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平榮
(河南省開封市中醫院腦一病區 開封 475000)
急性腦梗死是因各種原因引起的腦部供血不足或者循環障礙,造成腦部缺血、缺氧,患者出現吞咽困難、偏癱等癥狀。該病通常起病較急,且前期癥狀不明顯,部分患者可出現頭暈、頭痛、肢體無力等表現。臨床上多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藥、鈣離子拮抗劑等治療,但仍有患者出現嚴重的后遺癥。盡早進行康復訓練可抑制異常的原始反射活動,改善肢體活動能力。急性腦梗死歸屬于中醫學“中風”范疇,其病機主要與風、痰、瘀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多以痰瘀內生、阻滯腦絡為主,治療應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絡為主。中風通脈湯中包含黨參、黃芪等多味中藥,可益氣活血、逐瘀通絡,使患者氣血通暢[1]。本研究主要探討中風通脈湯聯合康復訓練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及免疫因子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 年1 月至2021 年5月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86 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3 例。診斷標準:西醫符合《中國腦卒中康復治療指南》[2]中相關診斷標準;中醫符合《中國腦梗死中西醫結合診治指南(2017)》[3]中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中西醫診斷標準;經影像學證實;未伴有腦出血者;對研究內容知情,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顱內腫瘤者;伴嚴重腦血管畸形者;精神疾病患者等。觀察組男28 例,女15 例;年齡45~68 歲,平均(58.35±8.64)歲。對照組男26 例,女17 例;年齡48~69 歲,平均(59.47±8.16)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編號:2019 倫理審第(26)號]。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抗血小板聚集、鈣離子拮抗劑等藥物控制血壓,他汀類藥物調節血脂等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中風通脈湯聯合康復訓練治療。中風通脈湯組方:黃芪、酸棗仁、黨參、丹參各30 g,當歸、赤芍、柴胡、生山楂各15 g,川芎、紅花、桃仁、地龍、桂枝、僵蠶各10 g,枳實、陳皮各6 g。水煎至200 ml,分兩次口服,1 劑/d。康復訓練需待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后開始實施,由被動活動開始過渡至主動活動,待患者肌力恢復后可協助其練習坐起、床邊站立、平地行走等有關平衡的各項訓練,同時協助其進行定向力訓練、記憶力訓練、注意力訓練等有關認知功能的各項訓練。指導患者進行穿脫衣物、洗漱、如廁等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訓練,使其循序漸進達到日常生活能夠自理。根據患者具體康復情況,合理安排具體康復訓練。兩組均治療14 d。
1.3 觀察指標 (1)評價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4]評價,共42 分,評分越低神經功能恢復越好;采用Barthel指數(BI)評分[5]評價兩組治療前后自理能力,共100分,評分越高自理能力越好。(2)采集兩組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5 ml,其中2 ml 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外周血CD4+、CD8+水平,計算CD4+/CD8+值;剩余3 ml 待其自行凝固后,以離心速度3 000 r/min 離心15 min,分離血清,取其上清,全自動分析儀檢測神經生長因子(NGF)、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血管細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20.0 軟件分析,NIHSS 評 分、BI 評 分, 外 周 血 CD4+、CD8+、CD4+/CD8+水平,血清NGF、BDNF、sVCAM-1 水平等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神經功能、 自理能力比較 治療后兩組NIHSS 評分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治療后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BI 評分均較治療前提高,且觀察組治療后BI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NIHSS、BI指數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NIHSS、BI指數評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對比,*P<0.05。
BI 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觀察組組別 n NIHSS 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43 43 t P 14.37±3.27 13.98±3.31 0.562>0.05 7.83±3.14*4.18±3.25*5.418<0.05 28.81±3.54 30.05±4.28 1.464>0.05 58.47±12.34*72.15±13.87*4.832<0.05
2.2 兩組免疫功能比較 治療后兩組外周血CD4+、CD4+/CD8+水平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治療后外周血CD4+、CD4+/CD8+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CD8+水平較治療前降低(P<0.05),但兩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免疫功能比較(±s)

表2 兩組免疫功能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對比,*P<0.05。
CD4+/CD8+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觀察組組別 n CD4+(%)治療前 治療后CD8+(%)治療前 治療后43 43 t P 28.34±10.57 29.16±9.62 0.376>0.05 35.75±10.62*42.34±10.57*2.884<0.05 27.78±10.21 28.14±10.16 0.164>0.05 24.01±9.62*25.25±7.34*0.672>0.05 1.02±0.51 1.04±0.47 0.662>0.05 1.49±0.56*1.68±0.39*2.691<0.05
