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悍津,高曉紅,王森,孫玉軒,楊晨,張子博
(吉林建筑大學 電氣與計算機學院,吉林長春,130000)
太陽輻射出來的紫外線波長范圍在10-400 nm 之間,其廣泛的存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紫外探測器在安全監測和軍事等方面的應用都具有巨大的潛力。紫外探測器可用于火災預警及環境監測,導彈制導和空間通訊等,因此紫外探測器的響應時間至關重要[1]。ZnO 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可見光區域透明、載流子遷移率高、含量豐富等優點,在新一代紫外探測器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但其也面臨難以克服的難題,如ZnO 薄膜中施主缺陷導致器件的響應時間、響應度等參數難以滿足需求。例如,2019 年,Xu 等人制備的ZnO 薄膜晶體管在365 nm 的光照下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分別為62.6 s,30.1 s,其持續光電導效應明顯,下降時間緩慢[2]。因此,需要通過在ZnO 材料中摻雜合適的元素來提高ZnO 基薄膜材料質量,從而掌握高性能的紫外探測器制備技術。依據文獻調研,Ga-O 鍵的鍵長非常接近Zn-O 鍵的鍵長。因此Ga 原子替位Zn 原子引起的晶格畸變較小[3]。同時,采用Ga 作為摻雜元素,可以抑制ZnO 薄膜中氧空位等本征缺陷來提升薄膜材料質量,進而提高器件的光電性能[4]。因此通過摻雜Ga 元素可以制備出高性能的GaZnO 紫外探測器。
本文采用射頻磁控濺射沉積了GaZnO 薄膜,并且制備了以GaZnO 薄膜為光敏層的薄膜晶體管,討論和總結了GaZnO 器件的光電性能以及在365nm 波長光照下的響應時間和響應度。實驗結果表明,在可見光區域,GaZnO 薄膜的透過率達到了90%以上,在入射波長為365nm 的光照下其響應時間較快,達到了5.2s,響應度達到了18.75A/W。
實驗采用SiO2 為柵絕緣層的p-Si 為襯底,首先分別通過丙酮、乙醇和水對襯底進行超聲波清洗,去除表面雜質,然后將清洗過的襯底放入磁控濺射設備中,利用磁控濺射的方式沉積GaZnO 薄膜。磁控設備的型號為Kurt J.Lesker公司的PVD75。靶材采用的是GaZnO 混合靶(97wt%ZnO,3wt% Ga2O3)。在磁控設備沉積薄膜之前,要先將腔室真空度抽至5×10-5 mTorr 以下,然后通入純度為99.999%的Ar 氣,將壓強設定為20 mTorr,射頻功率設定為50 W,對靶材進行啟輝。啟輝之后設置生長條件,其中,Ar:O2=90:10,濺射壓強為8mTorr,射頻功率為80 W,設置完成進行沉積,沉積過程始終在室溫下進行。沉積結束將樣品取出進行光刻,之后采用EB420 型電子束蒸發設備在光刻處理之后的光敏層上方蒸鍍50 nm 厚的Al 作為電極,最后用丙酮進行剝離,即制備完成薄膜晶體管。薄膜、器件的表征和測試使用了MFP-3D 型原子力顯微鏡、UV-260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和Keysight B1500A 半導體參數測試儀。
圖1 是以GaZnO 為光敏層的薄膜晶體管結構示意圖,器件是以p-Si 為襯底制備的底柵結構,絕緣層厚度為100 nm,光敏層厚度為35 nm。

圖1 器件結構示意圖
圖2 是通過原子力顯微鏡對GaZnO 薄膜進行表征所得到的表面形貌圖。

圖2
根據AFM 掃描圖像可以看出薄膜的表面形貌較為光滑均勻,薄膜表面平整;且根據掃描結果顯示,GaZnO 薄膜的均方根粗糙度為0.624 nm,證明少量的Ga 摻雜彌補了薄膜的表面空隙,使得薄膜表面形貌變好,而在之前的報道,也有提到過光滑的薄膜表面形貌可以改善載流子的傳輸,從而使器得到更好的器件性能[5]。
如圖3 分別為GaZnO 薄膜的透過率曲線和禁帶寬度。

圖3
根據圖3(a)可以看到GaZnO 薄膜在365 nm 處具有陡峭的吸收邊,并且在可見光 區域,GaZnO 薄膜的透過率達到了90% 以上。GaZnO 薄膜的禁帶寬度可由Tauc 公式計算[6]:

