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家晏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城市化進程的加劇,我國建筑行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成為國家經濟的支柱產業。近年來,隨著建筑工程的設計、施工水平的不斷提升,業主對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也在不斷發生改變,從最開始僅僅在質量方面進行要求,到如今的質量、外觀、功能等多角度和全方位的需求,給施工管理都帶來了更加嚴格和細致的要求,再加上建筑市場的激烈競爭已趨于白熱化。種種跡象都表明,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過程中,需要進一步細化管理動作,從細節入手,以期提升工程質量,滿足業主多樣化的需求。
精細化管理是現代管理學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最早的系統性研究可追溯到1911年,科學管理之父泰勒著書《科學管理原理》,在該書中系統性地對精細化管理的內容、意義和局限性進行了分析。不過真正把精細化管理發揚光大的,則是日本企業家。日本企業家在吸收了《科學管理原理》中的各種知識后,進行了總結和優化,提出了精煉生產思想,這對于現代日本乃至全世界的企業管理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當今時代,精細化管理相關研究已經十分成熟,管理學者認為:現代企業管理分為三個層次,初級是規范化管理,中級是精細化管理,終級則是個性化管理。精細化管理可以說是當代管理學發展過程中具有承上啟下意義的重要環節。
我國建筑行業始終存在“重施工而輕管理”的問題,導致了在世界范圍內競爭力不足,企業發展存在不小的問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現代管理思想開始被移植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來,而精細化管理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也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發揮出重要的能效。
想要在施工管理過程中應用好精細化管理,需要以完善的制度作為鋪墊。
首先,應完善責任制度。在傳統的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責任的界定十分模糊。很多情況下,相關責任難以落實到個人的頭上,一旦出現問題,互相推諉扯皮,導致追責十分困難,而從長遠的角度進行分析,這種情況往往會使其他的規定和制度缺少威懾力,導致制度的落實變得非常困難。因此,想要落實精細化管理工作,首要的就是要做好責任界定,將責任落實到個人的頭上并制定連帶關系,以便更好地進行追責,讓制度更具有威懾力。
其次,應完善監督制度。施工管理過程中,可能由于相關監督工作人員工作中的疏忽,監督制度是缺位的,并不能夠很好地確保相關規定的順利施行。因此,想要做好精細化管理工作,就必須要完善監督機制。既要保證監督人員工作的能效,還要對監督人員的監督工作效果進行評估并與績效相關聯。
以會澤藝龍房地產公司工程管理構架為例,在傳統的工程管理架構基礎上,單獨增設項目管理PMO,直接對集團戰略運營中心負責,項目管理PMO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進行綜合性的精細化管理,這種制度目前在會澤藝龍房地產公司各個項目當中得到了非常不錯的運行。也正得益于此,會澤藝龍地產近年來發展十分迅猛,成為業界龍頭。

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礎。當前的建筑工程普遍體量大,需要的工程材料數量巨大,一旦材料出現問題,對于施工成本的控制,建筑工程的質量都會造成非常巨大的影響。因此,需要著重對施工材料進行階段精細化管理。
材料采購階段,需要更加細致的檢驗供應商的相關資質以及施工材料的質量;在材料進場之前,還要進行抽檢,部分沒有辦法當場進行檢驗的材料,需要送到相關機構進行檢測,合格的施工建筑材料才能進場;材料的使用階段,應當注意各種材料的加工方式和使用的注意事項,合理規劃好材料的投入用量,這樣才能夠避免材料的浪費。此外,暫時不適用的材料,需要進行妥善保存,避免材料因為保存不當而發生污損、腐蝕甚至丟失的情況出現。
施工現場的精細化管理是精細化管理應用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內容十分復雜,因此對于施工管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和工作積極性具有較高的要求。
首先,是對施工現場環境的精細化管理。傳統的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十分雜亂。各種材料、設備以及施工人員的衣物等隨處堆放,這不僅導致施工現場環境臟亂不堪,最為重要的是可能會導致材料的質量、施工設備的正常使用受到影響,甚至可能因為施工設備受到干擾而在使用的過程中發生短路、機械故障等,釀成事故發生。針對這種情況,需要及時對現場施工環境進行精細化管理,施工現場設置材料堆放區、雜物堆放區,規劃施工設備紅線,做到互不影響,禁止施工人員亂扔雜物,制定懲罰制度。
其次,施工現場的精細化管理,也是對施工設備的管理。當前建筑工程施工,使用的大型機械設備越來越多,這類設備造價昂貴,一般以租賃使用為主。即便是擁有該設備所有權的一些大型施工企業,因為成本問題,這類設備往往也很難頻繁更換。因此,想要避免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意外,就要在施工前和不同施工階段,對施工設備進行檢修,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最后,施工現場的精細化管理,還應該對施工人員的工藝細節進行管理。部分施工人員,為了節省工期、節約體力,會省略一些工序,尤其是經驗豐富的施工人員,清楚什么樣的施工工藝和工序缺失之后,在驗收階段不易被察覺,這類工序往往影響的是建筑工程今后的使用質量和穩定,面對這種情況,要求監理人員和施工管理人員,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查、站檢,關鍵節點重點檢查,非關鍵節點抽檢的方式,保證施工的工序和工藝符合相關的標準和要求。
施工成本的精細化管理在施工管理當中容易被忽略,很多情況下,施工成本的控制都是非常有難度的,這是因為施工成本本身與工程質量之間就存在一定的矛盾:一些工程項目,會因為保證工程質量而不得不提升施工成本。而相應的,有些施工單位為了控制施工成本,可能會犧牲工程質量,這樣是非常危險的,可能會造成十分重大的后果。
鑒于此,在成本控制工作中進行精細化管理,就是要讓每一筆支出追根溯源,所有的報銷項目有據可依,臺賬保留,賬目清晰,使得工程款項不再是一筆糊涂賬。通過精細化管理,不僅僅能夠對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還有利于建筑施工單位的財務內控,避免財務舞弊事件的發生,對于內部財務環境的凈化同樣具有深遠的意義。
總而言之,精細化管理是當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一個主要趨勢,在建筑施工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通過精細化管理,能夠進一步從細節上提升工程質量,節約施工成本,進而提升競爭優勢,幫助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取得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也能夠讓我國的建筑行業邁向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