2.3 兩 組 血 清NGF、BDNF、sVCAM-1 水 平 比 較治療后兩組血清NGF、BDNF 水平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治療后血清NGF、BDNF 水平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血清sVCAM-1 水平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治療后血清sVCAM-1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清NGF、BDNF、sVCAM-1 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血清NGF、BDNF、sVCAM-1 水平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對比,*P<0.05。
sVCAM-1(pg/ml)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觀察組組別 n NGF(pg/ml)治療前 治療后BDNF(ng/ml)治療前 治療后1069.26±69.56*1022.84±68.35*3.121<0.05 43 43 t P 120.64±19.66 121.39±18.57 0.182>0.05 128.34±22.57*147.38±23.42*3.839<0.05 3.36±0.47 3.34±0.54 0.183>0.05 4.09±0.84*4.98±0.73*5.244<0.05 1302.67±71.33 1303.54±70.18 0.057>0.05
由于人們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的變化,人口老齡化等因素,急性腦梗死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急性腦梗死屬于急性腦血管疾病,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嚴重疾病之一,有著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急性腦梗死的病因主要與血管、血流動力學等異常造成大動脈狹窄和堵塞有關,患者腦血管內出現血栓,從而使腦組織出現缺氧、缺血等狀態,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及運動功能障礙。治療上應及時疏通機體內梗阻的血管,減輕神經功能損傷程度,以此降低該疾病的病殘率。常規治療可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癥狀,但仍有患者出現肺部感染、殘疾等嚴重并發癥。所以,患者經常規治療(溶栓、抗凝、調脂、營養神經)后,應積極接受早期的康復訓練,早期進行康復訓練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及患者的生活活動能力。
急性腦梗死歸屬于中醫學“卒中、中風”等范疇,《內經》描述該疾病的癥狀有“偏枯、撲擊”等,認為該疾病的發病原因與日常飲食、機體體質及其受到的精神刺激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張仲景認為,該疾病病機以“經絡空虛、風邪入中”為主;劉河間稱該疾病為“心火暴甚”;李東垣認為急性腦梗死是由于“正氣自虛”所引起;朱丹溪認為該病病機為“濕痰生熱”;張景岳提出,該病由“內傷機損”引起;但王清任表示“半身不遂,元氣虧損是其本源”。目前大多認為急性腦梗死病機在于氣虛血瘀,痰熱腑實。另外,肝陽化風引起患者機體氣血逆亂,肝風燔灼陰血可造成瘀血內生,治療應以活血化瘀、通腑化痰、清熱排毒為主。中風通脈湯中的黃芪與黨參為君藥,其中黃芪酸棗仁補氣安神,黨參有補益正氣之功效;陳皮、丹參、赤芍均為臣藥,陳皮祛痰生津,丹參、川芎涼血消癰,當歸、紅花通經止痛,赤芍、生山楂清熱散瘀,地龍、柴胡通絡解熱,桃仁、桂枝溫經通脈,僵蠶、枳實化痰散結。諸藥合用達活血祛瘀、清熱化痰之效[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NIHSS 評分下降較對照組更顯著,BI 評分升高趨勢較對照組更顯著,提示中風通脈湯聯合康復訓練可有效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神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7]。CD8+是作為協同受體的T 細胞受體(TCR)的跨膜糖蛋白,可反映機體的免疫能力;CD4+是屬于人體免疫系統中的一類重要免疫細胞,其主要通過輔助T 細胞(Th)細胞表達,屬于Th 細胞TCR 識別抗原的受體,且參與Th 細胞TCR 識別抗原的過程,主要參與機體免疫功能的調節;NGF 是一類具有神經元營養與促突起生長雙重生物學功能的神經細胞生長調節因子,可以調節機體周圍與中樞神經元的生長發育;BDNF是在機體腦組織內合成的一類蛋白質,其廣泛分布于中樞神經系統中,且同樣在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過程中對神經元的存活、分化及生長發育有著重要作用;sVCAM-1 是一類可參與細胞與細胞之間、細胞與細胞外基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分子,其主要介導白細胞產生炎癥反應,導致腦細胞凋亡[8]。急性腦梗死后腦組織及神經缺血缺氧,導致血清NGF、BDNF水平降低,sVCAM-1 大量釋放,加重神經受損程度。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黨參中的黨參苷可以抑制神經細胞凋亡,保護腦神經細胞,黨參堿可以增加顱內供血量,調節血壓;當歸中的當歸多糖可作用于細胞膜受體,介導免疫應答進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9]。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血清BDNF、NGF、CD4+/CD8+、CD4+水平升高較對照組更顯著,血清sVCAM-1 水平下降較對照組更顯著,提示中風通脈湯聯合康復訓練可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機體免疫功能紊亂狀態,保護神經元,抑制免疫炎癥反應對腦細胞組織的刺激。這與屠靜靜等[10]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中風通脈湯聯合康復訓練可有效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免疫功能并抑制炎癥反應,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但本項研究所選研究對象均為本院自行收治,且樣本量較少,后期在臨床上可擴大樣本量進行多中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