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學習表演至今已經有20個年頭,從一個表演專業的學生到一名專業院團的演員,深感演員的職責和任務就是創作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2022年春節期間播出的電視劇《人世間》為什么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和好評,我想正是因為演員們充分展示了人物內部和外部性格的塑造、人物關系的相互態度以及人物形象的突出個性,演員真正活在了角色之中。
現實主義表演藝術要求演員創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恩格斯則有言:“除了細節的真實以外,要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就是要求演員塑造出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必須通過細節去體現、創作人物的性格。性格是人的基本特征,劇中的人物形象是作家根據生活,集中概括,塑造的“典型性格”。演員如何才能創造出“典型性格”,我總結了以下幾個方法:
一、 進行細致的人物分析。可以通過撰寫人物小傳、分析人物行動線、貫穿動作和最高任務等來完成。
二、進行人物形象構思。劇本是作家在劇本中所提供的一切,演員是“二度創作”,劇本必然是演員形象構思的依據之一。其次劇中的人物都是作家根據生活中的人創作的,尋找人物的生活狀態,在生活中要善于尋找人物,尋找“模特兒”,尋找典型。接下來演員對人物的感受、認知、理解、體會以及人物成長的歷史,都需要演員去體會,感受人物的一切。演員的創造要在導演的統一構思中進行,演員與導演的關系是平等合作,共同創造的關系,但是演員必須服從導演構思的要求。最后演員構思人物形象時,需考慮演員自身的條件,結合自己的聲音、形體、氣質、性格等條件,根據人物的需要進行構思。對比人物形象與自己的差別,揚長避短,創造性地展現人物。
三、善于抓住“角色的種子。根據人物的思想、性格、氣質尋找人物的核心性的概括性的形象比喻。
四、人物性格和思想的外化設計。人物的性格分為:外部性格——服裝、頭飾、小道具、舉止言談,形體動作、臺詞語言等等。內在性格——思維、思想、反映、眼神、氣質、精神狀態、舞臺態度等。
五、角色的自我感覺。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有屬于他自己的“自我感覺”,表現在他的心理、形體和語言諸方面,包括他的性格氣質,舉止言談,待人接物等。演員創造角色的過程,就是尋找和培養角色自我感覺的過程。尋找就是分析和構思,培養就是按照角色需要通過練習和排練,讓角色自我感覺長在演員身上。
六、角色關系與扮演關系。演員與同臺者的“人物關系”是表演中的重要環節,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必須通過人物關系,在對比中才能鮮明體現。人物關系決定著相互的舞臺態度,舞臺態度準確,才能體現人物關系。有人說“演戲就是演人物關系”是有道理的。人在生活中離不開社會,人就是在與別人交往中生活的。在人和人的交往中產生了社會,社會又影響到人和人的關系。所以分析自己扮演的角色與同臺者的人物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分析時,不能籠統地和大概的分析,這對表演只能起一般性的作用。一定要具體又具體的研究,他們是什么樣的具體的關系,尋找出個性,與一般不盡相同的個性,才能活生生地展現人物關系。籠統和一般化是沒有個性的關系,不利于表現有特點和個性的人物關系。
七、對舞臺行動和規定情境的構思。人物在事件和沖突中的舞臺行動是表演中的最重要和最基礎的要素,行動是演員表演中的關鍵環節,因此,對人物在戲中的行動,演員必須要有設想和把握。行動又離不開規定情境,規定情境制約著舞臺行動,演員在舞臺上的表演要做到“在規定情境制約下的真實和有機的行動”,“真實”就是要自然,真聽、真看、真感覺,“有機”就是要符合生活的邏輯。因此演員需要把握行動和規定情境的關系,對規定情境,演員必須相信和真切地感覺、感受,感覺到了才能行動真實,產生真實的情感才能感動觀眾。
如果把話劇比作一只鳥兒,那么語言和表演就是鳥兒的一雙翅膀,二者缺一不可。在劇團參加創作排練的過程中,我多次嘗試從人物語言入手來進行人物的塑造。記得2021年底參加單位話劇《白鴿從藍天飛過》的排練期間,自己飾演了一位60年代的幼兒園園長。幼兒園這場戲的主要核心內容講述的是科研人員為了工作把孩子長期放在幼兒園里,最后到幼兒園連自己的孩子都認不出來。當時看完劇本我覺得這個是全劇中最詼諧幽默的一段,透過詼諧幽默的戲劇表象來展現科研人員無私奉獻的精神。而我扮演的園長是一位工作嚴謹、認真、熱情的共產黨干部。第一次排練后,全劇組人員開會討論,導演說我們這段的表演,人物缺乏彈性,會后經過我反復琢磨最后決定用陜西話來進行表演。第二天我使用方言的表演方式得到了導演的認可,陜西話的詼諧幽默符合園長的人物性格,就這樣一個方言的使用幫助我找到了園長角色的種子,也讓我在后期的排練過程中更加自信、自如。還有一次我在進行人物創作時遇到了困難,老是在心里找不到角色的種子,突然我想到了單位一次培訓邀請的專家告訴我們的方法:“從別人的臺詞中去找找對自己角色的評價!”于是我又重新認真地梳理了一次劇本,把“她、他、它”臺詞中對我塑造角色的評價都一一勾畫出來,就這樣我通過劇中別人的臺詞,在心中找到了自己角色的種子。另外在排練中我多次體會到分析人物語言潛臺詞以及語言行動的重要性,找準人物語言的潛臺詞就像說好了弦外之音,會為表演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在舞臺上把人物語言行動交代明確,會幫助人物在塑造的過程中呈現的更加立體、生動。
以上就是我近些年來對于創作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的一些真實感受,同時我想說作為一名話劇演員我感到十分榮幸,因為自己正在從事著自己熱愛的職業,而這個職業最有魅力的地方就在于——對人無止境的探尋和研究。一百個人扮演哈姆雷特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在藝術創作的道路上是永遠沒有止境的,讓我們一起緊隨世界戲劇發展的腳步做一個有想法、敢于創新的戲劇人。
羅璇子
畢業于四川音樂學院戲劇系,現就職于四川人民藝術劇院任演員中心副主任。四川省戲劇家協會會員,成都市朗誦節協會會員,國家三級演員。代表作:音樂劇《未來組合2008》、兒童劇《BLINGBLINFGANDPIUPIUPIU》、川話版《茶館》、歌劇《同心結》、話劇《白鴿從藍天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