院學術型研究生76 人,專業學位型研究生76 人;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全部為專業學位型研究生,共94 人;工程學院學術型研究生51 人,專業學位型研究生61 人。表1為2020年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三個工科學院兩類碩士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匯總表。

表1 2020年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三個工科學院兩類碩士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匯總表
由表1 可以看出,食品學院學術型研究生和專業學位型研究生的人數相等,但專業學位型研究生的科研成果數量較學術型研究生的少,計算得到食品學院學術型研究生人均科研產出量為0.79,專業型研究生為0.05。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的研究生全部是專業學位型研究生,其人均科研產出量為0.17。工程學院的專業學位型研究生人數比學術型研究生多,學術型研究生人均科研產出量為0.86,專業學位型研究生為0.78。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三個工科學院的專業學位型研究生人均科研成果產出量都比學術型研究生少,說明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力度不夠,創新能力不足問題更加突出。
針對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工科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的科研成果現狀,對工科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不足的原因進行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原因:
國家在1991年開始啟動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教育。2009年開始,國家大力發展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教育,經過10 多年的發展,我國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學校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教育師資力量不足。強大的師資力量是培養研究生的基礎,師資力量不足會造成導師與研究生的比例失衡。“一帶多”現象會增加導師的培養壓力,分散導師的精力,降低導師的積極性,使研究生得不到細心教導,對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培養造成限制。
研究生招生人數不斷擴大,全國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國家錄取分數線就會逐漸降低,這就使研究生的生源質量降低,部分專業基礎薄弱的研究生在科研過程中舉步維艱,創新意識不強,不會創新。
學校工科專業設備老舊,缺少很多重要科研儀器,嚴重影響了工科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的創新積極性,降低了研究生的培養力度,耽誤科研工作的進行,更限制了研究生的創新能力。
學校對大多數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的畢業要求是至少發表1 篇省級期刊論文,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畢業要求是至少1 篇中文核心期刊。降低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的文章層次也就降低了畢業條件,這也就認同了降低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低要求使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的創新意愿不足,缺乏科研壓力,從根本上影響了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的創新能力。
學校工科專業科研實力稍弱,研究生導師的科研項目層次不高,這就導致了科研經費有限,不能滿足研究生的科研創新需要,研究生導師的教學壓力也會分散其對工科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的精力,導致工科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的科研創新能力不足。
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教育主要培養研究生的專業創新實踐能力,主要面向研究生就業,部分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在思想上創新意愿不強。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考試科目難度小,數學、英語、力學等基礎學科實力弱,部分學生跨專業考研攻讀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這樣就會有很長的學習適應期,在一定程度上會阻礙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的創新能力,使得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不會創新、不懂創新。
為提高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工科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的創新能力,針對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實際存在的工科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教育培養現狀,提出對策如下:
研究生擴招是國家大勢所趨,學校應順應研究生擴招浪潮,針對擴招所造成的師資不足問題,主管職能部門應加大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力度,適當放寬研究生導師的評選條件,研究生導師評選條件應側重于評選者指導研究生的能力水平,杜絕“唯論文論”,取消專業職稱的限制。
對于專業基礎薄弱的工科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培養學院應完善工科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的課程體系建設,合理安排工科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課程,課程選擇應與科研項目相結合,在保證專業基礎課程的同時,增大實踐教學課程的比重,增加過程性考核。還要加強學生的專業素養教育,使學生養成好的自身素質和學術素養,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創新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科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教育離不開專業設備的學習。學校應加大對試驗設備的資金投入,在硬件上滿足工科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的科研需要,提高研究生的創新積極性,進而提高研究生的創新能力。
主管職能部門應下放部分權力給學院,由學院甚至由導師根據研究生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地主導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的畢業條件,這樣既能提高研究生導師的培養積極性,也能給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產生適當的壓力,提高研究生的創新能力。
給導師提供制度和物質支持,鼓勵研究生導師大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還要定期對新晉年輕導師進行培訓,提高研究生導師的責任感,使其能更好地培養研究生,進而提高研究生的創新能力。
根據研究生導師指導研究生的能力和水平進行考核,對不合格的研究生導師限制招生,并進行約談,督促其進行整改,采取措施幫助研究生導師提高指導研究生能力,促使其將精力投入到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中。有效的競爭機制對提高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大有裨益。
豐富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的獎學金評定條件,國家獎學金和學業獎學金評定重點按照研究生的課程成績、科研成果、競賽獲獎、外語水平、實踐實習經歷等采用評分制來進行排名。科研成果可設置等級,對不同級別的期刊文章、專利、競賽等要進行區分,按不同層次進行評分。按照評分排名擇優評定研究生的獎學金等級,采用物質激勵的方法激勵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進行創新。
完善研究生創新能力評價體系。創新能力的高低絕不是僅僅靠專業成績和競賽證書就能評價的,要形成一套完備的評價體系,包括個人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專業知識的積累、科研成果的積累、創新意識的提高等,通過任課教師、導師、研究生以及實踐單位對研究生的創新能力進行綜合評價,以此激勵學生自主創新。
本文論述了我國對于應用型高校建設和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培養的含義、特點,找到了兩者之間的聯系。結合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的實際教學現狀,比較了2020年學校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和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在發表論文、申請專利、競賽獲獎、學術交流四個方面的科研成就,得出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數量多但科研成果少、創新能力不足的結論。又對我校三個工科學院的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和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在發表論文、申請專利、競賽獲獎、學術交流四個方面的科研成果數據進行了對比,分析得出工科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更加不足的結論。根據以上這些問題,分別從國家、學校、教師、學生四個方面分析了影響我校工科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不足的原因,最后提出提高工科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