式中:α 為吸收系數;hν 為入射光子的能量;C 為常數;Eg為光學禁帶寬度;根據計算所得圖3(b) GaZnO 薄膜的(αhν)2 和hν 圖可以看出生長的GaZnO 薄膜的禁帶寬度為3.22 eV。
如圖4 為GaZnO 器件在黑暗和光照條件下的轉移曲線以及器件響應度隨VGS變化的曲線。
根據圖4(a)可以看出,在VDS=20 V 的條件下,當器件接受波長為365 nm 的紫外光照射時,IDS相比器件工作在黑暗條件下增大,VGS=40 V 時,IDS 達到了7.03 μA;并且隨著器件載流子濃度的增高,器件的閾值電壓向左移動,這是因為GaZnO 薄膜經過紫外光照射吸收了光子,產生了光生載流子,從而產生了光電流,此時IDS由柵壓和光照共同決定。光電流是由光子產生的,當具有足夠能量的光子撞擊光敏層時,價帶的電子被激發到導帶,產生了光生載流子,光生載流子被源漏電極收集,因此產生了光電流,這也是紫外探測的原理[7]。響應度是衡量紫外探測性能的重要參數。響應度R 的計算公式如下[8]:

圖4

式中,Itotal為器件在光照條件下的總電流,Idark為器件的暗電流,P 為入射光功率,Iph為器件在光照條件下產生的光電流,ρ 為入射光功率密度,As是有效光電感應區域面積。根據圖4(b)可以看到,器件的響應度隨著VGS的增加逐漸增大,這是因為隨著柵壓的增大,有源層中會有更多的自由電子向絕緣層移動,在靠近絕緣層的有源層中形成電子積累層,累積的載流子會越來越多,IDS隨之上升,器件產生的光電流也同樣上升,所以響應度會隨著柵壓的增大而增強[9]。
如圖5 是在不同柵壓下器件在黑暗和365nm 光照條件下的輸出曲線,以及器件響應度隨源漏電壓變化的曲線。
根據圖5(a)(b)器件的輸出曲線可以看出,IDS隨著VDS增大不斷增加,直到到達飽和電流,表現出了典型的n 溝道增強型場效應晶體管的輸出特性。器件在接受365 nm 光照時,IDS相比在黑暗條件下增加。當VGS=5 V 時,IDS的增加不受VGS影響,器件接受365 nm 光照IDS隨著VDS的增大,IDS從47.3 pA 增加到2.28 nA,增加了兩個數量級左右;當VGS=40 V 時,IDS受柵壓和光照的共同影響,IDS從2.64 μA增加到3.67 μA。根據圖5(c)(d)可以看出器件的響應度隨VDS的增加而不斷增大,最后逐漸趨于穩定。這是因為隨著VDS的增加,會加速光生載流子的分離以及載流子的輸運,所以光電流隨之增大,響應度增強。

圖5
如圖6 是器件在光照條件下多個光周期下的動態響應,測試器件在365 nm 光照條件下VDS為15 V,VGS為8 V 時的動態響應。測試的光照周期為80s,開啟時間為40s,關閉時間為40s。

圖6 器件在VDS 為 15V,VGS 為8V 時正柵極脈沖的動態響應(樣品在 365nm 光照條件下)
根據圖6 可以看出。器件在“開”和“關”循環光照下具有明顯的光響應,電流迅速上升到nA 級別,且響應速度較快,其上升時間為5.2s,下降時間為6s。在關閉光照后,暗電流不能很快的恢復到初始狀態。這主要歸因于與帶隙中氧空位相關的缺陷導致的持續光電導(PPC)現象[10]。PPC 會使半導體材料再沒有光照的條件下,仍可以保持一段時間的導電性,這種現象雖然會使響應時間增加,但是整體來看動態響應曲線是比較穩定和連續的。
本文采用了磁控濺射的方式在p-Si 襯底上沉積了GaZnO 薄膜,并且制備了以GaZnO 薄膜為光敏層的薄膜晶體管,研究了少量Ga 元素摻雜對GaZnO 薄膜性能的影響以及對器件的電學性能和光學性能的影響。通過AFM 對GaZnO 薄膜進行表征,薄膜表面比較光滑平整,顆粒排列緊密,且薄膜表面粗糙度較低(0.624 nm)。GaZnO 薄膜在365nm 處具有陡峭的吸收邊,并且在可見光區域,GaZnO 薄膜的透過率達到了90%以上。器件開關比為4.74×105,在入射波長為365 nm 的光照下器件具有穩定連續的動態響應,且響應時間較快達到了5.2 s。響應度達到了18.75 A/W。不同柵壓下,靈敏度在100~103之間。實驗表明GaZnO 器件非常適合應用于紫外探測中。